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还是玄学?无线充电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旅行   2024-12-02 12:08   云南  
如今我们周末外出时,就算没带充电器和充电宝,也懒得去扫街边的共享充电宝,只需去咖啡店随手将手机放在桌面特殊位置的“充电盘”上,就能放心享受午后时光,不必随时注意手机电量!

你知道吗?这种便利的科技产物,并非最近两年才蹦出来的新鲜玩意!其原理早在19世纪就已初见端倪。当时,一位没机会接受完整教育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定律,深深影响了人类对于电和磁的认知,以及对于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他就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电磁感应,法拉第影响深远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厄斯特发现,通有电流的导线会让附近的磁针偏转,这一发现正式点燃了电与磁统一的引信,使原先认为电与磁分离的物理学界,开启了对电磁相互作用的研究。
1831年,法拉第将铁线环绕成两组线圈,将其中一组连接起来并摆在磁针旁边;另一组通有稳定电流,藉由电流磁效应,使此线圈产生磁场。
法拉第发现,只在接通电流及切断电流的瞬间,磁针才会来回摆动,据此得出“磁的变化”产生电的结论,称为“电磁感应”。

既然电的“发出”已由电磁感应原理搭配电力输送系统得到成熟发展,那充电呢?
上一波关于电力输送的争论,已由19世纪的爱迪生和特斯拉的“电流战争”给出了答案。而21世纪的科学家们要实现的,是将充电方式从“有线”转换成“无线”。

无线充电,并非完全不用电线

“无线充电完全不需要电线”是大多数人对无线充电的美好想象,虽然现阶段尚未完全普及这种技术,但好消息是,在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就已经成功点亮两公尺外的球形灯泡,这鼓舞了众多科学家持续投入对“真·无线充电”的商用研究。
那么,无线充电是如何实现的呢?
以手机无线充电盘为例,它的原理是在无线充电盘里设置一组线圈,由电源插座连接电线供应电力。当插座流出的交流电通过线圈时,会产生随时间变化的磁场。

同时,手机里也有一组线圈,当这组线圈感应到磁场变化,就会产生电流,最后将此电流经过整流、稳压后,导入手机电池里,完成无线充电。
因此,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展而来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无线”部分指的是在手机与充电盘之间无需电线,然而对充电盘电能的供给,仍然需要透过实体电线连接插座完成。

无线未来,高功率与大距离

当你使用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会发现,充电速度不如有线充电来得快。主要原因在于,无线充电除了和有线充电一样,电路中有基本的能量耗损之外,还存在“电到磁再到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耗损。

因此,标榜输出功率为5W的市售充电盘,实际功率大约仅为输出功率的七成;而且,充电时手机的摆放位置必须固定且精准,否则充电的效果也会下降。
目前,想要追求更快速和更低成本的充电形式,有线充电仍然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但不可否认,无线充电才是未来人类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公众号所载的文、图、字体等稿件均出于知识、新闻分享且不作为商业盈利用途,如涉及版权争议须交涉,请联系作者。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本平台查核属实后,将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奥秘
自1980年创刊至今,奥秘一直秉承探索自然,揭示奥秘,荟萃全球科普事件的使命。内容涵盖天文、生物、考古、探险、神秘事件、奇异现象等诸多领域,勾勒种种奇景、奇观、奇貌、奇闻。《奥秘》将为您推荐前沿的、离奇的、有看点的神秘事件及各类探索与发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