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史研究和图像研究的历史上。有几位艺术家是不得不讲,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沃尔夫林、赫伊津哈、哈斯克尔。他们几位通过图像学、心理学、风格学的几大方法,建立了各自不同的艺术史研究体系。我们对于艺术史的认识,几乎离不开他们的这些研究。这几位艺术史家,他们的研究都着重在时间的维度去看待艺术的发展。
但我们不要忘记,艺术与世界一样,是一个空间与时间的多维结合。除了历史的时间叙述,我们的大脑中早就预先用地理位置的不同,去区分艺术的不同。可以说,地理学对于一种艺术的影响,在我们的意识里,是最根深蒂固思维的方式。
既然地域对于艺术如此重要,难道没有地理学方面的艺术思考吗?
当然有!
在这一方面,有一位权威的学者,他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托马斯·达科斯塔·考夫曼( Thomas DaCosta Kaufmann)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是现在颁发诺贝尔奖的机构之一。能进入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必定是权威中的权威。
不仅仅如此,考夫曼还是波兰科学院的院士、罗马美国科学院院士、柏林美国科学院院士、皇家弗拉芒科学院院士、拉脱维亚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多所名校的教授,古根海姆奖的获得者。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只通过职称已经不足以说明重要性了,每当提起他,中国的学者总是带一串长长的前缀——“欧美艺术史学界最重要的世界艺术史观念研究者之一”。
除了这些教授和世界权威机构的院士身份。考夫曼教授的学习生涯,早已是熠熠生辉。本科就读于耶鲁大学,随后在伦敦大学学习,更是艺术史研究者向往的圣殿——瓦尔堡学院的学生。考夫曼在瓦尔堡学院学习时,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作者,曾任瓦尔堡学院院长)亲自指导了他的学位论文。然后,考夫曼回到美国进入哈佛大学继续他的学习和研究。
现在的考夫曼教授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艺术与考古系的专席教授。普林斯顿这所古老的大学,与耶鲁、哈佛一样历史悠久,是美国常春藤联盟中最早的一批高校。
考夫曼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拍摄那特课程
相对于书写全球艺术史的野心来说,早期的西方艺术史著作还欠缺全面,但已足以使西方人意识到其他艺术的存在。走出这一步,认识全球性的艺术才刚刚开始。而在前人的肩膀上,考夫曼教授跨出了新的一步。
考夫曼著作
为什么法国、德国、意大利,在欧洲的艺术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与地理的关系需要如何看待?
此外,也可以考虑包含本门课程的大专栏,更加划算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