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那3个小恶魔,判了!从“诛心”到“法治”的艰难转型。

文摘   2024-12-30 15:12   山西  

在这个本应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年纪,却有人将黑暗与邪恶深深烙印在了无辜的心灵上。

 

河北的那起震惊全国的初中生被杀案,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刺痛了每一个善良的心灵,


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未成年人犯罪的阴影下,我们该如何守护那份纯真与善良?


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什么让这三个少年变成了令人心悸的“小恶魔”?


案件9个月后,就在刚刚,媒体报道一审宣判:3个小恶魔一个无期,一个12年,一个不予刑事处罚。



很多人,不太难接受这样的判决,特别是其中一个“不予刑事处罚”。


杀人不应该偿命吗?


1、传统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诛心”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对于极其恶劣的罪行,即使不处以死刑也应给予严惩以平民愤。


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初中生被杀案中,3名少年残忍杀害同学,手段卑劣,


很多民众从情感上难以接受轻判,认为他们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这反映出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正义观念与现代法治精神存在一定冲突。


2、舆情反应与社会情绪


据报道,此案件引发了超过1000条评论,但显示不可见,


从其他媒体的评论可以预见,网友的情绪还是比较激烈的,与此前判处死刑的预期有些差距。


网友们普遍认为,这种作案手段极其残忍、影响极其恶劣的小畜生,还指望他们出来改过自新?


只有死刑立即执行才有震慑力,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3、国际案例对比


在美国,2012年发生的科伦拜恩高中枪击案,造成13人死亡,21人受伤。


凶手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均为17岁,最终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这一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很多人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严惩有助于震慑类似犯罪行为。


4、法治社会的转型挑战


法治社会要求所有判决必须依据法律条文进行,而不是依据民意或情感。


尽管民众情绪可以理解,但法治社会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必须维护。


正如著名法学家耶林所言:“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平等。”


4、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的平衡


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


这一规定的初衷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也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可塑性。


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因为这个案件很特殊,最高检的介入和一审的判决,对几个民众反映强烈的观点,给予了合适的回应。


1、量刑过轻无法平民愤


量刑的轻重必须依据法律条文,而不是依据民意或情感。


法治社会的核心是法律的至上性和公正性。


尽管民众情绪可以理解,但如果仅仅依据民意进行判决,可能会破坏法治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2、未成年人犯罪不应从轻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复杂,很多情况下与其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有关。


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较轻是基于多方面考虑,包括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量刑的目的不仅仅是惩罚,还有教育和挽救。


3、法治转型不需要考虑民意


法治社会的转型需要考虑民意,但不能被民意左右。


民意的合理诉求可以通过立法和司法改革来实现,而不是通过个案的判决。


法治社会的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维护法律权威和满足民意之间找到平衡。


从“诛心”到“法治”的转型是一个艰难而必要的过程。


河北邯郸初中生被杀案的判决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这不仅是对法律条文的考验,更是对社会正义观念的反思。


尽管民众情绪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坚守法治的底线,通过法律的手段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言:“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写在最后


法律的红线不可触碰,道德的底线更不容践踏。


河北那3个小恶魔的判决,虽不足以抚平受害者家属心中的创伤,


却是一次深刻的警示:在爱与责任的缺失下,任何年龄都不是逃避惩罚的借口。


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们,请铭记这血与泪的教训,不要让一时的放纵和疏忽,成为悔恨终身的代价。


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的心灵纯净如白纸,等待着我们用爱与智慧去描绘美好的未来。


但请别忘了,天使也会因错误的引导而迷失方向,甚至沦为恶魔。


因此,让我们携手共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用法律的利剑斩断罪恶的根源,


用爱与关怀点亮孩子心中的明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记住,每一次对错误的纵容,都是对善良的亵渎;每一次对法律的漠视,都是对正义的背叛。




【图片、信息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请自行甄别】

【完】

关于这个事件你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

画梦酱
民生百态不同,热点槽点各有解读,只说我想说的! 小故事大世界,人生旅途各有不同,唯有一路向前! (点开公众号首页右上角“三个点”,“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任何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