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路的时候),说实话,我很恐惧,我就感觉我这个方向盘被他抓走了一样”。拥有二十多年驾龄的孙师傅,第一次对方向盘手足无措。
“过一段时间之后,我感觉自己不想碰这个方向盘了。不需要我去碰它,我就很轻松,从身体上也得到了一些缓解。”
从司机到安全员,在名称改变的背后,会有哪些工作状态的改变,又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对于这些问题,老司机尚在迷茫之中。然而他们却有一种朴实的信念,新技术总是能让生活变得更好些。
这也是智加科技想要达成的目标。
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副总经理王磊表示:“不同于一般的乘用车,自动驾驶重卡有着独特的技术难点。”
在感知方面,重卡的重量大,体积大,刹车距离远,感知范围的要求是乘用车的数倍。同时,自动驾驶重卡应该有非常强的动态标定能力去适应车身的晃动,达到稳定的感知效果。
在定位方面,因为重卡的行驶跨度大,因此面对动态的场景变化,如穿越长隧道时,自动驾驶重卡不能依赖于单一来源的定位信号,需要具备多源信息的建图和定位能力。在规划方面,自动驾驶重卡除了安全、舒适的要求外,还要能够节能减排。节油,是重卡比乘用车多出来的一个优化维度。除此之外,重卡的机械延迟非常长,且半挂牵引车的车头跟车厢之间依靠铰链的非刚性的连接,也对控制模型和算法提出极高的要求。
基于智加科技独创的深度学习和多目视觉为核心的全域长距三维场景感知、异构多源融合高精地图创建和自主定位、融合长时域场景预测的多目标规划以及多参数时变下的多自由度横纵向控制等核心软硬件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成功突破了自动驾驶远距离感知精度的限制,不仅解决了以上核心技术难点,也实现了真实物流场景中近似于老司机的驾驶表现。
2021年5月,智加科技开发的中国首款量产自动驾驶重卡穿越古丝绸之路,顺利完成自动驾驶长途测试,途径7省38市,往返6500公路,以高达96%的自动驾驶比例,完成智驾之旅,为全球自动驾驶研发之路,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丝路之旅”中,一位路人重卡司机王师傅对着智加的自动驾驶重卡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个确实美得很,这真美得很!”中国有三千万卡车司机,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无名英雄,是美好生活的真正支撑者,但也是疲劳与风险常相随的“隐形人”。而智加正在改变这一切,致力于带领他们完成从司机到安全员的身份转换,帮助他们“更轻松”、“更安全”、“更赚钱”。自2021年9月开通中国首条量产智能重卡运营专线以来,智加量产级自动驾驶超级卡车已在覆盖京沪、沈海等多条交通繁忙、物流运输量大的干线高速上使用,连通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自动驾驶重卡运营,自动驾驶比例高达96.7%,并实现自动驾驶比人工驾驶最高节油10%。
指甲盖,智加工程师自己的乐队。摇滚不仅是他们紧张工作之余的消遣,更是他们的态度:要去改变,去突破限制。乐队的主唱是智加科技首席科学家崔迪潇,他认为,摇滚从音乐形态上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颠覆,核心是对现有规则和方法的质疑精神。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在从事新的科学问题研究的时候,这种批判性思维非常关键。当中国科技发展到新的阶段,要走向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没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东西。“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自己和自己对话,我们需要自己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去思考技术的问题、工程的问题”。到2030年,中国将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高速公路系统,一个巨大的高速公路网和一个高科技物流产业就像是整个社会的血脉,他们输送的能力有多少,整个社会的活力就会有多高。智加科技将会深入这生机勃勃的血脉网络,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开启安全、高效、绿色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