近两年,在报行合一下,产寿险中介都陷入经营困难,但如果细致地讲,寿险中介难度更大。
举一个例子。
陈经理之前是国企寿险个险工作人员,有正式国企编制的,带领着几十人的团队,本来也是按步就班地工作着,但是某一年碰到一个客户,让她陷入了精神内耗。
这个客户拿着职场楼上的另一家小公司的重疾产品和她说你的产品怎么这么差,她反复看了确实没办法比,只能说我们公司的品牌什么的……那时本来就有人找她去中介,她就去了。
去了中介发现事情比想象中的难:
首先,寿险中介的团队培育不可能像主体那样有长期性,虽然为了吸引人,公司有无责底薪的政策,但是留存率极低,这时她发现公司品牌对于新人和组建大团队来说非常重要,当年在主体不稀罕的现在成为最珍贵的;
其次,寿险中介很难坚持初心,本来公司在当地是一匹黑马,导致股东飘了,慢慢成本不可控,最终被“报行合一”这根稻草压倒了;
然后,客户群的变化也限制了发展,从年龄层来说,年纪低的都在互联网上成交了,年纪大的更在乎品牌和你的身份,在寿险中介,代理人是没有身份的;从收入层级来说,收入低的基本上被一些主体业务员跟进了,收入高的被私行或者财富公司给做掉了,寿险中介刚好不上不下。
最后,“报行合一”导致单均利润直接下降,团队里的代理人不敢投入拓新了,在中介做团队的成功率越来越低,但是存量代理人的客户资源越来越少。
以上问题其实在产险中介普遍存在,大部分原因是这个互联网时代把信息差给抹杀了,以及客户群的消费意识问题。
当然,产险业务的刚需性更强,受大环境波动相对较少,市场的边际更大,市场的竞争性相对充分。
寿险中介比产险中介更难的地方在于产品。
在她看来,寿险中介的核心是产品,但现在“报行合一”下不只是佣金降了,更可怕的是没有产品优势。
以前有一些激进点产品的险企,股东变更后产品策略调整了,优势不大了。
现在她们公司不得不采购一些个险的产品给代理人销售。
从这个角度来看,产险中介的产品端受限会更好一些,但是利润管控要求更高了。
在陈经理看来,如果政策以后仍然是目前这样的,那寿险中介不可避免地会衰落下去。
当年自己是冲着“产销分离”的红利去的,现在不得不准备回主体公司安顿。
不得不感叹时代的力量。
无论是产寿险中介,各有各的难,目前来看都存在生存的问题,都已经进入比拼成本和商业模式的时代,粗放型的发展已经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