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1560】无色界四空天(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文化   宗教   2025-01-15 08:31   云南  

上净下界法师2007年启讲于净律学佛院

我们再看第四段。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我们把“非想”跟“非非想”解释一下。“非想”就是说好像是没有想,“非非想”就是说事实上还是有微细的想,就是他介于想跟无想之间。他很想要无想,但是做不到,所以只好存在于非想非非想,是这个意思。

“识性不动”,这个“识性”,古德说指的是第八识。第八识是寂静不可动摇的,不可断灭的。第八识怎么能够断灭呢?第八识断的话,生命就断灭了。

但是这个人对第八识是什么心态呢?“以灭穷研”,他很想要用高深的灭尽定穷究第八识的边际,但是“于无尽中,发宣尽性”。第八识的体性就是真如啊,真如一念妄动以后真如就变成第八识了,所以第八识当然没办法穷尽啊!那他怎么办呢?“发宣尽性。”他在不可穷尽的第八识当中,用高深的禅定,勉强要去穷尽它的体性。

所以得到两个结果:“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在体性上来说,第八识的功能好像是有,又好像是没有;从第八识的功能作用来说,第八识的功能好像穷尽,又好像没有穷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我们知道,第八识的体性就是真如,所以你没办法断灭的。第二个,它的功能,它就是无量无边的种子。你看那个“藏识海”,这个大海水,你除非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才能够把有漏的种子断灭掉,你靠禅定怎么可能断除它的种子呢?你顶多就是如石压草罢了,把这个有漏的种子暂时地伏住。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说,“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这个地方就说明它是非想非非想处定。

楞严经 第一一四讲视频

 延 伸 阅 读 
◎得果报的力量最强大的就是恶口,尤其是在三宝的境界,要小心!
◎邪见有自己生起的跟邪师恶友的误导两种情况
◎家人不吃素,买菜买肉我们该怎么做才会比较如法?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妙法莲心学院宗旨

持戒为本 净土为归

观心为要 善友为依


官方网址:

妙法莲心学院:http://www.mflx.org/

净土教观学苑:https://www.masterchingche.org/

信箱:info@masterchingche.org

微信平台(一):jtjgxy 昵称:妙法莲心ORG

微信平台(二):sjxjfs 昵称:净界和尚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学习完整《楞严经》

妙法莲心ORG
本平台为上净下界法师弘法官微,平时发布的文章均为净界法师的讲经内容,理念秉承佛陀,内容原创。若有不为私利,真心弘扬净界法师讲经者,可向我们申请加入白名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