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里的“姜萍”

健康   健康   2024-11-04 20:42   上海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发出专业靠谱的心理声音:2024一杯咖啡编辑部招募


自我成长专

社会热点事件心理分析

AC专栏

纷纷扰扰好一阵的中专“数学奇才”姜萍事件,终于在最近公布真相:真实的姜萍,因为得到指导老师的“帮助”,才获得了初赛的好名次。因此,中专也能出奇才的“逆袭”神话,终究破灭。

关于姜萍,已经有许多人从各种角度写了点评。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估计没有人提及的角度,即近年来最火爆的文艺作品类型“短剧”中的“姜萍”形象。

你没看错,“短剧”已经把姜萍事件拍出来了,而且不止拍了一部。

在这些作品中的“姜萍”是怎样的人,她们又是否实现了“逆袭”?

短剧里的“姜萍”,又能给真实的姜萍事件哪些启示?


第一部短剧里的“姜萍”,身份是中专毕业的厂妹,这也是大部分真实世界中姜萍的最终归宿。

这个中专厂妹,被原生家庭欺负,看不起,饱受折磨。

那么,她是怎样获得“数学天赋”的呢?

靠短剧里常见的“重生”。

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女数学家,在临死之前突然“重生”到了这个厂妹身上,于是中专生“姜萍”获得了脱离她成长背景的天赋。

为了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重生”后的“姜萍”,报名参加了一般只有国际名校才有水平参加的国际数学赛事,也同样被人看不起,嘲笑怎么一个中专生也能跑来参加这样的比赛。这和现实生活中姜萍面临的嘲笑不谋而合。

不过,剧情一贯有坏人,也有好人。“姜萍”获得了来自身边人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她反对不靠谱的原生家庭,在赛场为她摇旗呐喊,指责那些仅仅因为学历低就嘲笑她的人。

没想到,这个“姜萍”特别厉害,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把各国厉害的数学界人士都打趴下了……

第二部短剧里的“姜萍”是一位男生,也在读中专。他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指导老师,比真实世界中的姜萍导师要厉害许多,本就是国际知名数学家。

只是早年被他的同事暗害,所以被逐出了主流数学圈,不得已流落“民间”,这时候,正好遇到成为孤儿的男“姜萍”,所以两个人就相依为命,而这个导师也把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

他之所以会去参加国际知名数学大赛,是希望借助这个大赛,替自己的导师洗刷当年的冤屈,报答多年养育之恩。

另外,他也因为在学校考试83分”被人质疑,而他给出的回应是,他每次都考83分。言下之意,这是他有意在控分,而这比考个高分恐怕更难。

而他之所以每次控分83分,是因为学校里有霸凌者,不允许他考高分,所以他就控制在这个分数了。

这个解释比较完美地诠释了现实生活中姜萍考分的问题。

当然,短剧里的“姜萍”岂是池中物,最终通过比赛,打败了众多选手,为国争光,也惩治了当年的坏人。


如果我们把现实生活也比做“短剧”,那么,真实生活里中专生姜萍的故事,其实差点成为另一部“短剧”。

虽然没有那么魔幻和坎坷的历程,但是,一个学历不高,仅仅靠着自己埋头努力,在一个扎根中专的好老师悉心指导之下,能够通过一个赛事,一飞冲天,和那些名校学生站在一个舞台,她都不用打败他们,就已经是奇迹。

更何况,这种“能见度”,可以帮助她从中专、然后是厂妹,这种一眼看得到头的人生中脱离出来。

我相信,这恐怕是社会上很多人支持姜萍的真正动因。人们是非常真诚地希望,姜萍有实现“逆袭”的可能。

然而,短剧就是短剧,人们注定还是要回到现实,去面对生活的局促和无奈。

被舆论“扒光”之后,我们会发现,真实生活中的姜萍,并没有什么“金手指”,那个指导老师的“帮助”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泥手指”。毕竟一个中专的老师,又岂能和那些在大城市名校的老师,以及父母投入的巨大教育经费这些“金手指”相提并论呢?

可悲之处还在于,连“短剧”的创作也认为:

这样的姜萍,不靠着“金手指”,是不可能“逆袭”的。

所以,姜萍们的命运果真就只能如此吗?



有人说,姜萍事件的结局,恰恰说明当下人才选拔制度已经很科学,不太可能有“漏网之鱼”存在。

得出这个结论的背后,其实暗含了一个基本逻辑:

所有人获得教育的机会是均衡的,大家是在一个比较公平的起跑线上,最终是靠着个人努力和才智,取得目前的地位。

果真如此吗?

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

我想提几个这几年来,在文化界被关注比较多的视角,供大家批判。

一是,精英的傲慢”。即认为一个人靠着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而那些没有成功的人,其实是自己不够努力的结果。

这个观点曾经长期主导许多国家的政策、国民观念,但是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

本周正在激烈举行的美国大选,备受关注。其实,在特朗普第一次竞选之际,美国社科界就感到困惑,为何这个那么粗鲁、没素质的特朗普,能够获得差不多美国一半人口的支持?

他们到底在支持他的什么?最终,他们发现了,原来是“精英的傲慢”主导下的美国,让另一半“loser”(失意者)感到完全“失语”,所以支持看似站着他们这边的特朗普,成为了他们表达对精英不满的方式。

不要以为国内没有这种“精英的傲慢”。去年沸沸扬扬的李佳琦眉笔事件,他的那句“找找自己原因”,正是经典的“精英的傲慢”思维,无视了许多的生活处境可能真的和个人并没有多大关系,可能只是“幸运”而已。

二是,县中的孩子”。这是北大副教授林小英和她的团队做的一个课题。我们谈教育,其实很多时候谈的是好城市、好地方、好学生的教育,是985211,似乎这些才叫教育,这些人才值得教育。

而那些身处农村,身处破落县城的孩子,就不在这个话语系统中。

林小英做的这个研究,就是针对现代教育话语体系中完全“失语”的这群学校、这群学生。也就是姜萍这批人的真实处境。

他们这些人,真的是不够聪明,是太懒了吗?

还是他们从小没有分配到多少优质教育资源,所以才“落后”?即便去参加比赛,也会被人“看不起”?

如果看不到“县中的孩子”,去说什么“人尽其才”,这是多么“何不食肉糜”!

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最终指向的是“阶层固化”问题。

当初有不少地方希望借姜萍事件进行宣传,我认为,恰恰就是想借姜萍这个个例,去佐证“阶层固化”是可以打破的,甚至可能不存在“阶层固化”。否则,你怎么解释中专生姜萍的逆袭呢?

其实,即便姜萍完全不靠其他人努力,就获得了如今的成绩,这种极端个案,也不能否认更多的姜萍可能面临的“阶层固化”。

更何况,姜萍事件最终的结局,更是再次说明,连这种极端个案的可能性也不可能存在。

阶层固化不仅是事实,而且可能已经比较严重。

短剧里的“姜萍”,被赋予了“逆袭”的结局,这不仅是编剧的期待,其实也是受众的期待,说到底,人们也希望看到有人能冲破固化,至少有这样的可能性,多少是一种寄托和宽慰。

如果这种幻想都破灭了,那才是更可怕的事情。

短剧里的“姜萍”,虽然是假的,但是指出的“姜萍”生存现实,不能被忽略。

首先,是生活的困境。“姜萍”们之所以要参赛,和那些好学校毕业的学生作为一种人生进阶手段完全不同,他们更多是为了解决自己实际的困难。

有的是生活陷入物质困境,所以希望靠这份奖金来度过困难,比如家中有人生病,或者自己的恩师需要钱。

而现在很多好学生之所以能参加这样的考试,恰恰是以家庭不缺钱为前提的,否则大量的补习课费用都支付不了。

有的是生活陷入泥潭。这里往往是原生家庭的问题,作为女性尤其容易被早早作为交易“彩礼”的对象来看待,所以想通过这样的考试,获得一种解救,是其主要目的。

其次,是离开一个充满讽刺挖苦意味的环境。“姜萍”们所处的环境,往往刻薄、短视,缺乏对生活和未来的想象。

他们不重视学识,更看重人情世故,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好学的“姜萍”是被嘲讽的对象,不会获得好脸色,是“边缘人”,这和很多好学生的处境也截然不同,而她能做的就是逃离。

以上并不是编剧的夸大其实,恰恰是许多真实生活中姜萍正面临的处境。

舆论热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我希望中专生姜萍的这一面,也能被社会大众看到。

他们逃离这种生活处境的努力,我们要认同,他们如何逃离这种生活处境的方式,我们要想办法,不能任由他们在“火坑”里自生自灭。

特别是现在真实生活中的姜萍,因为此番从高处“跌落”,她可能会遭遇许多现实非议和嘲弄,她更需要获得对她真实处境的关注,不应任由她在一个可能对她非常不利的氛围中自我挣扎。



最后,一味地指责姜萍“作弊”,其实是一种“道德短视”的做法。

姜萍参加的比赛,本身赛制就非常宽松和自由,所谓的“不能与人交流”,并没有明确的执行措施。

这也就意味着,不仅是姜萍,其他选手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答题,只要不被人发现。

姜萍不是因为中专生身份入围,引发质疑,也不会被人刨根问底,发现她其实获得了指导老师的“帮助”。

那么,我们合理地质疑,那些看起来很不错学校的学生,就一定非常严格地遵守了规定,没有与人交流吗?

在四顾无人的情况下,他们的道德水平,就一定比中专生高吗?

我不是批评这群学生,只能说是这个赛制本身就有严重的漏洞,是在挑战人性,而人性恰恰是经不起考验的。


另外,姜萍的“作弊”,比起那些现实生活中更严重影响公平性的“作弊”,其实是不值一提的。

那些靠着所谓的“特长生”免试、低分进入好学校的事情,这些年还少吗?

那些靠着父母的研究生,撰写了远远超出自己年龄水平的课题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进而获得某些名次做“敲门砖”,这些年还少吗?

……

大量的“作弊”、“弯道超车”,其实已经侵蚀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许多方面,我们明明有许多可以去反对的具体例子,为何反而对姜萍事件这个“恶性”与之相比
更低的事情紧抓不放呢?

很难让人不怀疑,这无非就是看姜萍和他的导师背后其实没什么人,是更可以“欺负”的对象罢了。

因为那些“作弊”、“弯道超车”的人,是真的“高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种在安全区的“反对”,又有什么能自以为傲的呢?

姜萍就一根指导老师的“泥手指”,就需要被严厉谴责,而其他人背后不知道多少“金手指”,就可以“躲起来”、被“豁免”,如此“双标”,无非再次说明姜萍事件反映的“阶层固化”问题确实存在。

这又什么值得大家敲锣打鼓呢?

我们需要的,难道不是那些短剧里的“姜萍”被人嘲笑之际,身边那些能为她说两句的剧情吗?

我们需要的,难道不该是成为撑一撑“姜萍”们的“金手指”吗?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听过许多人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500小时,人际整合取向,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历史人文、社会心理学、哲学思想史。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黄圣依:杨子,你“爹味”太浓丨聊聊“喜欢给女人提建议的男人”
演员被虐杀名人加某会…相信阴谋论的人,可能是「自恋型受害者」
“为什么我20多岁的孩子,不再向我敞开心扉?”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拒绝自我内耗:如何治愈情绪痛苦?|线上系列心理研修课报名

朋辈咨询:适合普通人学习帮助身边人的心理课(2025版)

如何“搞钱”:心理咨询的财务治疗专题学习|线上公益工作坊报名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4年度目标版)
我想找个人聊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2024)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一杯咖啡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