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计划去爬衡山,完成登五岳的最后一岳。不想到了衡山脚下,才知道前两日因暴雨成灾,泥石流冲毁了山上的民宿,出了大事,封山了。登山不成,那只能去看看本来没打算去的南岳大庙了。没想到,却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寺庙。说它与众不同,因为它虽然叫庙,却不是平常咱们经常看的那种佛寺道观,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房屋建筑,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构。它始建于隋代,祭祀南岳之神,是历代帝王代表国家祭祀山川社稷的主庙。唐初封岳神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南岳真君”,宋代加封“司天昭圣帝”,因此南岳大庙按帝王宫殿式不断扩建,唐代以来经六次大火和十七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重建并形成如今的规模。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建筑群。大庙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所以有“南国故宫”之称。南岳大庙的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第一进正门叫棂星门。以前看的古庙,似乎只有文庙的门才叫这名儿。大门由花岗石砌成,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门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门前两块巨石,分别刻有王震和王朝闻的题字。第二进叫奎星阁,又名盘龙亭,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飞檐翘角,非常漂亮。阁前一对石狮,姿态张扬。阁的上部是一个戏台,周围画有颜色鲜艳的各种戏曲故事。下部是四面兼通的石拱门,可以过人。四面的石壁上都有像铜钱一样的孔洞,许多人都要去摸摸,然后空抓一把放进兜里,说是财气,孔洞被人们摸得黑油油的。阁东有钟亭,阁西有鼓亭,也都飞檐翘角。第三进叫正南门,高大巍峨,像城门一样的建筑,楼高三层,下面是三个拱形的洞门,这跟北京故宫宫城的城门洞也挺像,只是规模小些。正中的那道门叫正川门,透过门洞,可以看见前面、后面的建筑。第四进是一座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康熙皇帝御制的《重修南岳庙碑记》碑,字迹清楚。碑文是康熙亲笔,刻279字,首句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这也是南岳为“寿岳”的御定。一个巨大的驮石碑龟,被来来往往的游人摸得光滑无比。第五进是嘉应门,是迎接宾客的礼仪门,皇帝和官员等来南岳祭祀时,地方官员在此迎接。门前廊下放一面大鼓,上书一个大大的“寿”字,称“天下第一鼓”,不知道是指其大还是其他。看时间是2006年所制,应该是南岳庙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候。迈过大门回首看,高悬匾额“云开九面”,门内正好镶嵌着前面的御碑亭。第六进为御书楼,两层的宫殿式建筑,据介绍,保存了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楼内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一口明代的“千僧锅”。这口铁锅直径有2.23米、高0.92米,重达1400斤,锅沿有确切的年款、制造铭文,分别为“皇明万历四十六年广东肇庆铸造”“祝融峰下九龙庵造”。这是原九龙庵在举行大型佛事活动“龙华盛会”时熬粥用的炊具,可供千人食用,当年南岳有十大丛林、八百茅庵,可见僧侣之多。第七进是南岳大庙的正殿——圣帝殿,大殿高大轩敞,高7.2丈,重檐歇山顶建筑,殿顶覆盖黄色琉璃瓦。耸立在17级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大殿飞檐四角,垂有铜铃,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梁柱和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十分精美。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南岳圣帝,巨大的石供桌雕刻精致。殿内的石柱大概是维修时换过,有一根柱子上书“湖南陆军第四师师长唐生智独捐”,其他柱子有独捐、合捐的。转到岳神像后面,只见墙上刻有大幅云龙、丹凤,十分精美。大殿后门的券拱石雕也很精美。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刀法简约古朴。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第八进是圣公圣母殿,相传是南岳圣帝父母的寝宫,据说无论是夫妻还是情侣,到了这里都要去好好地拜一拜。大庙中轴线的东西两侧,是长长的碑廊。庙内古木森森,非常幽静。第九进是北门,东为注生宫,西为辖神祠。院子东面,嵌一月亮门,上书玄苑。红色的墙上,白色的透窗十分漂亮。进月亮门看,原来这里是一个后花园,草绿水碧,十分静谧。几棵大香樟树,有千年寿龄,树干已经空了,却仍然枝繁叶茂。说南岳大庙与众不同,除了前面看到的建筑和布局与一般的寺庙不一样,还在于它的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共存一庙。大庙中轴线上是儒家的建筑风格,大庙东侧则建有道教的铨德观、万寿宫等八个道观;西侧建有佛教的南台寺、崇宁寺等八个寺庙。这些庙、观历史悠久,建筑精美,三教长期共存,非常特别。南岳大庙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于一体,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官方祭祀南岳、谒岳庙的活动,唐代8次,宋代22次,元代17次,明代33次,清代44次。民间则认为南岳大庙求寿求子求福求财都十分灵验,前来朝圣的人络绎不绝。进大庙前的街上,全是售卖香烛的店面,不过可不能说买香,要说“请香”。我们刚到圣帝殿的时候,大约是遇到了一个朝拜团,很多人,又念又拜,十分虔诚。南岳大庙烟火管制比较严格,殿前、殿内都不能烧香点蜡,大殿前专设两个“宝库”,专为焚香烧烛,据说许愿的送东边一个宝库,还愿的送西边一个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