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滚水微焯,漉起入油锅一炒,加小料葱花、芫荽、蒜片、椒、姜、酱汁、酒、醋一烹即起。”这是明代养生学家高濂在自己撰写的《遵生八笺》中记载的一道“炒腰子”的做法。这道菜中加入的配料可不少,其中“芫荽”很抢眼,这便是人们熟知的香菜。香菜的味道独特,爱者视之为人间至味,厌者则避之不及。对于吃香菜,古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与经验。
香菜的由来
起初,“香菜”可以代指很多植物,如刺芹、香薷等。但也许是芫荽过于出众,在流传中,“香菜”的称呼逐渐成了芫荽的专属,一提到香菜,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芫荽。芫荽也有很多别称,比如盐荽、香荽等,但它最早的汉语称呼是“胡荽”,盖因它的原产地在西方,学者考证:香菜原产于西亚或南欧,但香菜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晋代人张华在《博物志》里说:“张骞使西域还,得大蒜……胡荽”。也有人考证:香菜传入中国的时间要比张骞的时代晚。可古人实在不知道谁干了这件好事,便把功劳记在了张骞身上。由于味道很神奇,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香菜已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提味菜。晋代文学家潘岳写过一篇《闲居赋》,在总结自己官场生涯的同时表达了对闲居的向往。其中就提到:“堇荠甘旨,蓼荾芬芳。”其中的“荾”就是香菜,意思是堇菜荠菜甜美可口,蓼菜香菜多么香美芬芳呀!
香菜在古代有哪些吃法?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应该是个“香菜粉”,他在《齐民要术》里不仅教大家如何种香菜,而且还教大家如何吃香菜:作胡荽菹法。“菹”是腌制的意思,就是教大家腌香菜:“汤中渫出之,着大瓮中,以暖盐水经宿浸之。明日,汲水净洗,出别器中,以盐、酢浸之,香美苦。”把香菜用开水沥过再用温盐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搭配盐、醋一起吃,非常香美。开头提到高濂的“炒腰子”是将香菜加入锅里过一遍,这是熟吃。香菜还可以生吃,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里说:“(胡荽)食馔中多作香料,以助其味。于蔬菜子叶皆可用,生熟皆可食,甚有益于世也。”还挑明了香菜在菜肴中“黄金配角”的地位。然而,不同的人对于香菜的感觉可能会有不一样。明朝的植物学家屠本畯通过调查研究,写了一首《蒝荽》,其中就有:“臭如荤菜,脆比菘薹。肉食者喜,藿食者谐。”对于喜欢的人来说,香菜就是人间美味,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恐怕避之不及。也有古人提出香菜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元代医学家贾铭写过一本专论饮食禁忌的书,书名叫作《饮食须知》,里面就提到有狐臭、口气等症状的人不宜吃香菜。由于味道比较冲,香菜成功入选了古人所评选的“五荤”,即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五种蔬菜:薤、蒜、韭、芸薹、胡荽。五荤
此外,还有古人将香菜称为秽荽,并与臭蒜、邪蒿放在一起。唐朝人顾非熊在《灵物志》里甚至说:“下芫荽种,须说秽语。”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笔记小说集《古今谭概》里还记载了个段子:有位姓李的人种香菜,道听途说种香菜得说不干净的话,不然香菜长不好。可老李是读书人,说不出秽语,只好一边种一边说:“夫妇之道,人伦之本。”正好家里来了客人,老李就让儿子小李接手,小李更说不出口,只好不停地念叨:“刚才我爹都说过了,还请芫荽好好生长呀!”将香菜与秽语关联在一起显然没有科学依据,想必喜欢香菜的人也不会将香菜与秽语联系起来,会这么想的人或许对香菜有一定偏见。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种食物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香菜更是这样,有人对它爱得深沉,有人却不习惯它的味道,现代人如此,古人也一样。
本公众号所载的文、图、字体等稿件均出于知识、新闻分享且不作为商业盈利用途,如涉及版权争议须交涉,请联系作者。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本平台查核属实后,将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