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个大问题。我们身边的人,看似闲适,其实心神不安定,不安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心所想与实所达,产生了重大偏差。人们通常用五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感知这个世界,而真正的知,需要用心来观。观什么?当然是观天地,观众生,观自己了。
我们的心,常限制了我们的“观”,被习性所束绊、所左右。这些习性,往往是千百年来固化的道统理学教化出来的结果,一般人无法冲破它。在这一点上,中国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即心学奠基人,陆王学派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将“心即理”放在当代,即是人心与宇宙、万物的连结,建立心的主体性,从自己本心出发,做自己本心的事业,享受愉悦的人生。记得一位朋友年轻时,公司面临官司,又没钱请专业律师,他就自己以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出庭为公司辩护。前前后后庭审共进行了一百多次,最终以胜辩而告终。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据他讲,他认定自己虽然不懂法律,但人情不外乎天理,只要按着“情理”去辩护就是了。这样,我们是不是就能理解:我们的法治、道德,也不外乎天理、伦理、治理的综合、总结与实践。道统理学,大部分是有益于众生的,但也有一部分,会让普通民众画地为牢,不自知地被框定在既定模式下一代又一代地生息与繁衍。你是否也曾疑惑过:道统理学好像仅对普通民众设定,在某些特定层级,这些约束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在李商隐的《贾生》中,“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汉文帝素爱谈鬼神之事,对国家社稷则不思进取,不问天下苍生,却问起鬼神之事,而且越听越专注,坐的位置渐渐情不自禁的向前挪出席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就拿美式民主和自由来说,它不过是一套新殖民主义的控制体系,专为那些二流的制造业国家和三流的劳动力及资源国家设定,完全不适用于美国人自己。然而,这些民主和自由的论调,却迷惑了被殖民国家的个别精英,甚或个别民众;当他们走向“自由”时,却被“早已设定好的精神锁链”牢牢套住,不能自已了。道统理学的本原,是要服务于众生,而不是用来戕害众生的。当然,我们也不是要抛弃掉原有的规则,而是在规则的边界,找一条“中间的路径”。也许有人说我们是既要,也要,还要,但觉醒的我们深知,那个自己内心所向往的,内心所珍爱的,就是“真理”。只是我们常常被习性遮蔽,不知道 “心即理”了。走过大半的人生,回望来时路,我们不都是“寄浮游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吗?展望前路, “挟飞天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放飞自我,放飞本心,梳理思绪,换一条赛道,前半生是李叔同,后半生是弘一法师,难道不好吗?心即理,我们内心所虑得的,定会是符合天理的。知道了“心即理”,我们就要学会敞开心菲,用心来观,来觉,来定,要有“四自”。第一个叫自省。自省是一个人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天理的过程。前半生,我们更多地在接受,接纳,真正自省的人很少的。成年后,人们往往会形成一个“初始人设”,比如你是掌管公司的张总,是写作的李先生。这个初始人设极难被自己打破,很多人或者是99%的人,都会将这个初始人设带入坟墓。自省,就是打破自己的初始人设,换赛道,去做一个你从未做过的事情,不在乎过去的人设,而选择面对未来。那么,更深一个层次,如果你只有几年,或几个月,或几天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你想要做什么呢?你是否可以超越于陶渊明,超越于苏轼,换到一个 “拥抱世界,和谐共生”这样无限美好的人生呢?其次,是自律。自律不是控制自己吃几顿饭,瘦几次身,而是进行人生重要的选择。这种选择包括:你未来有限的人生将会怎样过?和谁一起过更有意义?不再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无意义的社交上,花在无趣且没有共同话题的人身上;不再漫无目的地在网页上刷刷抖音,虚度自己最后的时光……第三个,是自主。自主,就是建立自己的主体性。在这一点上,我们真是要大大的佩服杨振宁先生了。我们不是说要学习杨振宁先生的做法,去找一个28岁的女子结婚,而是要佩服他是一个勇敢的人,有担当的人,一个脱离了怯懦并可以自主决定过什么样生活的人。大多数人,没有心本体,而是按着“以往的习性”或“社会审美标准”在前行和生活,要么被社会卷于车轮之下,要么扭曲人性鞭笞内心。还有一些人,生命中似乎没有几天在活自己,如果有,也只是在暗处,在人们世俗的眼光之外,活得有些悲催,有些麻木不仁。最后,是自慧。钱钟书说过一句很清醒的话:“唯有读书和赚钱是人生最重要的修行。前者让人不惑,后者使人不屈。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会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读过的那些书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认识这个世界,帮你擦去脸上的肤浅和无知。” 自慧,也包括自我的重新定位。有个老同学,她在退休之前是做企业财务主管的,退休之后却选择到一家养老院去做养老服务工作。每每看到她发的与老人们一同欢笑,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的视频,我都不禁为她的勇敢,追随本心生活而随喜随乐。大多数人,虽然经历了人生上半场的磨砺,却终究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模糊的。如果你还坐井观天,又如何不迷茫呢? 为什么不跳出原有的圈子,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开启一场人生新的进发呢? 学习微观经济,做企业的人,可以学学宏观经济学,也顺便学学历史和哲学; 做公务员的,可以放下身段,走向民众,与人民一起吹吹笛子,砍砍大山;喜爱游历的,也可以学学西方经济学或文学,到世界各处打打卡,探访名人名家的足迹。也许我们的面容憔悴了,我们的腿脚不健硕了,我们的头发花白了。但所有这些,不应阻止我们继续绽放自己:放下怯懦,冲破羁绊,再出发吧!珍惜仅有一次的生命,感受真实的内心,站在更高的维度,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吧!迎着朝阳,沐浴春飞,与落霞同辉,与孤鹭齐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