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牧场胎次、季度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文摘   2024-09-26 08:00   河南  




在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其中,不同胎次的生产性能对于牧场提高生产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胎次与产奶量呈非线性关系。1~3胎次与产奶量呈正相关,于第3胎产奶量达到峰值,之后随着胎次上升产量逐渐下降。其中,第2胎时产奶量的增长率最高,与奶牛产奶的生理曲线基本吻合。目前大部分牧场平均胎次保持在2.0-2.5胎次,距3胎次高产牛群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1.胎次对305天产量影响

通过对西北某规模牧场共收集11118头泌乳牛数据分析得出,泌乳牛不同胎次与日产奶、群体305d奶量成正相关。随着胎次的增加,产奶量逐渐增加,在第3胎次时平均日产奶量和群体305d奶量均达到最高,4胎及以上的产量有所降低。4胎次及以上牛只产量下降可能与奶牛乳房或乳腺细胞损伤、群体营养水平、牛群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多种因素相关。




2.不同胎次牛群泌乳散点曲线分析

泌乳散点曲线可以直观反映出牧场牛群结构,从各阶段牛群占比、产前产后饲养管理、转群管理等方面,以及兽医、繁育工作成绩的直观表现,对牛群优化、后期工作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泌乳曲线可以看出,头胎牛群高峰维持力较好,但在高峰高度与多胎次牛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后备牛培育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可逐渐减少此差异。头胎牛的高峰是牧场单产的天花板,所以提升头胎牛泌乳高峰对于整体单产的上升具有重要意义。

从二胎次牛群开始,泌乳高峰上升明显,尤其三胎次牛群高峰是在牛群整个生产过程中达到了顶端,同时此阶段对于高产维持力是一个考验,需重点从营养方案、牛群管理、舒适度现场管理等多方面改善,降低高峰下降速度。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泌乳散点曲线一致性对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从繁殖育种、饲养管理、后备牛培育等多方面进行把控。泌乳天数不同,奶牛的采食量及日粮营养水平不同,因此营养是影响奶牛泌乳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奶牛不同的泌乳阶段,产奶量有着显著的变化。每月对牛群做梳理分析,对于生产性能低、乳房结构差的牛只,须尽快做优化处理,避免对牧场造成经济损失。








3.不同胎次牛群高峰日、高峰奶量相关性

从高峰日来看,一胎次的牛群高峰日最迟,到了113天,高峰产量也是最低,但代表了全群平均单产。二胎次牛群高峰日最早,产量也较1胎次牛群有很大提升,增加了23.49%。

三胎次牛群高峰日开始逐渐延后,但高峰奶量在奶牛整个泌乳期最高。四胎次及以后牛群高峰日与高峰奶量均呈下降与后延趋势。由此得出,第三胎次牛群是泌乳高峰,对于目前大多数牧场平均胎次在2.0-2.5胎次的牛群,增加3胎次牛群占比以获得更高利润回报。

高峰奶量将影响整个胎次总生产奶量。有研究表明,经产牛高峰奶大约在产后8周左右出现,而头胎牛延迟在14周左右,但维持泌乳高峰的时间比经产牛长,高产牛群高峰奶越高,高峰日也可能延后,而高峰奶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泌乳期总奶量有着重要意义。





4.各胎次牛群不同季度产量影响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对于西北区域,热应激对牛群的影响远大于冷应激对牛群的冲击,1胎次、2胎次、3胎次、4胎次热应激产量下降幅度分别为9.76%、3.4%、15.26%、13.03%,而冷应激期间产量下降幅度分别为5.89%、2.68%、5.31%、3.36%,可以看出热应激对于第三胎次高产阶段牛群影响最大,且热应激之后恢复缓慢,而4胎次牛群在经受热应激后,其产量恢复较快。


其中2胎次牛群对于热应激的影响最小。而冷应激对于牛群的影响整体低于热应激影响,其中1胎次牛群的影响最大,2胎次影响最低。因此,在牧场实际生产过程中,热应激防控工作对于牧场有着十分重要生产意义。




小结



通过对不同胎次产量以及生产性能分析,第3胎次牛群单产及305天产量最高,后随着胎次上升产量呈下降趋势,因此增加此胎次牛群可有效增加牧场生产成绩。同时在牧场管理中,重点把控数据一致性,对于负利润牛群及早做优化处理,可有效减少成本损失。




END



欢迎关注抖音号:奶牛肉牛论坛

欢迎关注视频号:奶牛肉牛论坛

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扫码关注视频号



更多精彩内容

持续更新中...



奶牛肉牛论坛
传递行业信息;奶牛、肉牛、羊等家畜疾病诊断及防控;专家在线直播授课;家畜饲养管理技术;品牌推广;中兽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