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八月初是辽宁省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当年辽宁省高考的录取顺序是:本科提前批录取→本科重点院校录取→本科一般院校录取→专科学校录取→最后是中专学校录取。当时国家的政策是:农林牧渔院校、地质石油煤炭类院校、师范院校、军队院校为提前批录取院校,河北地质学院正属于提前批录取的学校。在报志愿的时候,父亲给我的建议是:第一志愿从辽宁大学、北京政法学院、辽宁财经学院中选一个。我感觉报辽宁大学分数肯定不够,而对报北京政法学院和辽宁财经学院又没什么把握,于是我自己梳理了一下,准备了几所第一志愿学校,除了父亲推荐的北京政法学院、辽宁财经学院外,还考虑了山西财经学院、河北地质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锦州师范学院。为了保底“能走”我还准备了两所专科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朝阳师范专科学校。在那个年代,“能走”是很多高考生的底线,因为能走就能转户口,就能分配工作,就能吃商品粮(俗称“端铁饭碗”)!为此即便有中专学校肯录取,很多人也不会选择复读!而对我来说,出省上大学是我的梦想:既然是上大学,为何不走得远一点儿,见的世面也会多些。因此在我的心目中,填报北京政法学院是首选,其次是山西财经学院和辽宁财经学院;再次才是河北地质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锦州师范学院。当我把想法跟班主任林日葵老师一说,林老师当即就给否了,他说:“北京政法学院、山西财经学院和辽宁财经学院你的分儿都不够。”他把指手放在上唇和鼻孔之间的部位,略做思考状几秒钟,说:“你报河北地质吧!”于是阴差阳错我就成了河北地质学院经济管理系82411班的一员。入学后在与同学间不经意的交谈中发现,以我当年的高考成绩报北京政法学院、辽宁财经学院、山西财经学院都能被录取,而北京政法学院在我们毕业前的那一年更名中国政法大学,从一个普通院校一下跃升为全国重点大学!八月上旬,我收到了来自河北地质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填报志愿的时候,报纸上说学校地址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于是就做好了去张家口上学的准备,看到《录取通知书》上告知说:报到时要在“京包线宣化站下车”,才知道河北地质学院校址原来在宣化;到了宣化以后才知道宣化原来是张家口市的一个区,而在我家一本1953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册》上标注的是“宣化市”。1982年9月11日,我从老家登上火车赶往塞外古城宣化去读大学,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经魏杖子、承德两次倒车之后于次日上午10时许抵达北京站。下了火车我跟随着人流走出了出站口,此时就见迎面不远处的广场上北京各大高校迎接新生的牌子、横幅高高竖起:北京钢铁学院、北京政法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方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北京经济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看到这些场景心中未免有些激动,当看到“北京政法学院”的接站牌子时又未免有些失落!我在广场上愣了一会儿后,跟随人流跑到位于出站口西北方向的签字处办理了中转签字手续,然后急急忙忙赶往天安门广场去看天安门。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小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的,在我的心目中,北京是神圣的,天安门更是神圣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时只要看见哪本书里面有天安门的照片都会激动不已,选择到河北地质学院读大学原因之一也是往返都要路过北京,能够亲眼看到天安门。可惜那时经济实在拮据,手头上只拿着父亲给的四十元钱,到校后还要交教材费,还要购买笔、本等文具,还要解决两个月的伙食费,真的舍不出几毛钱来在天安门前留个影。从天安门广场回来,站在北京站站前广场上出神,但见或行色匆匆或闲庭信步的各色人等如团蚁般穿梭、蠕动,忽然听到有人咳嗽,噗的一声将一口痰吐在地上,立马过来一位老太太,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胳臂箍儿”套在上臂,上面写着“执勤”二字,手里再拿出一个小本子,哧的一声撕下来一张递给吐痰的人:“罚款五毛!你吐痰了,一口五毛!”并要求对方用纸擦掉地上的痰液。不论对方如何争辩、抵赖,都没有北京大妈执法的态度坚决!看到这里,就想起临走前有好心人提醒我:“到了北京无论如何都不能随地吐痰。”看来是真的,北京真的是有素质的人待的地方!从下午3点左右到深夜我一直待在候车室里。广播喇叭里播音员不断播放着这样的提示:“各位旅客,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请大家自觉维护好首都的环境卫生,不要将果核、果皮、纸屑、包装物等随便丢弃……;请不要将管制刀具、酒精、雷管、鞭炮、炸药、导火索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带进站、带上车……。”一开始听着有些还有些小激动,时间长了就感觉有些絮烦。大约晚上10点半左右我登上了由北京开往包头的第295次列车,10点55分列车徐徐开出北京站。我坐在车厢内把目光洒向窗外,欣赏美丽的城市夜景。随着列车的开行,京城的灯火阑珊渐行渐远,直到完全消失,我的内心有些怅然,有些想家,还有些期许。火车哐哐哐哐地奔驰在京张铁路上,我坐在车厢内毫无睡意,窗外一片漆黑,偶尔远处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一闪而过,那是火车在路过村庄、镇店、厂矿企业或者什么单位。时间已经过了午夜时分,车厢内似乎只有我还在望着窗外发愣。就在我睡意全无,呆坐在车厢里的时候,两个十分显眼的身影在我面前晃了好几次:那是两个妙龄少女,一个身材细高、打扮入时;另一个身材相对矮些,两眼炯炯有神。两人都留着长发,穿着长裙,身上还背着个小包,包带很长,直垂到腰部以下,一看就是城里人。在别人都坠入梦乡的时候,只有她俩在车厢内往来穿梭了好几趟,十分显眼。其实当时我也没有想到,这两人就是后来我的同班同学——来自石家庄的李琳和王丽新。列车到达八达岭前,播音员在广播里娓娓介绍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的历史……采用‘人’字形结构设计……每千米爬坡超过6米……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的奇迹……”平生第一次出远门就到了首都北京,还参观了天安门广场,现在又行走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之上,这让我感到有些自豪:还是出省上学好!凌晨4点多钟,天还没放亮,火车停靠宣化站,我跟随一部分人下了车,广场上前来接站的校车还没有到,我就进了候车室。时间是9月13日,虽然北方高温天气已基本过去,但是候车室内温度依然比较高。于是我又走出候车室,来到车站广场上一边乘凉,一边用陌生的目光扫视广场周边的环境。这时有一位胖乎乎、打扮非常朴实的女孩子朝我走过来,我想这可能也是前来报到的新生,没等我开口她先说话了:“你是来河北地质学院上学的吗?”于是我认识了河北地院第一个熟人——我的同班同学,来自河北遵化的王建云。通过交谈得知,王建云的父亲亲自来送她上学,现正在候车室内休息,我又和王建云一起回到候车室,见到了王建云的父亲——一位非常朴实的中年农民大叔,我和老人家聊了几句。紧接着又认识了来自江西的包海滨、张细猫,来自浙江的章成宝和来自湖北的何俊才等人。这时我发现在车厢里走了好几个趟子的那两位美女居然也在一侧站着说话,我和王建云马上都意识到了这两位可能也是我们的同学,正准备凑过去搭话,有人说学校接站的车到了,大家马上离开候车室登上学校的接站车往学校赶。到了车上一看,原来还有很多前来报到的新生,多数是外系或其他专业的,于是又在车上结识了李琳和王丽新。校车刚一开到学校大门口,眼前就出现了盼望已久的写着“河北地质学院”几个苍劲有力红色大字的牌子,内心难免有些激动。校车转弯开进校园,迎面一座巨大的校碑矗立在大门的正对面,上面刻着:“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噢,原来这里就是我未来要生活四年的大学!这时天已大亮,再往里走,眼前的大学校园跟高中时期的想象相比落差极大:到处都是随风飘走的纸屑、树叶、杂物,烟头随处可见,路牙石旁边杂草丛生,厚厚的浮尘不时被风吹起,扑人面、迷人眼,这校园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打扫了。这种景象和中学时期干净的校园相比让人一时难以接受!下了车,大家都用新奇的目光扫视陌生的环境,发现校园里还挂着一幅标语:“热烈欢迎八二级新生。”再往里面走,发现还有一幅更长的红底白字大标语:“热烈欢迎全国消化系统疾病暨胃病进展讲习会全体代表”,原来这里正在召开一个全国性的医学研讨会,专家必至,名医咸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饭后都会有一辆辆大巴车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专家们到学校俱乐部门前下车,那里也有一幅同样的标语。讲习会开了大约有半个月时间。进入校园后,早有往届学长迎候在办公楼前,领着我们办理了入学手续。手续办完后,一位学长领着我来到了01楼526房间,进屋一看,里面坐着一位和我一样留着小平头、身高也和我差不多但比我精神好几倍的帅哥,他一看见我就马上站起来,握住我的手做自我介绍:“李永臣,吉林的。”就这样我们成了室友兼好朋友。不久,田凤安、邵世朋、叶芬彪也陆续到了,526宿舍全体人马到齐。班级和宿舍都是辅导员杨军老师在我们入学前就分配好了的,考虑到生活习惯,细心的杨军老师把相同地域的人尽量分配到同一宿舍,我(辽宁人)和李永臣(吉林人)、田凤安(辽宁人)、邵世朋(黑龙江人)四个东北老乡就住在了同一间屋,且同是82411班的。叶芬彪是82412班的同学,来自浙江义乌,他在526宿舍住了不到一个学期,于1983年1月3日被从水工系转专业过来暂住420宿舍的、来自贵阳的刘驰同学(老家鞍山)替换。————作者简介————
李玉中,1986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财务与会计专业,先后在冶金工业部山东地质勘查局二队、中国银行潍坊分行从事财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