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沟通吗?

企业   2024-04-11 17:05   江苏  



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件是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中,另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入别人的脑袋中。这两件事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


稻盛和夫说:善于沟通的人一张嘴永远都是方案,而不会沟通的人一张嘴永远都是困难。


对牛弹琴就是典型的沟通错位。对牛弹琴不是牛的悲哀,而是弹琴人的悲哀,某种程度上说明弹琴人比牛更笨。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伟鸿和李开复曾经激辩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被淘汰。


最终两人达成共识:沟通能力,是机器永远不能取代的事情。




我们常常把汇报当沟通,把问与答当沟通,把指控当沟通,但这些都是只有沟通的行为,却没达到沟通的目的。

洛克菲勒有个实用的总结,没事不要讲话,讲话只有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讲了让别人高兴,如果你的话别人不高兴,那就不讲;第二个目的,讲了别人有劲干活,能给别人传递价值;第三个目的,讲了你有钱赚,要不然就留口气,暖暖肚子,别扯淡。

唐骏担任微软中国区总裁时,曾与比尔·盖茨有一次关于行程安排的沟通。

比尔·盖茨想把行程安排在2月,但这时刚好赶上中国的春节。他的秘书告诉唐骏,行程一年前就定好了,不能更改。


唐骏只好与比尔·盖茨直接通电话:“是的,我知道您的行程是一年前就安排好的,但您知道吗?我们的春节是几千年前就有的风俗。”最终比尔·盖茨改变了自己的行程。

永远地理解他人,并永远地理解他人对我们的不理解,理解万岁的前提离不开求同存异、善于共情的沟通。

沟通由两个部分组成,不仅意味着怎么说,也意味着如何倾听。倾听不仅包括听见,还包括理解。

英特尔前CEO安迪·葛洛夫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们沟通得很好,并非取决于我们把事情说得很好,而是取决于我们被理解得有多好。



沟通的本质是尊重和合作。要么你赢,要么我赢,带着这样的目的去沟通,自然难免不欢而散。

黄庭坚在诗中写,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与人相处时,会说不如会听,能言不如慎言,话多不如沉默。倾听也是一种表达,倾听时的沉默,有时候比千言万语更能打动人心。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中,特别强调了倾听在人际互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倾听与被倾听的过程,不仅能让人从新的角度审视生活,还能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谜团。

除了倾听,还要学会清晰地表达,萨提亚提出的沟通四步曲或许对你有所帮助。表达你要的,而不是含糊的;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情绪;表达你的需求,而不是抱怨;表达你要去的方向,而不是抱怨你所在的位置。

卡耐基的观点也供你参考,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说的和听的不一样,听到的和理解的不一样,理解不等于同意,同意不等于执行,执行不等于负责。

这在大公司体现得尤为显著。初创时,交通靠走,沟通靠吼,就能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作。做大做强了,专业分工就多了,协同变得更加依赖流程,例行公事越来越多,部门墙越来越厚,直接导致了沟通成本的增加。

如乔布斯所说,那些最底层、最先看到市场变化的人,很难联系到最高层、能做决定的人。

任正非说过,他也不清楚一线要多少资源合适,只能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因为这些人离客户最近,先听他们的,事后复盘时发现如果浪费弹药了,再总结经验就好。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关键在于授权。要保证更多的信息和情报来自于市场、来自于一线,而不仅仅靠组织内部的逻辑推演。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团队成员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不超过10%。

沟通力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如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切斯特·巴纳德所说,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







亲爱的读者,

若想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请将我们“设为星标”

▲将我们设为星标的方法

太平洋文化
太平洋建设 建设太平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