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奶牛场热应激,最先想到的是泌乳牛群,因为作为奶牛场的经济产出主体,泌乳牛群处于热应激条件下,直接影响采食量和产奶量,危害奶牛场经济效益。而在生产过程中,奶犊牛热应激往往得不到兽医和饲养人员的重视。
新生犊牛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为10~24℃,环境温度升高至31℃时,犊牛出现热应激反应(中暑表现)。犊牛受热应激影响,会出现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体温升高等表现,严重的会引发犊牛脱水、免疫系统减弱、抗病能力下降等,危害犊牛的健康。
随着环境气温升高,部分地区从4月至10月均处于热应激期,长期受热应激影响,犊牛的采食量下降,导致饲料营养供给不足,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推迟了初配的月龄,影响终身收益。
因此,夏季做好奶犊牛饲养管理,做好奶犊牛热应激防控,降低热应激对奶犊牛的危害,充分发挥奶犊牛生长发育的潜力。
一、热应激的对奶犊牛的影响
犊牛对热应激的耐受温度要稍高于成年母牛,犊牛出现热应激反应后,犊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鼻镜干燥;高温情况下犊牛生理机能发生改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也会下降,犊牛易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和细菌的侵袭,增加犊牛的腹泻和肺炎的发病率;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率降低,导致犊牛采食量下降,影响犊牛的日增重,日平均增重的下降意味着配种延迟,影响终身经济效益。
二、热应激的判断及临床表现
当牛舍内夜间气温高于26.7℃时,奶犊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奶犊牛舍内THI超过72时,奶犊牛表现为轻度热应激,为了适应热应激环境,奶犊牛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以降低产热量,且呼吸频率和体温增加以降低散热量,奶犊牛出现体温增高、呼吸增快、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多等热应激综合征。当奶犊牛舍内温度超过37℃,相对湿度超过60%,THI超过80以上,奶犊牛出现中暑现象,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加快等严重的热应激反应。
奶犊牛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共济失调,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速,张口伸舌;后期出现脱水,皮肤干燥,少尿或无尿,呼吸浅表或困难;濒临死亡时,体温下降,昏迷不醒,静脉塌陷。
三、奶犊牛常见疾病
1、奶犊牛肺炎。夏季因环境温度升高、湿度过大、环境消毒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犊牛肺炎(巴氏杆菌、支原体)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危害犊牛健康。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应保证犊牛饮用高质量初乳,把控初乳巴杀、器具消毒、饮奶时间及数量、饮奶温度等,另外还需要注重饲养密度、合理分群,加大环境通风、降低舍内湿度,严格按照生产规定做好圈舍环境消毒工作。病情严重的使用抗生素治疗,普通病牛可使用中药(黄麻、甘草、苦杏仁等)汤剂或粉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应及时清理病牛粪便和被污染的垫料,做好圈舍消毒工作,及时检查围产期奶牛营养供给,规范奶犊牛初乳饲喂要求,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对于病牛隔离治疗,脱水严重的使用抗生素和及时补液。日常饲养过程中可使用扶正解毒散、益生菌、蒙脱石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四、抵抗奶犊牛热应激的措施
1、环境调控技术
犊牛舍内安装风机
犊牛舍外遮阳处理
2、饲养管理调控技术
高温环境下,奶牛的饮水量较平时增加30~50%,因此在奶犊牛喂完奶后不宜马上饮水,喂完奶后的0.5~1 h再为其提供饮水为宜;犊牛饮水中可添加适量盐、维生素等电解质,保证钾、钠、镁等供应;在牛奶、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益生菌(酵母、芽孢杆菌)、合生元、中草药制剂(石膏、甘草、苍术、黄芪、白芍)、植物提取物等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增加奶犊牛对环境的抵抗力,缓解奶犊牛热应激反应。
五、小结
奶犊牛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场奶牛成年后体型以及终身泌乳力,由于奶犊牛初生时机体抵抗力发育不健全,抵御外界环境因素等能力差,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出现热射病、日射病等情况下,因此牧场饲养人员在奶犊牛养殖过程中,必须做好奶犊牛饲养管理工作,给奶犊牛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饲养环境,以期减少奶犊牛疾病发生,降低热应激反应,提高奶犊牛成活率。
欢迎关注抖音号:奶牛肉牛论坛
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扫码关注视频号
更多精彩内容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