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荐读||让精神之光照亮教育前路——论教育家精神对思政课教师的赋能与可能

文摘   2024-06-07 17:30   陕西  


让精神之光照亮教育前路

——论教育家精神对思政教师的赋能与可能


卢 怀    王  喜


摘 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发出的时代召唤,亦为思政教育赋能,为思政课教师成长指引方向。思政课教师应深入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躬耕教坛,用家国天下明确价值指向,以情怀智慧优化教学艺术,让内修外化提升自身素养,探索教育家型教师的更多可能,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思政课教师;教育家型教师


教育家精神既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精神品质的高度凝练,又是对每一位教育从业者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的生动引领。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不是要求每位教师都成为教育家,而是呼吁每位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向教育家学习。思政课教师应看到教育家精神的赋能与可能,深入领会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让精神之光照亮教育前路,躬耕教坛,努力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一、家国天下明价值:理想信念与弘道追求

“家国天下”观念和“家国情怀”是绵延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核心传统。《孟子·离娄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念兹在兹、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又是家国情怀的系统表述,串联起无数中华儿女砥砺人格、挚爱乡邦、忠于国家、心系天下苍生的情感。教育家精神在内容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重爱国、求大同,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指方向,用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拓格局,为广大教师明确价值取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亦心有戚戚,是以为志。

1.心怀大爱,富有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指示时,他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诠释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他勉励师生将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掷地有声,彰显赤诚的家国情怀与国家立场,决定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方向。可见,爱国是教育家精神的根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理应把个体的教书育人事业与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主动联系在一起,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视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育人,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思政课教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大爱、心有大我,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思政课教师课堂内外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见、习得、继承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信仰,更应抓住教育契机,用心打造教育事件,让学生的爱国情怀自然喷薄而出。2021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师生共同观看建党百年MV《少年》,让学生写下“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和“建党百年微心愿”。2023年五四青年节之际,我们在全年级开展“新青年耀青春,我宣誓你接力”活动,学生写下自己的青春誓词,说给祖国母亲听。暑期实践,我们号召学生扎根中华大地,走进社会,参观红色景点、访谈优秀党员、对话村委会干部,讲好身边的中国故事。国家的发展史也是个体的成长史,教育事件记录了学生的成长瞬间,也引导学生将国家和民族装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把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在心头,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这正是:中华少年,仰望星空,立鸿鹄志,把个人目标融入祖国梦想;脚踏实地,做奋斗者,人生抱负落地时代伟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所说,教育价值观的养成非常重要,就像穿衣服时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心怀大爱,牢记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种下爱国的种子,培育有理想、有信仰的中国未来,夯实发扬家国文明的祖国明天。也正是在这样一种信念的引领下,思政课教师方能把“小我”融入“大我”,实现自我生命成长与祖国发展事业的内在关联,实现自我价值升华,在教育家精神的激励与指引下,获得前行的不竭动力。

2.海纳百川,开放向未来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大时代需要大格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书写教育家精神的宏大格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尤为突出。面对世界共同挑战,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着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还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多元知识背景且立志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新时代公民。

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人们期盼更多、更强大的确定性力量。思政课教师不妨放眼世界,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把文化自信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谱写教育新篇章。思政课教师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要在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精神创造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增强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历史自觉,追求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中国力量。开放的思政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带领学生细心观察世界风云变幻,用理性之眼窥见人类社会发展。在思政课上,学生开眼看世界,“时政开讲”火热进行,关注热点、搜集信息、梳理展示,从俄乌冲突讲到中法元首会晤,从“一带一路”谈及G20峰会,从减贫经验聊至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学生不难得出结论:中国正在世情不断发展变化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与各国同舟共济、乘风破浪。世界尽收眼底,中国尽显担当。广大学子也深刻领悟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世界大变局发展方向的人间正道。

二、情怀智慧讲艺术:仁爱之心与育人智慧

陶行知有言,人生天地间,“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初心不忘,使命在肩,育人就是我们的人生大事,也是毕生事业。要做好这件大事,需要情怀,也要讲方法和艺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爱”是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核,也是熔铸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最高道德准则和人格理想更是育人事业的情感底色。教育是一门育人的科学,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体现了广大教师的育人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教育家的真挚情怀,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则彰显行之有效的育人智慧,体现教育的专业性与艺术性。可见,仁爱之心与育人智慧为广大教师不断发展提升、履职尽责提供指引,对全面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引领价值。走向教育家型教师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必要将教育家型教师必备的育人情怀与育人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真心相待,乐为同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 我由此想起《教学勇气》一书中的一段话:“教育犹如人类自古有之的一种舞蹈,教师和学生历来就是这场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它每天给师生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要眼中有人,怀有真诚之心,走进学生的世界,看见学生的鲜活情感,听见学生的真实声音,把对教育的真情实感、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尊重关爱融为一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他们成长路上的陪伴者、见证者和引路人。

思政课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捕捉育人契机,智慧设计教育事件,记录学生朴素情感。我们曾在高一开学第一课时,让学生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留下梦想和期许,并帮他们收藏在记忆盒子里。三年后在18岁成人礼上找老师领取,与昨日的自己相遇。我清楚地记得毕业班学生看到当年青涩笔迹时的各种表情,有的激动不已,有的难掩笑意。有个女生不禁哽咽:老师,高三真的很不容易,突然看到高一的自己在为自己打气,我又有勇气坚持下去!与学生共同经历的时光让我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即使毕业了,我们依然是朋友。毕业生假期重返母校,畅聊他们的大学生活,开展学长学姐面对面活动,耐心细致地回答学弟学妹们的问题;当我出差时,也会与所在城市的学生见面,大家相谈甚欢;中秋节时,外地上学的学生给我发来明月照片,天涯共此时;学生面临考研专业选择时,会发微信向我咨询,参与学生成长的重要时刻。师生间双向奔赴的遇见,我认为是彼此的幸运,也慰藉着彼此的心灵。

2.教而有道,善做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教育是一门求知的学问,是一种启智的科学,更是一项传道的艺术,是教师育人能力和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涵养大国良师的育人智慧,就是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既注重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又注重价值观念培育,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有机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学生在认知能力、思维特点、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分类分层分段设计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以学生喜闻乐见方式进行思想引领。

高三最后一节课设置“最后一次点名”活动,让每位学生上台再做一次自我介绍,教师微笑着叫出学生的名字,然后说一件记忆中关于学生的往事,并给学生送上私人定制的寄语,让学生十分感动。点评虽然简短,但是独一无二。表现突出的学生被高调点赞,如“你是我们班上当之无愧的政治‘小王子’,保持兴趣,继续优秀”“在我眼中,你就是一朵向日葵,内心充满阳光,人生自然灿烂”“你总是充满活力,人未到,笑声先至,人群有你不寂寞”。学生听了,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老师的肯定和认可满足了他们尊重层次的需要。针对个性鲜明的学生,不妨抓住特点写寄语,“你向来认真细致,脚踏实地是你的品质,继续保持”“政治选科挺适合你,思维清晰、言简意赅是你的强项”“情商高,愿意付出,班上活动总少不了你”“理性又敏锐,有洞察力,你很适合当记者”。展现学生的美,让学生找准优势,奋力向前。内向腼腆的学生则适合给予鼓励,“坐在讲台底下的你,总是在认真记笔记,天道酬勤”“你是我见过的女孩子里写字最漂亮的,听说你跑步也很厉害”“严谨如你,你专注的眼神能悟透大奥秘”“动静相宜,认真的孩子最可爱”“谢谢你手写的邀请函,谢谢你的用心,语文课代表文采果然很棒”。善于发现学生的美,让站在人生重要节点的他们悦纳自我,接受并欣赏独一无二的自己,自信展示,勇敢迎接新的生活与挑战。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还应深入研究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智慧。

三、内修外化提素养:躬耕态度与道德情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时代呼唤教育家,社会需要教育家,教育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一大批在教育教学现场的教育家型教师。深入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我们全方位把握教育家型教师的必备素养。“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这些重要要求无不指向教师的从教品格和治学态度,应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涵养大国良师的躬耕态度。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唯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才能传授学生“立世之德”。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认同根基和精神支持,应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增强大国良师的道德情操。思政课教师应具备这样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主动,内修素养、外化垂范,向教育家型教师迈进。

1.守正创新,善用大思政

超越性是教育的重要属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永葆教育活力、保持成长的关键。在“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薪火相传”特别访谈中,成尚荣先生与于漪、李吉林、顾泠沅、朱正威四位教育家的学生进行对话,展现了教育家情怀、精神、品格的共通之处:立足民族、面向世界,涉猎广泛、功底深厚,严谨踏实、与时俱进。当今世界,知识更迭日新月异,技术革新突飞猛进,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学习,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水平。勇立时代潮头,上好人民满意的思政课,善用“大思政”是可为之径。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会期间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这番话语重心长,引人深思,为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指明方向——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善用大思政,用真素材调动真情感,用真活动达成真素养。“大思政课”要与现实结合起来,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是思政课鲜活的素材。思政课教师始终坚持站好课堂阵地,努力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把活水引入课堂,用思政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教师别出心裁地开辟课前五分钟“今日系列”,坚持每节课分享新闻,今日头条、今日之声、今日致敬、今日人物、今日超燃等成为学生对思政课的特别期待,也成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专属记忆。少年强,则国强。思政课教师必须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爱国情怀,践行强国梦想。我在课前创设“时政开讲”栏目,让学生上台讲中国故事。激情分享,生生互动,增强了课堂的亲和力、实效性。

2.言行示范,常以德施教

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是教师重塑自我的过程,这种重塑不仅包括教学技能的提升,还包含自身修养的提高,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 好老师的标准,其中“有道德情操”是教师有人格力量与正确价值观的灵魂;《强师计划》中基本原则第一条是“坚持师德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尤其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周围的师生,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有“德”之师立学生之“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正是基于教师劳动的特点而提炼出来的精神品质。教师的言行不同于一般公民的地方在于,要能代表社会的道德准则,能成为社会良善行为的重要尺度。其实质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不言之教”的积极育人能力,真正做到“经师”与“人师”的有机统一、教书与育人的内在融合。为人师表是神圣的职责,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是教育家的立身之本和显著标识。自觉加强师德建设,自觉坚守人格底线,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用自己的道德人格点亮学生前行的人生灯塔,做好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路人,是思政课教师在新时代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新征程,立德树人“政”担当,踔厉奋发育新人!思政课教师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日常工作中弘扬教育家精神,让教育家精神照亮教育前路,爱国爱生爱教育,求真求实向未来,以天下为公之情怀、以大道之行之境界,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王喜系本文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塘厦中学;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刊发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2月(第1周)。如需引用,推荐使用以下参考文献格式:
卢怀,王喜让精神之光照亮教育前路:论教育家精神对思政课教师的赋能与可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第1周),20242.


编辑   

审核:高传轩

终审:黄建炜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约稿信息发布、学科问题探讨、会议培训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