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唐茶

文摘   文化   2024-08-31 08:00   广东  



文/逍遥哥




诗意,是唐茶深入骨髓的气质。


道释儒三合一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唐茶洗涤心尘与道法自然的飘飘欲仙。中华美学中“意境”理念的渗透,让唐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创造了茶道思想如海般的深度,也催生了拥有无边美感的独特审美意识。


在那个汹涌澎湃的历史时刻,陆羽惊世巨著《茶经》开始风靡大唐点燃了蓄势已久的爱茶热情,诗僧皎然《茶决》与茶诗里的“茶道思想精神”挟道释儒三合一之威横空出世,而裴汶宰相茶书的出现犹如火上浇油、愈燃愈烈,再加上随后的卢仝七碗茶歌所形成的旋风,更是直接使得大唐沉醉于茶道的美学之中。


1



当李白、杜甫、王维诗中有茶的时候,你会发现似乎总是缺乏那种临门一脚的感觉,没找到那种茶道美学的味道。


公元752年或759年,李白与族侄中孚禅师在金陵栖霞寺相遇,两人叙旧畅谈、品茶吟诗。李白作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其诗序中说:“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而诗中言道:“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雄诗确实是诗,却是少了一份茶意。


公元754年的春天,杜甫受邀前往何将军在长安韦曲的山林庄园度假。在春风徐徐的傍晚,诸人坐在山中庄园的平台上,饮茶题诗,落日鸟歌。杜甫写了闲逸茶诗赞叹说:“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描绘了一幅清逸闲雅的“春日山林饮茶图”。诗很美,但终归是缺了一层意思,那就是并未将茶作为文化的核心承载物。


再来看看王维留下了的四首茶诗。《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花醴和松屑,茶香透竹丛”,《赠吴官》:“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荼糜难御暑”,《酬黎居士淅川作(昙壁上人院走笔成)》:“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王维,是一代生活美学大师。他的诗,独具禅意,也最是唯美。唯独令人唏嘘的是,茶与禅还未在王维的诗中融为一体,令人遗憾之极。若王维的禅意与唯美,能与茶汤共融,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2



但这个时候,有人已经察觉了饮茶之道。在晋代杜育支遁禅师之后,在战乱硝烟散去之后,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唐代茶人终于开始重拾茶道美学。


作为称雄一代的大历十大才子之首,钱起与友人举办了一次私人茶宴,为此写了一首唯美的茶诗《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大概意思是:钱起友人赵莒在竹林下举行闲雅的茶宴,一起畅饮着紫笋贡茶,觉得比流霞美酒更好。两人醺然若醉,浑然忘我,俗念全消,超脱出尘,内心一片宁静与悠然。人虽无言,茶兴却更浓,而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


钱起此诗,写得极其幽美,表达的是出尘的意境。羽客、流霞、尘心,蝉与竹,都是古人善用的意象蝉与竹等自然之物,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高洁,也象征着回归自然的意境。羽客、流霞、尘心,表达的是洗涤心灵、放弃浮华、道韵禅机、超然物外。与清风为伍,共明月作伴,不正是古代雅士的千古梦想吗?


毫无疑问,钱起已经切身感悟到了茶道之美。但是终归没有归纳出来,也就是说,感受到了却说不出来。


再来看看苏州的茶道感悟。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在茶诗《喜园中茶生》中言道:“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意思是:清净的本质不可能污染,作为饮用可以洗去凡尘俗世的烦恼。此物确实美味,本来就是出产于山陵与原野。姑且源自于治理郡务的闲暇时间,随意地在荒地上种植茶树。令人欣喜的是茶树随着草丛一起生长,能与我这个避世隐居之人交谈。


韦应物此诗,诗风清雅自然、恬淡高远,更为引人瞩目的是这首诗将茶作为幽居交谈的朋友,开创性地将茶进行拟人化,深入阐述了茶的淡泊清幽的特性,并赋予了高洁不凡的人格。既是阐述了淡泊清幽的茶之特性更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表达了道法自然的精妙之处。这是心灵的对话,这是心灵的升华。


而到了灵一禅师里,已臻于茶禅共鸣、物我两忘之境。灵一禅师在《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一诗中言道:“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大概意思是:深山白云之间有山溪流泉和袅袅茶烟,坐饮香茶非常迷人令我更加深爱此山。岩石下系着的小船也不愿离去,沉醉在暮色中的清溪流水潺潺声中。


灵一此诗,深得不在于茶,而在于山水之间的意境。他不忍离去,是为不愿回返红尘之界,深醉于山水与茶禅合而为一的妙境。全诗从山水到茶韵,从风景到心境,从红尘到禅境,层层推进,令人心驰神往。全诗静中有动,画中有人,人于山间;画面清幽隽永,禅理、道境与红尘交融;岂非正是一幅极致唯美、意境高远的“山水醉茶图”?抑或是一幅“高僧悟道图”?


他们爱茶,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茶道之美。大唐的诗意,已经渗入茶道之中。只等着春风的到来,山花就将开遍原野。





3



伟大的时刻,终于到来。


最终还是在陆羽与皎然的联手之下推开了茶道美学的大门,门外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诗意世界。公元780年,陆羽《茶经》出世一书封神,而皎然专著《茶决》约于公元784年面世,再加上皎然的茶诗三饮得道惊天下。


陆羽是人类茶学的创始者陆羽《茶经》问世之后,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陆羽所创立唐代煎茶法与24器,随着《茶经》传遍了东方。《茶经》将煎茶法推广远播,促使大唐更加普及饮茶,推动唐朝茶业的发展繁荣,立下不朽贡献。


自唐代陆羽著经,人类茶事便有了秩序。他推动道释儒文化全面融入茶文化之中,他将茶从物质层面提升至精神层面,使得茶文化步入华夏主流文化层面,开启了唐人对茶道哲学与美学的探索,并因此影响世界一千多年。


皎然是人类茶道思想的核心创始者之一在人类茶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著有茶道著作《茶决》(已佚失)。后世以《饮茶歌诮崔石使君》《饮茶歌送郑容》等著名茶诗称雄于史。


皎然以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搭建了人类茶道的重要内涵:“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意思是:第一碗饮下去,可以洗涤昏沉困倦,神清气爽,天地清澈。第二碗饮下去,可以洁净我的神魂,犹如飞雨清扫轻尘。第三碗饮下去,便可懂得大道真意,何须苦心去消除烦恼谁能知饮茶得道的最完整、最本质的真意呢?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才懂得此中真意。


皎然深刻阐述“茶道”的真正内涵,将道释儒融为一体并融入茶中,演绎了饮茶之道的极致美学,蕴含着深奥的东方哲学与美学。皎然的茶诗,奠定了人类茶道的基调;穿越千余年串连起自春秋战国至中唐的哲学内涵,又穿越千余年呈送到如今的茶汤中


陆羽与皎然,联手定下了人类茶界的秩序与规则,创造了茶道思想的哲学与美学,开启了以茶问道的神奇之旅。





4



继陆羽、皎然之后,还有裴汶的宰相茶书和卢仝七碗茶歌推波助澜,使得唐茶彻底沉醉在诗意之中,再也无法脱离。茶道之美,布道于人间。


中国贵族著茶的风雅传统,起始于裴汶。身为一代茶痴的晚唐宰相裴汶著有茶书专著《茶述》,对唐茶具有非凡的影响。


裴汶曾任湖州刺史督造贡茶。他谙熟于茶,所著茶书《茶述》,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其书《茶述》残卷言道“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中蕴藏了裴汶的饮茶之道与美学见解,赋予了茶独特的崇高地位。


令人惊奇的是,宰相裴汶与其书《茶述》,在历史中只留下了一鳞半爪。堂堂大国宰相、朝廷重臣,怎么会缺乏文字记载呢?伟大的著作《茶述》,也因此而模糊不见踪影。仿佛后世有人抹去了那一段历史记录。


卢仝,则是唐茶的另一位巨星。著有茶书专著《茶谱》与《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含七碗茶歌),一举将茶道之美传遍了东方。陆羽与皎然构建起中国茶道思想的框架之后,卢仝再次充实了茶道思想的血肉。由此,他们推动着唐代茶道思想的成型,并实现了唐代茶道哲学的巅峰高度。


卢仝茶书《茶谱》已佚失,但幸好留下了《走笔》。卢仝传承陆羽与皎然的茶道思想精神,秉持“道释儒”三合一的茶道美学,将饮茶当作是悟道、得道的方法和捷径,以茶问道,继而把这种茶道思想精神推至巅峰境界。


卢仝《七碗茶歌》,创造了一个广阔而奇妙的精神世界,使饮茶在文人雅士那里变成了一种物质与精神享受完美结合的盛事,攀登上了意象与艺术之巅。


其诗言:“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大意是:第一碗茶,嘴唇与喉咙既解渴又滋润。第二碗茶,破开了内心的孤寂与愁闷。第三碗茶,令人心情激荡、搜肠刮肚,挥笔欲写文字五千卷。第四碗茶,开始发汗,内心的不甘不顺,都随着汗液从毛孔中散去。第五碗茶,筋骨洗涤清澈,令人神清气爽。第六碗茶,心境清明通灵,融入自然,感知万物。第七碗茶,吃不得也!两腋会生清风令人羽化登仙。人间仙境蓬莱山,在什么地方?我玉川子,乘上清风准备向仙境飞去。

如果说陆羽与皎然,定下了人类茶界的秩序与规则,创造了茶道思想的哲学与美学;那么,卢仝就是扩大了精神世界,并将茶道之境演绎到了极致的境界。


千年之后,茶人依然无法到达这个梦境般的高度。只能在残存的茶诗文中,想象那个瑰丽浩渺的神奇世界。




5



公元800年之后,世界从此不同因为,文人雅士们已经被唐茶之美所迷醉。因为,他们的道释儒文化底蕴使得他们可以轻易感受到茶道之美。


此时,正是陆羽《茶经》和禅茶流派风靡大唐之时。唐代茶诗所展现的深远茶道意境,可谓历史巅峰,为后世各代所不及。


曾任湖州刺史督造贡茶的杜牧,在《题禅院》诗中感叹道:“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当白发飘洒在禅榻畔,茶烟轻轻飘扬在落花风中。杜牧追忆当年载酒买花的少年时光,更是写出了岁月的味道和茶之静谧,随之而来的是恬淡茶禅


公元806-815年,柳宗元贬谪永州司马期间,他写诗感谢好友重巽禅师采茶相赠,极为精彩地演绎了唐代文人茶客的茶道思想内涵,也表达出了禅茶一味的意境。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呼唤茶仆烹烧金鼎煎茶,馥郁的香气弥漫到幽远的地方。涤除烦虑使人回归本心,回复本真荡除昏沉与邪气。


柳宗元此诗,写出了煎茶饮茶的美妙,以及精神层面的独特美好感受。作者在茶味的甘美和茶香的幽远之中,洗涤忧虑,净化心灵,回归本性,找回自我,感受到了简朴清幽的境界,感受到了超然外的美妙。


江陵才子崔道融,就曾以妙笔写出了山中饮茶的极致美妙感受:“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一瓯清茶解去山里饮酒的醉意,更是觉得神清又气爽、飘飘欲飞仙。


“花间词派”宗师温庭筠,曾著茶书《采茶录》,他在《西陵道士茶歌》一诗中言道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可谓是说出了无数茶人在饮茶时飘飘欲仙的内在感受,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饮茶时齿留余香的茶韵,更以神来妙笔描述了品茶的境界,展现了饮茶之道的巅峰意境,引人奔向一个幽远深邃的世界。


在春夏之交的时节,温庭筠前往拜访在深山修行的好友道人。于明月松风、夜色迷人之时,汲泉煎茶,赏月论道,齿有余香,道音入耳,更是感受到飘然出尘之意。而在茶香与道音缭绕之间,更是心通杳冥、如临仙境。道人执,夜读道经,齿有余味,心通杳冥么唯美的意境,多么幽远的境界。


生活悠然、心境闲适的白居,他也曾感怀说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他说得平平淡淡清清静静,却有着难以言说的隽永魅力;说出了他对红尘的淡然、对清茶的痴恋


隐居山寺素好茶禅的贯休禅师,曾写过意境唯美悠远的茶诗来表达自己饮茶的感悟:“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妨似支遁,骑马入青冥。


意思是:在静室里焚香修行,在深炉上烧铁瓶煎茶……何妨象东晋高僧支遁一样,骑马飞向青苍幽远的仙境。


贯休此诗,以室静香动、炉静火动等对比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而生动的山寺煎茶画面。更是引动视觉、嗅觉、味觉等构建起一个幽静虚寂的修行世界,尽情述说着茶禅一味的奇妙境界。


刘禹锡有诗言:“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多么唯美而富有意境。


陆龟蒙有诗言:“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意思是:悠闲之时来到松林之间坐着,观察着火炉煮着的松上所采之雪。倒出茶汤品饮之后神清气爽,恍若内心的尘埃俗念皆烟消云散。


他采集松上雪来煮茶,于松林之间悠然品饮,洋溢着自在洒脱的隐逸之风。以松雪的静美和自然的静谧,展现了悠闲煮饮雪水茶的清净与愉悦,寓意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隐逸清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回归自然、淡泊自在、超脱红尘的精神追求。


唐茶的诗意,弥漫而出。




6



茶叶,作为一种植物饮品,经历了无数春秋岁月的艰辛探索与悠久积累,才能诞生出文化属性,才能由物质通达精神。


茶道,生于道,兴于禅,扬于儒,融三家而成,演道则而简,遇唐宋而盛,化生活而美。


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贤定鼎文化底层逻辑之后,魏晋风度演绎着放旷自由的气息,文化的融合与剧变随之而来,茶道思想与茶美学也因此生于山野,悄悄萌芽到达初唐,犹如朝阳初升、生机勃勃,洋溢着青春与热情,给人无穷的自信与力量,方有李白、张若虚、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类的天才横空出世、笑傲千古。


安史之乱后,在中唐再次迎来了社会的变革与思想的探索,也再次迎来了文化与美学的变革,从而直接引发了文人雅士的重新思考,使得一切从此不同,文化的气质不再那么雄浑,而变得内敛、萧瑟、忧国、雅致与隐逸,却意外地使得中唐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盛景,天才辈出,百家争鸣,诗文书画皆于斯为盛。陆羽《茶经》就诞生于这一次的文化洪流之中,从而开辟茶界。


中唐时期,饮茶正式进入人类的精神文明之中,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成果。茶道思想,逐步进入首次成熟期。在陆羽《茶经》和皎然的引领下,裴汶、卢仝、白居易、温庭筠、元稹等人纷纷开始探索茶道的境界与美学。


到了晚唐,文人士子不再豪情壮志,更不象初唐功名马上取的气概。文化气质的变化更是明显,变得更加敏感、细腻与轻柔。他们开始遁入烟火之中,多着眼于生活,多着墨于情绪,文坛名家温庭筠、杜牧、李商隐、韦庄等人正是其文化气质演变的代表。这也是“词”于此崛起的土壤。


同时,中唐崛起的茶道思想与茶美学,在晚唐开始渗入日常生活之中,白居易、杜牧、皮日休、陆龟蒙等文人名士的茶诗就具有明显的特征。晚唐文化的细腻气质和茶美学渗入,从而孕育着了宋代茶文化更加精致幽雅的气质,使得茶美学在宋代的普及更是水到渠成、流美生香。



图片来自网络。




逍遥哥私教课一览表


学者私人指导,
独一无二的茶文化私教课。

主题

学制

费用

1

茶书创作传承班

12个月

68000

2

基石茶文化私教课

3个月

3800

3

全球茶文化私教课

3个月

3800

4

古代茶诗词私教课

3个月

待开课

5

唐代茶诗名篇私教课

2个月

999

6

宋代茶诗名篇私教课

2个月

待开课

7

苏东坡茶诗课

2个月

待开课

8

古代茶人作品私教课

4个月

待开课

9

古代茶文私教课

3个月

待开课

10

茶道思想私教课

1个月

待开课

11

茶叶战争私教课

1个月

待开课

12

茶器简史私教课

1个月

待开课

联系人:逍遥哥

微信:m925063232

邮箱:925063232@qq.com

费用说明:自愿捐赠,用于茶书出版经费和写作经费。

学习方式:远程交流学习。

———————————————————

逍遥哥原创文章精选


1.茶界重磅奇文:《论茶道》
2.茶文化科普文章:《茶》
3.茶之圣地:湖州
4.谁是下一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5.重磅发布:茶叶战争模型!有望成为国际茶文化研究的里程碑
6.茶,是一种国家战略力量。
7.苏东坡,一代旷世奇才的超脱人生
8.苏东坡面对人生的态度!精彩解读著名茶诗《望江南·超然台作》
9.明末第一才子张岱,写尽了秋夜饮茶的静美
10.千古第一茶诗:卢仝《七碗茶歌》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伟大的茶》大型茶文化著作系列首批完本四部茶书:《人类茶简史》《茶道基础理论》《史上最美茶诗》《茶道巨匠》,均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即将出版。


《人类茶简史》:全球饮茶者的“入门第一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一览数千年浩瀚神奇的人类茶文明,号称是最通俗又最有历史高度的茶史书籍。从诞生到起源,从发展到兴盛,从普通饮品到精神世界,从极致到简化,从衰弱到全球化,一览伟大恢弘的数千年茶叶发展史。


《茶道基础理论》:全球第一部开创性建立茶道理论体系的纲要性专著。该书阐述了人类茶道思想的定义、基本原理、分层结构、形成基础、诞生、发展流派、重要思想及茶道发展史等内容。全书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包括定义、茶道知识体系树、茶道四大原理、茶道分层结构等。第二部分是茶道发展史(原《茶道之书》),包括茶道发展的历史源流、茶道流派、各朝代主要茶道思想等。第三部分是核心思想研究(原《茶的核心思想》),包括了《论茶道》等茶道思想研究内容等。


《史上最美茶诗》:这是部囊括世界经典茶诗的茶诗集,全书28万字,文档页数700页。该书遴选了全球一万多首茶诗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首茶诗,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国的经典茶诗。每首茶诗进行注释、翻译和赏析,并于其中阐述了创作背景、人生旅程以及灿烂辉煌的茶文化知识。而浪漫和诗意,是这部茶诗集天生就有的独特魅力。


《茶道巨匠》:原名《问茶记:照亮人类文明的茶史巨星》深入挖掘人类茶史上熠熠生辉的十位茶史巨匠:陆羽、皎然、杜育、卢仝、苏东坡、宋徽宗、朱权、村田珠光、千利休、冈仓天心,寻找他们活灵活现的人生历程,更是尝试发掘巨匠生命中的孤独与探索,以有趣的角度娓娓道来。

 

官方公众号:伟大的茶。

专用学术邮箱:925063232@qq.com。


伟大的茶
伟大的茶,专注于中华茶文化的传承。始于逍遥哥撰写的原创茶书系列,逐渐演变成为以传承为核心的纯粹茶文化传播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