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做事有四种典型毛病:退缩、琐屑、敷衍、颟顸。
其中琐屑,就是小事门清、大事糊涂,抓小放大,追求流程上的正确与否,却不管整体上的利弊。
而颟顸,就是糊涂,糊涂更可怕,一味蛮干,最后搞得鸡飞蛋打。
马斯克说:我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行动力不足的事情,因为所有行动力的问题,都来源于精确性的不足。人类的基因里,天生对模糊不清、不可名状的东西感到害怕。
所以,终日忙碌的人,把忙碌当成一种生产力。他们都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自己只要足够忙,就会收获理想的结果。
实际上,流于形式、缺乏目标和深度思考的忙碌,是一种低质量的忙碌,或者说,是在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很刻苦,却回避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始就没有搞清楚方向,只会拼了命地在原地瞎跑。
没有结果的努力,没有目标的奋斗,只是作秀而已。
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更多的是一种历史观。而且注意,是论英雄的成败。
对于做事群体,当然要以成败论!否则就成了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不要听一事无成之人的头头是道,多向有结果的人学习。结果才是勇气、能力、付出等等一切的高度提纯与综合体现。
一个学生苦学无果,跑去请教他的教授。
教授问他:“如果你去山上砍树,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当然是粗的了。”学生想都不想就回答。
教授继续问:“如果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会砍哪一棵?”
学生又不假思索地说:“那当然砍红松,红松更值钱。”
教授又发问:“如果红松长得歪歪扭扭,而杨树却十分笔直挺拔,你会砍哪一棵?”
学生有点疑惑:“是不是应该砍杨树呢?”
教授说:“你怎么就没想问问我,为什么要砍树呢?如果是取柴,要砍杨树;如果要做工艺品,就砍红松。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只有先把动机和方向搞清楚,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出了两个概念: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低质量的忙碌,不如高质量的专注。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那里,只有高度的专注和深度投入才能获得最大的价值产出。
要避免工作上低效的忙碌,就要停止流于表面的工作方式,把时间花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大多数人都是根据事件的紧迫程度来决定的,但是最紧急的事,往往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麦肯锡公司新进的员工都会被告知,先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急事。
高效能人士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应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所谓重要程度,即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
今天必须做的事,即最为紧迫的事;今天应该做的事,即有点紧迫的事;今天可以做的事,即不紧迫的事。
少数关健性的努力(大约20%)通常能够产生绝大部分结果(大约80%), 这条原则也称为帕累托原则,即80/20定律。
那些效率高的人总是把他们的努力集中在能够产生重大结果的那些“关键性的少数活动上”。
作家吴军在《见识》中说: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很多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
勤奋努力不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姿态,而是需要看最终所取得的结果。
下面这8个问题,帮你更高效工作
整块时间是最值得守护的资源。你需要削减没收益、没价值的活动,减去不必要的任务。
无精打采地工作一天,不如精力充沛地工作一小时。
一个人的专注能力来之不易,但是破坏它却太容易。
高效利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时间,做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事情。
不满足于工作任务本身的完成,而是要通过复盘总结出做事方法论。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如果一个人有学习意愿,几乎可以学到任何东西。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带来主要工作效益的20%工作上。
只有勇于说不,才能把时间聚焦在自己的核心目标上,把工作做到极致。
亲爱的读者,
若想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请将我们“设为星标”!
▲将我们设为星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