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创办于2017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中国公路学会承办,国内外交通运输科技组织共同支持的国际性交通运输领域学术会议和成果展示平台。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对于提升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发展能力,带动并引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束为,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刚等政府领导和专家出席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并致辞。
容力博士在“车路协同智慧交通国际论坛”的演讲中强调,单车智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单车智能是万万不能的。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二者融合发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将单车智能与智慧道路、智能网联进行有机整合,可实现多重冗余,进一步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加速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
作为干线物流重卡自动驾驶产品量产和商业化运营的先行者,智加科技早在2021年就在中国首条建成通车的未来智慧高速公路五峰山过江通道,实现了车路云协同下的去掉安全员的完全无人驾驶测试,这也是全球首个智慧高速公路重卡无人驾驶测试。
搭载智加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重卡,完成了满载重卡多车运输、全过程协同编队行驶,并圆满通过了“交通事故”、“匝道汇入”、“前方异物”、“道路施工”和“交通拥堵”等多个应用场景测试。
此外,今年年初,由东南大学牵头,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智加科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自主式交通系统运行及环境状态全息感知技术》项目,正式入选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
崔迪潇博士在“公路设施数字化建设与运维论坛(运输装备)”的主题演讲中,结合智加科技与荣庆、申通、德坤等物流企业开展的前装量产智能重卡联合运营场景中的传感数据质量变化、超远距离目标检测、遮挡目标预测等实际案例,从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两种技术路径的差异和二者如何结合进行了技术拆解,并分享了《自主式交通系统运行及环境状态全息感知技术》项目中的融合感知、协同决策等关键子项课题的规划和进展。
该项目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统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和车路协同功能配置逻辑,通过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感知,对自动驾驶系统视觉盲区、视线受阻等场景进行重点研究,并依托车端、路端、云端多源感知协同,研究车辆行驶决策方法,探索扩展自动驾驶ODD。
车路协同需要大量的路端基础设施建设,以高速公路为例,国家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7.1万公里,对如此体量的高速公路进行智能化改造,成本巨大,此外还面临众多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协调和顶层设计。
容力博士认为,未来,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常态是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双轨并行,保证交通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创造社会、经济和环保价值,是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价值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