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是如何炸掉的北溪管道:赫什报道全文翻译与点评(下)

旅行   2024-08-16 19:01   北京  

西摩·赫什《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深度报道,总共分为北溪管道、计划、行动、余波四部分。

在《中情局是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赫什报道全文翻译与点评(上)》中,校尉已经介绍了前两部分,下面进入第三部分,也是最核心、最详实的部分。

三、行动

挪威是执行任务的完美地点。

在过去几年的东西方危机中(注),美军极大地增加了在挪威境内的存在,挪威的西部边界沿北大西洋延伸1400英里,并在北极圈之内与俄罗斯交界。五角大楼投资数亿美元,升级和扩建美国海军和空军在挪威的设施,在引发当地争议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高薪工作和商业合同。这些新设施中,包括至关重要的先进合成孔径雷达,它远在北方,可以探测到俄罗斯境内很远的地方,并且在美国情报界失去对中国境内一系列远程监听站点访问权限(的关键时刻)上线(注)。

由于瑞典、芬兰为中立国,要想监控俄罗斯北部地区,挪威与俄罗斯边境地区是最佳选择(图中红圈位置)

注:这里的东西方危机,指俄乌局势引发的俄罗斯与北约、西方国家的关系紧张。

注:最后捎带的这句话,应该是指中美情报合作。外界盛传,中美建交后,曾针对苏联开展情报合作。这个问题校尉没法展开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杰弗瑞·理查尔森的《美国情报界》一书。此君是研究美国情报体系的权威,书中对中美合作有所描述,虽然不是特别准确,但足够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了。至于美国与挪威的情报合作,更是源远流长。苏联弹道导弹刚刚面世不久,美国就尝试与挪威合作开展对苏联导弹实验的侦听活动。之所以不选择地理条件更好的瑞典和芬兰,是因为他们是永久中立国

一个已经建造多年的美国潜艇基地得到新的翻修并投入使用,更多的美国潜艇现在能够与挪威同行密切合作,监测和刺探东边250英里外位于科拉半岛上俄罗斯主要的核基地(注)。美国还在挪威北部大幅扩建了一个空军基地,并向挪威空军交付了一整支由波音制造的P-8海上巡逻机机队,以加强对俄罗斯的远程侦察。

注:此处应该是指俄罗斯最大的核潜艇基地扎帕德纳亚利特萨海军基地。原文用的堡垒(redoubt)一词,大概是寓意这个核潜艇基地防护严密。

科拉半岛的地理位置

停靠在扎帕德纳亚利特萨海军基地的俄罗斯潜艇,艇上残雪未消,看起来也很衰败

作为回报,挪威政府于去年11月通过了《补充防务合作协议》 (SDCA),这激怒了挪威议会中的自由派和部分温和派人士。根据新协议,在挪威北部某些“约定区域”,美国将对被指控在基地外犯罪的美国士兵,以及被指控或涉嫌干涉基地工作的挪威公民拥有司法管辖权。

点评:这就是殖民时代的治外法权,听起来似乎很古老,但几乎所有被美国驻军的国家,无一不要在主权上做出让步。

挪威是1949年冷战初期《北大西洋公约》的原始签署国之一。今天北约的最高指挥官(注)是斯托尔滕贝格,一个坚定的反共主义者,曾担任挪威首相八年,201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担任北约最高官员。自越战以后,对于普京、俄罗斯与美国所有的情报合作,斯托尔滕贝格都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从那以后,他就完全被信任了。消息人士说:“他是最适合美国人黑手的白手套。”(注)

注:原文写的最高指挥官,但斯托尔滕贝格只是北约秘书长,主要负责北约国家之间的协调,并没有军事指挥权。北约军队的指挥,由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负责。

斯托尔滕贝格:东欧反华,可以说是恨俄及中,北欧反华,校尉一直没搞懂中间的逻辑,只能归结为海盗基因作祟

注:“他是最适合美国人黑手的白手套”,其中黑、白两字原文没有,是校尉加的,觉得很传神,有点小得意。

点评:北欧国家给人的一贯感觉,是经济发达、政治中立、与世无争。但实际上,只有瑞典、芬兰是永久中立国,挪威、丹麦都是北约重要成员国。而瑞典、芬兰的中立,也是在苏联巨大军事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并非真的没有政治立场。相反,北欧流行白左、圣母婊文化,对东方文化和共产主义相当仇视。俄罗斯越是衰落,北欧的反俄情绪失去压制,越容易出现报复性反弹。

回到华盛顿,策划者知道他们必须去挪威。消息人士称:“他们(挪威人)痛恨俄罗斯人,挪威海军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水手和潜水员,在高利润的深海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方面,他们拥有几代人的经验。”在保密上,他们也完全值得信任。(挪威人可能还有其他利益。如果美国人能够成功破坏北溪管道,挪威就能向欧洲出售更多的天然气。)

挪威北海油气田

点评:从经济角度讲,美国、挪威乃是北溪爆炸最大的受益者。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9月间,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收入飙升至350亿美元,2021年同期仅为83亿美元。挪威财政部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前的2021年,该国油气销售收入为2880亿克朗(约273亿美元),俄乌冲突爆发后,2022年剧增至1.17万亿克朗(1110亿美元),差不多翻了四倍,2023年预计将继续攀升至1.38万亿挪威克朗(1310亿美元)。落后国家的买办习惯发国难财,北欧海盗和盎撒海盗后裔习惯发战争财,这都属于基因本能。

再强调一遍,千万别拿北欧国家当傻白甜!傻白甜只是他们的普通民众,他们的政客,绝对不比拜老阴等美国政客善良。

(2022年)3月的某个时候,该团队部分成员飞往挪威,与挪威特勤局和海军会面。关键问题之一是确定在波罗的海放置炸药的最佳地点。北溪1号和2号分别有两组管道,在延至德国东北部的格赖夫斯瓦尔德港时,它们相距一英里多一点。

挪威海军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就在距离丹麦博恩霍尔姆岛几英里外的波罗的海浅水区。这些管道在只有260英尺(约80米)深的海底延伸超过1英里,完全在潜水员的操作范围内。他们计划从挪威的阿尔塔级猎雷艇下潜(注),背上的气罐拖着氮气、氧气、氦气混合形成的尾流(注),在四条管道的混凝土保护罩上安装伪装成海底植物的C4炸药。这将是一项乏味、耗时且危险的工作,但博恩霍尔姆附近的水域还有另一个优势:没有大的潮汐流,否则会使潜水任务变得更加困难。

爆炸点位选择

注:猎雷艇为水面小型舰艇,虽然都是反水雷用,但比传统的扫雷艇更加安全,同时还能将水雷带回研究。

挪威阿尔塔级猎雷艇

注:深潜需在氧气中需混合氦气,否则潜水员会出现深海醉氧现象。至于为什么添加氮气,校尉没找到支持材料,有懂行的朋友可以留言。

点评:这些潜水的细节,以及对炸药的伪装,都不是外行能够捏造出来的。细节是魔鬼,细节也是支撑赫什报道权威性的支柱。这也是美国政府和主流媒体不敢正面回应赫什报道的根本原因,因为一旦涉及细节,美国人根本无从狡辩!

经过研究之后,美国人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此时,美国海军在巴拿马城名不见经传的深潜小组再次发挥了作用。巴拿马城深海学校(也即前面提到的美国海军潜水和打捞中心)培训的学员,曾参加过常春藤钟声计划。相比之下,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精英毕业生最不愿被分配到“死水”(注),他们更愿意去更荣耀的海豹突击队,或是成为战斗机飞行员、潜艇兵。如果必须成为“黑鞋”,即成为没有吸引力的水面舰艇司令部的一员,至少也是在驱逐舰、巡洋舰或两栖舰上服役。最不吸引人的是去清扫水雷,他们的事迹从未出现在好莱坞电影或流行杂志的封面上。

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也即美国海军学院,堪称海军的西点,这里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去扫雷艇服役

昨天发过的美国海军潜水和打捞中心卫星图,相比海军学院,这里就像一个职业高中

注:原文为backwater,有回水、死水之意,引申为与世隔绝的地方,用以指代扫雷部队等没前途的地方。这个词用在这里,有美国海军文化、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双重含义。

点评:关于军校学员毕业分配,必须承认,美军的导向远超我们。美军学员都优先选择海外、一线作战部队,我们的军校学员都选择机关、大城市。说白了,在军官生长体制、薪酬体制、福利待遇等一系列问题上,我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导向。

“拥有深潜资格的优秀潜水员是一个紧密的团队,只有最优秀的潜水员,才会被招募到行动中,并被告知随时准备参加中情局的任务。”消息人士说。

确定了地点和操作人员后,挪威人和美国人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博恩霍尔姆海域任何异常的水下活动,都可能引起瑞典或丹麦海军的注意,他们会发布通报。

丹麦也是北约的原始成员国,他们与英国的特殊关系在情报界广为人知。瑞典已申请加入北约,并展示了其在管理水声和水下磁传感器系统方面的高超技能,这些系统成功地追踪了偶尔会出现在瑞典群岛偏远水域并被迫浮出水面的俄罗斯潜艇。

挪威人加入了美国人的行列,一起坚持必须向丹麦和瑞典的高级官员通报该地区可能进行的潜水活动。这样一来,(丹麦和瑞典的)高层人士就可以进行干预,将报告排除在指挥链之外,从而隔离“管道操作”。线人说,“他们被告知的和他们知道的是故意不同的”。(挪威大使馆被要求对此事发表评论,但没有做出回应。)

注:挪威和丹麦陷入了两难,说不知道实情,会被质疑在北约情报体系中的地位,说知道实情,又担心引发舆论反弹和俄罗斯的报复。在这种局面下,也只能装傻了。

挪威人是解决其他障碍的关键。众所周知,俄罗斯海军拥有能够发现和引爆水雷的监视技术。美国的爆炸装置需要进行伪装,使它们在俄罗斯监测系统中显示为自然背景的一部分——这需要适应当地的水盐度。挪威人有办法(注)。

注:这应该是说挪威人掌握当地海水盐度变化情况,使得伪装不会被海盐快速腐蚀。

挪威人还解决了行动时机这一关键问题。在过去的 21年里,每年6月,美国第六舰队——其旗舰位于意大利罗马以南的加埃塔——都会主办北约在波罗的海的大型演习。今年的演习波罗的海行动22(也称LALTOPS 22)将于6月举行。挪威人提出,这将是“种植”(注)爆炸物的理想掩护。

第六舰队旗舰惠特尼山号两栖指挥舰,排水近2万吨,是专业的海上指挥中心

注:这里有双关意味,因为炸药被伪装为海底植物。

美国人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他们说服第六舰队,在演习中增加了一项“研究和发展演习”。海军公布的这次演习,有第六舰队与海军的“研究和作战中心”参加。海上活动(也即增加的演习内容)将在博恩霍尔姆岛海岸附近举行,由北约潜水小组埋设地雷,参赛队伍使用最新的水下技术寻找并摧毁地雷。

这既是演习活动,也是巧妙的掩护。巴拿马城的小伙子们会完成任务,C4炸药会在LALTOPS 22演习结束时就位,并带有48小时计时装置。爆炸发生时,美国人和挪威人早就走远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时间在流逝,我们即将完成任务,”消息人士说。

但就在这时,华盛顿有了新想法。炸弹仍将在演习期间放置,但白宫担心两天的时间间隔太近,这明显暴露了美国。

于是白宫提出了新要求:“现场人员能否想到办法,使炸药能够根据后续命令随时炸毁管道?”

点评:两天的时间间隔确实不够。这也说明,在俄乌冲突揭下俄罗斯最后一片遮羞布之前,对于俄罗斯的报复,拜老阴还是挺担心的。

普京的硬汉形象,主要建立在对内包括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强硬上(注)

注:这是校尉一贯的观点,普京的强人人设,是利用车臣、南奥赛梯等内部矛盾刻意打造出来的。参见《大国悲鸣:俄乌冲突,是否会导致俄罗斯再次解体》《俄乌冲突年终总结俄罗斯篇“最深的陷阱”》。在与西方打交道时,普京其实一直在忍让,甚至可以称之为绥靖。赫什揭露北溪爆炸真相后,普京到底是硬汉还是隐忍,应该就有明确的说法了。

策划团队的部分成员对总统的优柔寡断感到愤怒和沮丧。巴拿马城的潜水员曾反复练习在管道上放置C4炸药,就像他们将在演习期间要做的一样。但现在挪威的团队必须满足拜登的要求——在他选择的时间发布命令,并确保成功爆炸。

中央情报局已经习惯了任务在最后一刻被武断叫停,但这还是再次引发了一些人对整个行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的担心。

点评:朝令夕改,任何一个官僚体制内的人应该都不陌生。

总统的秘密命令也让人想起了中央情报局在越南战争时期的困境,当时约翰逊总统面对日益高涨的反越战情绪,命令该机构违反“明确禁止其在美国境内开展活动”的章程,监视国内反战的领导人,以确定他们是否被共产主义俄国所控制。

中情局最终认怂,在整个1970年代,他的行动被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水门事件后,报纸揭露了中情局监视美国公民、参与暗杀外国领导人以及破坏萨尔瓦多·阿连德的社会主义政府的行为。

这些披露导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爱达荷州参议员弗兰克·丘奇的领导下,参议院举行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听证会。听证会上,时任中情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承认,他有义务做总统想要做的事,即使这意味着违反法律。

在未公开的闭门证词中,赫尔姆斯遗憾地解释道,“当你在总统的秘密命令下做事时,你几乎拥有一个完美的概念”。“如果它是正确的,你应该拥有它,如果它是错误的,你必须拥有它(注),中情局的工作规则和基本规则不同于政府的任何其他部门。”他基本上是在告诉各位参议员,作为中央情报局局长,他明白他一直在为总统(原文王冠,代指总统)工作,而不是为宪法工作。

注:这句话比较费解,校尉理解,赫尔姆斯想要表达的是,对于总统明显违宪的命令,中情局想得通就主动接受,想不通也要被动接受。套用一个小段子,命运就像被强奸,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学会享受。

美国是否是世界上最肮脏的国家,校尉不敢断言,但中情局的兰利总部,肯定是美国最肮脏的地方

中情局主楼门厅著名的徽章

点评:中情局之所以肮脏,是由他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他就是专门给美国总统干脏活的。如果说美国是全世界的搅屎棍,那中情局就是美国总统手中的搅屎棍。既然是搅屎棍的搅屎棍,自然不可能干净。

在挪威工作的美国人也是在同样的动力下运作(注),开始尽职尽责研究新问题——如何按照拜登的命令远程引爆C4炸药。这项任务比华盛顿高官想象的要艰巨得多。挪威的团队无法知道总统会在何时按下按钮,是几周后、几个月后还是半年或更长时间?

注:这是讽刺拜登与1970年代的美国总统一样,给中情局下达了明显违反法律的命令,并且给他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吸附在管道上的C4炸药将由飞机在短时间内投放的声纳浮标触发,该过程涉及最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部署之后,连接到四条管道中任何一条的延迟计时装置,都可能被交通繁忙的波罗的海海洋背景噪音的复杂组合意外触发——来自近处和远处的船只、水下钻探、地震事件、海浪甚至海洋生物。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声纳浮标一旦就位,就会发出一系列独特的低频音调,很像长笛或钢琴发出的声音,计时装置会识别这些声音,并按照预设的时间进行延迟,然后触发炸药。(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和国家安全政策名誉教授西奥多·波斯托尔博士告诉我说,“你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信号,这样其他信号就不会意外引爆爆炸物。”波斯托尔曾担任五角大楼海军作战部长的科学顾问,他说由于拜登的拖延,任务小组在挪威面临的问题是不可控的:“炸药在水中的时间越长,随机爆炸的风险就越大。”)

点评:西奥多·波斯托尔博士是赫什全文唯一透露的信息源。按照惯例,波斯托尔博士应该会迎来一波媒体的访问热潮。但截至目前,校尉没看到任何相关报道。没人找他核实情况,更没人找赫什核实情况,就本身足够说明问题了。

2022年9月26日,一架挪威海军P8海上侦察机进行了一次看似常规的飞行,并投下了一个声纳浮标。信号在水下传播,最初传到北溪2号,然后传到北溪1号。几小时后,C4炸弹被触发,四条管道中的三条被摧毁。几分钟之后,可以看到管道中残留的甲烷气团在水面上扩散,全世界都知道发生了不可挽回的事情。

美军P8侦察机,由波音客机改装而来

除了否认,估计拜老阴不会有任何正面回应

四、余波

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立即将其视为未解之谜(注)。在白宫精心策划的舆论引导下,俄罗斯一再被认为是最可能的罪魁祸首,但除了简单的报复之外,无法证明俄罗斯为什么要进行自我破坏。几个月后,当俄罗斯当局一直在默默估算修复管道的成本时,《纽约时报》称(俄罗斯)是为了“使关于谁是幕后黑手的理论复杂化”。没有一家美国主要报纸深入探讨拜登和纽兰副国务卿对管道的早期威胁(注)。

舒尔茨大概率是被拜老阴拿住了把柄,只能看着拜老阴发出威胁

注:这既是与最前面的题记呼应,也是再次嘲讽美国媒体集体装瞎。

注:文章第二部分“计划”中,曾经提及拜登与纽兰公开威胁破坏北溪管道的事。

点评:我们千万不能低估美国的舆论霸权,论及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他们已经达到了人类的巅峰。至于那些实在无法粉饰的恶行,他们就会装作根本看不见。北溪事件在西方媒体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赫什的报道,其实改变不了西方,但校尉希望能够警醒东方。

虽然永远无法解释俄罗斯为什么会摧毁自己利润可观的管道,但国务卿布林肯为总统的行动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理由。

在去年9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西欧能源危机恶化的后果时,布林肯将这一时刻描述为一个潜在的好时机: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从而使普京不再将能源武器化作为推进其帝国计划的手段。这非常重要,为未来几年提供了巨大的战略机遇,但与此同时,我们决心尽可能确保所有这一切的后果不由我们国家的公民或全世界的公民承担。”

把强盗行为说成正义、把强盗逻辑说成真理,这才是国务卿的职责

点评:布林肯长得挺帅,但骨子里就是强盗加流氓,继承了盎撒后裔惯有的海盗基因和强盗逻辑。既然欧洲不能依赖俄罗斯的能源,那为什么全世界就必须依赖美元、必须依赖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

消息人士对拜登决定摧毁北溪管道的看法更有“市井气息”(注)。关于总统,他说:“我得承认这家伙有种(注)。他说他会做,他确实也做了。”

注:原文streetwise,原意为在大都市的生存智慧。

注:原文has a pair of balls,也即拥有两个蛋蛋。将男人气概与雄性器官联系起来,是人类在市井层面的精神共鸣。

当被问及为什么俄罗斯人没有成功回应时,他嘲讽地说,“也许他们希望有能力做与美国相同的事情。”

“这是一个美丽的封面故事,”他继续说道,“其背后是一项秘密行动,将专家安排到现场,让设备被秘密信号操控。”

“唯一的缺陷是做了这个决定。”

在自己见不得人的黑历史上,中情局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跟中情局在上世纪做过的暗杀、颠覆等脏活比起来,北溪爆炸案看起来不算太恶劣,但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中情局原来的恶行,针对的几乎都是小国。虽然恶劣,但不会危及世界安全、人类安全。

这次中情局继续助纣为虐,悍然发动俄欧共建基础设施的恐怖袭击,是一种极其危险、极不负责任的军事冒险行为。要知道,即使在冷战最紧张的时候,美苏之间,也没有针对对方的基础设施发动武力攻击。

美国人不单在挑衅一个核大国,而且是在挑衅一个衰落中的核大国。谁都知道,受伤的猛兽更加危险。美国人的军事冒险,已经将全世界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单普通民众看不到其中巨大的风险,就连给赫什透露消息的线人,作为华盛顿高官,也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否则他绝对没有心情用市井俚语来调侃拜登和俄罗斯。

这种心态,也许就是华盛顿高层的普遍现象。毕竟,这么多年来,北约一再东扩、美国一再挑衅,俄罗斯也没有真正做出强硬的反击(注)。

注:俄乌冲突,校尉并不认为是对西方的反击。相反,这依然是俄罗斯的老思路,打自己孩子吓别人,跟车臣、南奥赛梯如出一辙。只不过乌克兰比较头铁,硬是扛了过来。

只是,普京虽然隐忍,但还能忍多久呢?

俄罗斯的强人崇拜成就了普京,但在美国人的无情打压和俄罗斯衰落的大趋势下,普京很可能只是一位悲情英雄

以下为赫什给读者的留言,随文章一起发布,校尉一并翻译如下:

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内,我都是一名自由职业者。1969年,我揭露了一队美国士兵在越南犯下可怕战争罪行的故事(注)。他们被命令袭击一个普通的农民村庄,并被要求见人就杀。只有几个军官知道,他们在那里不会遭到任何抵抗。在没有发现任何敌人的情况下,男孩子们杀戮、强奸、破坏了几个小时。这些罪行被军方最高层掩盖了18个月,直到我揭露它。

注:也即美莱村惨案。

美莱村惨案

因为那部作品,我赢得了普利策国际报道奖。在美国公众面前,获得它并不容易。我不是一个为老牌机构工作的老牌记者。我的第一篇文章,最初被《生活》和《看》杂志的编辑拒绝,最后只能在朋友经营的、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的通讯社发表。当《华盛顿邮报》最终发表这篇文章时,他们往文章中掺杂了大量五角大楼的否认,以及改编者无脑的质疑。

从我最开始的记忆起,我就被告知我的故事是错误的、虚构的、离谱的,但我从未停止。2004年,在我发表了第一批关于伊拉克囚犯在阿布格莱布监狱遭受酷刑的报道后,五角大楼的一位发言人回应,称我的新闻报道是“一派胡言”。(他还说我“往墙上扔了很多垃圾”,从而“期望有人(清除垃圾的同时)剥去真实的东西”。但我却因此第五次获得乔治·波尔克奖。)

我在各大卖场花了不少时间,几乎从来不在家。最近,我也不受欢迎(注)。和往常一样,钱也是问题的一部分。“华盛顿邮报”和我的旧报纸“纽约时报”(仅举几个例子)发现他们陷入了家庭送货、报摊销售和展示广告不断减少的循环之中。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它的后代,如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和福克斯新闻,互相争夺耸人听闻的新闻头条。仍然有许多优秀的记者在工作,但很多报道必须在指导原则和限制范围内,这在我为“泰晤士报”制作日常新闻时是不存在的。

注:这两句话,应该是说赫什努力推广自己的文章,但没人关注。

点评:这段文字,是赫什在抱怨媒体从业环境的恶化。相对正统、守旧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陷入财务危机,不愿刊发赫什的报道。而CNN等活得比较滋润的媒体,则在拼命炒作各种热门新闻,没有人沉下心来做深度报道。其实我们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也有这个倾向。

这就是Substack出现的原因。在这里,我拥有那种我一直为之奋斗的自由。我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作家,他们从出版商的经济利益中解放出来,深入报道,而不担心字数或专栏版面的大小,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与读者对话(注)。最后一点,我已经不再对与政客交往,以及在那些充满了自大狂的鸡尾酒会(我称之为操蛋的明星派对)上为了钱而献媚感兴趣(注)。当我和军人一起痛饮廉价波旁威士忌,和律师事务所第一年的同事一起工作以获取情报,或者和来自一个大多数人叫不出名字的国家的助理部长交换故事时,我感到无比舒适。这一直是我的风格,事实证明,这也是这个网络社区的风气。

注:这段话真是令校尉心有戚戚然。不管在哪个行业,真正优秀的“工匠”,必须摆脱经济利益的影响,必须建立与“客户”的心理共鸣,否则不可能产生跨时代的作品。

注:对于非英语专业的校尉来说,这句话非常晦涩,可能翻得不是特别准确。高手请留言指正。

原文

我希望,你们在这里找到的,正是这种自由的反映。今天你将读到的故事,是我工作了三个月才找到的真相,没有来自出版商、编辑或同行的压力,让它符合某些思路——或削减它以减轻他们的恐惧。Substack仅仅意味着深度报告回来了——未经过滤、未经整编,正是我喜欢的方式。

结语:

比起翻译和校对,校尉更喜欢写作。

因为翻译、校对其实比写作要累得多。

不过,为了让更多的国人读到赫什的原文,为了让更多的国人知道北溪就是美国人炸的,为了让更多的国人明白,衰落之中的美帝,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为了打压俄罗斯,为了打压中国,绝对不会有什么底线,校尉还是花费整整两天时间,对赫什报道的全文进行了一次认真的翻译与校对。

翻译的过程,也是校尉坚定自己看法的过程:校尉从来不忌惮以最大的恶意推测美国人的战略意图。

伍子胥曾说,“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衰落中的美帝,其无耻行径,绝不止于倒行逆施,美帝霸权瓦解之际,他绝不惮于拉着全世界给他陪葬!

校尉讲武堂
非著名战略分析人员,自干五宏大叙事者,用逻辑打磨毒舌的中年大叔,喜欢纸上谈兵的退役大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