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国内城投债评级市场来看,现在获得AAA的城投层级越来越低,要求也越来越宽松,而给出相关评级的评级公司,不乏市场上耳熟能详的,也有几乎没怎么听过的十八线评级机构,当然这类机构的尺度相对要大得多。对于这样的现象,应该怎么看呢?
有看过电影《大空头》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里面有段跟标普相关的桥段,大意就是,如果标普评级给不到位,客户就会跑到竞争对手那边,这与目前国内评级市场也是非常相像的。
自2020年开始,随着强制评级的逐步取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逐步步入存量阶段的城投债市场,评级领域的通胀现象也愈发明显。
笔者简单统计了一下目前国内城投债市场评级分布情况,可以看到高评级债券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城投债存量为16882只,发行人为2654家。
就具体债券来看,实际评级达到AAA的占比24.03%(实际评级为主体评级或者债项评级中较高者),AA+的占比47.72%,AA占比26.66%,其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发行主体来看,发行人主体评级达到AAA的占比6.22%,AA+的29.46%,AA的占比55.50%。
债券实际评级占比分布和主体评级占比分布差别如此之大,说明了什么呢?这可以从“单个主体平均发债只数”的指标分析,主体评级越高,发行或者担保的债券只数越多,反之,则越来越少。从AAA的24.58只、到AA+的10.30只、再到AA的3.06只,最后其他类的平均1只多一点。
根据上述情况来看,可以说在城投债评级市场,高评级是唱主角的部分,而低评级的存在感,则越来越弱,AA-及以下几乎成了评级荒漠。
之前有人开玩笑的说,目前AAA已经不够用了,如果可以的话,AAAA不嫌少,AAAAA也不嫌多。但是,话说回来,即便债券不违约,城投评级还是需要合理的分化,毕竟这是对于发行人整体信用的考量,否则头部企业抛弃评级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最终把整个评级市场做成一潭死水,大家一起嗝屁。虽然这比较是理性的观点,但是市场实际会演化成什么样呢?在一个足够内卷的市场,一起歇菜说不准就是最终的结局。
如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