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要求供应商降价10%引起轩然大波。这直接就引起了不少博主的口诛笔伐。同时很多博主也在呼吁让中国制造业停止内卷。可是这种呼吁有用么?值得我们反思。
11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又跌了10%,8月份跌了17.2%,9月份跌了27%,可以说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从2022年开始,这个数据就已经连续三年下跌了。目前已经回到了2016年前后的水平,大约是每年七八万亿。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跌的背后,则是产能过剩,全球需求不足的大背景。有人一直在呼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我一直觉得这就是狗屁不通。我如果口袋里面有钱,消费还需要你来刺激,我分分钟比你会花钱。
赚钱需要学习,花钱则是每一个人自带的天赋。关键就是中国的工业产能不单单是为中国市场准备的,而是为全球市场准备的。在美国加息的大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加息,消费是不可能上去的。这样一来,中国工业的产能立刻就过剩了。
你可能会想,我们的出口数据不还是在增长么?出口数据在增长,并不代表利润在增长,很多企业都是赔钱赚吆喝,或者是赚国家的退税补贴。
大部分人的逻辑很简单,工业利润下跌影响了经济,而下跌的原因就是因为内卷,那就让大家不要内卷,让下游企业不要压榨上游企业,多给大家分一些利润,然后手拉手一起喝酒吃肉。
可是市场就是一台绞肉机,本质上我们可以不断获得物美价廉商品的本质就是因为内卷。市场本来就是自带内卷属性,这就是竞争的过程中。好的企业卷死了坏的企业,这样市场的供求关系就可以重新平衡。
现在的问题就是前几年全球经济高歌猛进,加上很多地方为了政绩,于是不断举债投资,扩大产能,特别是在中低端制造业这一块,都希望用规模来压死竞争对手。
可是谁可以想到,先是来了一场疫情,接着就是俄乌战争爆发,随后美国加息,全球经济陷入了一场有预谋动荡中。美国跟欧洲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消费市场,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习惯都是透支消费,当利率上涨的时候,自然就会压制他们的消费热情,加上经济动荡,失业率上涨,收入下滑等原因,全球两大消费市场自然需求不足。
这样一来,我们前几年准备的超大产能突然一下就过剩了,然后大家都想当然觉得外贸不行了,那就刺激内需。可是内需这玩意怎么是你刺激就可以大部分增长的。甚至说你现在刺激的新增消费,都是在透支未来。
举一个例子,国家给了大家电的消费补贴,于是我就提前两年把我家里的电视机换掉了。这样今年的消费确实增加了,可是实际上它是透支了我两年之后的消费。因为两年之后,我的电视机依然非常新,我不可能会再在这个时候继续更换电视。
在很多耐消领域,其实都是如此。当然快消的情况就不太一样。只是你在不提高收入的情况下,光是给补贴是很难长期增加消费的。我一个月就赚3000,你今天给了我100元的消费券我可以下一次馆子。可是当你不给消费券了,我还是不会去消费,因为我的收入本质上没有提高。
要解决消费,本质上只能提高收入。可是要提高收入,并不能硬拔,直接规定每一个企业给员工每一个月加500元的工资。因为所有人都加,本质上就等于全部人都没加。因为社会无端端多了这么多钱,那就会造成通胀,最终每一个人能获得的商品依然还是一样多。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其实说白了,中国人得学会接受逆境的日子。经济周期是波动式发展的,一定是有上涨跟下跌。我们不能只享受快速增长的日子,却不愿意接受下行的日子。
经济下行就是为了洗牌,把落后的产能淘汰出去,把负债率高的企业淘汰出去,把高新低能的劳动者淘汰出去,或者说逼着他们去升级。所以说呼吁停止内卷就是愚蠢的行为,我们不是要停止内卷,而是接受合理的内卷,拥抱合理的内卷。
国家为何在11月份只出台了化债计划,还没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这就是根本是原因。化债就好像在修车,经济刺激则是踩油门。只有把车修好了,我们才可以踩油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