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祸”得福:见到一个与平常不一样的周庄
文摘
2024-10-19 19:24
北京
9月中旬,看我游逛江南古镇,好几个朋友劝我不必去周庄,主要原因是周庄现在的商业味儿太浓了,失却了江南水乡的那份温婉。我想了想,那么有名的周庄,还是得去一趟,没亲眼看看,要吐槽也没发言权啊!再说,我想把江南六大古镇都走全了,比较一下。于是,从同里古镇出来,就直接奔了周庄,两个古镇相距不远。没想到因为一个意外,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没有商业味的、沉静、秀美的周庄。这个“意外”是台风“贝碧嘉”。当时中央气象台正在预报此台风即将登陆,我们到达周庄的时候,虽然天朗气清,但被告知因为台风将至,周庄关闭了。我正在遗憾,继而又惊喜地被告知,是周庄里边的景点关闭了,古镇并没有关,而且还不要门票了。于是赶快进镇,生怕人家一时改了主意,不让进去。被这台风一闹,镇里游人很少,许多商家也关了门,周庄的小桥流水因安静而愈美。我们因“祸”得福,得以看到一个与平常那种熙来攘往不一样的周庄。到周庄首先当然是去看双桥。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周庄,近几十年名声大噪,却是因为旅美画家陈逸飞的一幅油画。这幅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画的就是周庄的双桥。1984年他的作品在美国纽约的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他高价购藏的《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故乡的回忆》被制作成联合国首日封。从此,周庄走向世界,名气越来越大。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周庄双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一座是石拱桥世德桥,一座是石梁桥永安桥。两座小桥架在十字交叉的小河上,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联袂建筑,十分别致。因为样子很像古代人使用的钥匙,当地人又称之为“钥匙桥”。到周庄来的人,肯定都要到双桥这里驻足。我们同样在这里流连了许久,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看这两座桥。这里也是那天我们在周庄遇到人最多的地方了。画家的眼光是毋庸置疑的,被陈逸飞收入画中的双桥,应该说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石桥流水、碧波泱泱,绿树掩映、鲜花盛开,白墙黛瓦、木窗灰砖……在双桥上款款而行的人们都是一幅幅的画。我在双桥拍了许多照片,因为角度问题,石拱桥的北面、南面、桥面都比较方便摄入镜头。无论从哪个角度拍,它都是那么美。据说陈逸飞到周庄写生那会儿,还没有公路通周庄,到周庄来都得坐船,在船上看到的双桥应该又是不一样的吧。离开双桥,我们信步沿河而行。我觉得,周庄的建筑和小桥,跟之前看过的古镇比,似乎更规整、更有韵律感,同样的一个地方,不同的景别、不同的构图,拍出来的画面,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看,这座小桥连着旁边几栋高低错落的建筑,桥上或有人或无人,都那么好看。碧绿的河水,清晰地倒映着古老的建筑,我们坐在河边的石栏杆上,要了一杯奶茶喝着,我仍然用不同的景别去拍这段河面和房子、小桥,那色彩、那画面,真的是像一幅幅的画啊!离开主街,转入背街小巷,我们见到一个更加静谧的周庄。河道、小桥和建筑都静悄悄的。有的地方一个人都没有,有的地方偶尔能遇到几个游人。有时候见到一两个拍写真的姑娘,我想她们一定也为这无人的环境而欣喜吧。周庄以河成街、桥街相连,各种样式、各具特色的古桥,把整个周庄大街小巷串联起来。这些桥,实在是周庄美好的具象。这样的桥,没人经过似乎有点太寂寞,但千万不能有太多的人,偶尔有一两个人,那是最好的了。周庄建筑古朴,据介绍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因为台风要来,关闭了镇上沈厅、张厅等大宅院,但那些依河而筑的民居,已经是很美了。墙上斑驳的印迹,屋后通往河道的石梯,隐隐约约的漏窗,晃晃悠悠的灯笼……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真正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泽国。周庄的街道都是青石板铺就的,四面八方的小桥将街巷连接起来,悠长的街巷被店铺的灯光照亮。店子里卖的最有周庄特色的东西,是“万三蹄”。这个跟周庄的另一个名人沈万三有关,据说是江南巨富沈万三招待贵宾的必备菜,也是周庄人过年过节、婚宴中的主菜。周庄由原来的小集迅速发展为商业大镇,与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发迹很有关系。因为台风预警,没有了嘈杂的人流,看不到大家诟病的浓厚商业味儿,比较早就得到开发和保护的周庄,首批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周庄,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的周庄,1989年4月1日就已经售出第一张门票的周庄,我觉得它的美,当得起“第一水乡”的名头。
艳明四季
喜欢行走,喜欢美景,喜欢把行走和美景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