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知识为素养的教学实现机制
——以“凝聚价值追求为例”
黄 伟
摘要:传统教学中经常出现知识点数量与规模的无序扩张,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包袱。新课标视域下的课程教学不再将知识作为唯一追求的客观真理,而是从知识中提取养分,转化为素养,引导学生获得精神长相,使人之成为人。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可从课程实施、整体视域、学科育人等方面构筑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教学实现机制。
关键词:核心素养;知识;课程;大观念;学科育人
知识是表征生活话语、课程内容的符号系统,素养是从知识中提取的养分,是人的内在秉性,是人的活动及人之成为人的支持系统,观照人的发展路向,关乎人的品性修养和精神长相。在教学中,知识在数量和规模上一度无序扩张,记忆繁多的知识点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知识甚至沦为压迫学生的工具。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人的发展的核心内涵都指向人的素养提升。因此,要充分汲取蕴藏在学科知识背后的育人力量,不再把知识当作“固定事实”或“客观真理”,而是使之成为抵达教育目标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养料,成为素养导向的应然教学选择。但是,学科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简单的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也不能形成素养。教师需要对学科知识进行加工、挖掘、提炼,在知识应用的基础上生发素养。试以《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一框为例,探索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教学实现机制。
(一)着眼课程目标,从知识中洞悉方向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目标”部分将“政治方向”作为政治认同素养的首要指标,指出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具体要求。课程指向人的发展,是知识和德性生发的载体。知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运用具有方向性,在“怎样运用知识”之上,还应考虑“为谁运用知识”这一政治性和价值性问题,让知识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要求我们从内容层面,围绕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线索,采用过程性叙事的方式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及党的理论探索成果和自身建设成就等内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关于党的领导的经典著作和重要论述,指导学生阅读领悟宪法、党章、党的重要文献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升对党的领导的认知认同,提高觉悟、塑造品德,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根本宗旨,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建党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呈现党史人物故事。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一大结束之后投入革命斗争,因长期劳作而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在弥留之际,他向身边的同志留下遗嘱:“希望全体同志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和为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他牺牲的时候不到30岁。
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初创时就镌刻在共产党人的基因里,是党一路走来的精神武器、强大法宝。
提问1:建党精神在民族存亡之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呈现材料: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问2:是不是在国家有难、民族危亡时才需要民族精神?
师: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完成各项事业都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都需要党的坚强领导。
这一设计结合故事和实例初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将“跟党走”的政治方向植根于学生心灵。
(二)阐扬课程理念,从知识中塑造信念
新课标“课程理念”部分指出:“引导学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夏正江认为:“在每一知识片段或外显的陈述背后,均存在一整套没有表达出来的,有时是不可表达的假设与信念。”信念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者“合金”。信念不仅仅是深藏于人内心的东西,它还要向外表现出来,表现为行为和实践意志。信念不仅是经过理智上的反复认识和深刻认同,还有情感上的强烈支持。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生命是坚韧的。因此,要将知识涵育成精神品质、精神境界,或具有道德立场、伦理意义的理想信念,就要引领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例如,为培养民族自信心,我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典型精神。
提问:
1.这些精神背后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
2.你认为民族精神变了吗?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3.国家为什么要提炼出这么多的精神?
生: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民族精神之“变”,体现为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之“不变”,体现为其内涵始终没有改变。
师:这些精神源于一次次的伟大实践。多,正说明中华民族具有不竭精神动力和无穷精神力量,说明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这一设计将民族精神放在历史背景与脉络中进行理解,让学生直观感受民族的品格,坚定了民族自信心。
(三)追问课程价值,从知识中建构意义
海德格尔认为:“知识本身是具有价值负载的,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一种意义建构与体验的过程。”朱小蔓说:“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验知识的意义。一要反思知识的价值,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有何价值。二要体认核心价值观统摄下的人类共同价值,让学生体认在知识生产、创造与运用过程中蕴含的生命价值、伦理价值、社会价值、行为价值等。三要拓展价值域度,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理解自己与他人、与客观世界在心理、情感、文化上的意义关联,不断扩充、加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提升自我精神品性。四要践行成长价值,在组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协作探究等实践过程中,澄清知识的课程价值、成长意义,最终把知识转化成人的智慧与道德、品位和品格。
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国价值的独特性,我选取两组情境展开对比教学。
情境一:2022年8月,重庆发生山火,消防人员昼夜鏖战,扑灭山火(图片略)。
情境二:2019年美国加州发生了一场山火,消防员秉持“谁交费先救谁”的原则,优先保护富人的豪宅,没交消防费的住户只能望“火”兴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房产化为灰烟。肆虐的大火,犹如人间炼狱,烧出了资本主义的残酷真相。
提问:为何要构筑中国价值,而不是人类的多元价值?
师:面对山火,中国和美国秉持的价值有何不同?
生: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而美国坚持金钱至上。
师:中国价值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这有别于人类多元价值,我们要坚持当代中国特色价值观。
从这一设计看,学生知道“中国价值的独特性”这一知识的意义在于坚持中国价值,不能盲从。
(一)在知识抽象中统整大观念
素养并非可见的学习结果,而是蕴含在观念的表达与运用、意义的反思与澄明的过程之中。大观念是抽象的,不是事实性知识,而是指向这些具体知识背后更为本质、更为核心的概念或思想,是居于学科中心地位,具有较为广泛适用性和解释力的原理、思想和方法。大观念旨在引领学生超越浅表性、碎片化、多而杂的内容之知,是对具体的事实、概念进行抽象概括、一般化的思维加工活动,可用来指导或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化知识为素养的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提供一种认识世界的“眼光”“视角”“标尺”,应引导学生走进学科背后的思想、思维、方法与价值观,引领学生实现观念的确立、反思与表达。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审慎思考课程核心素养的表现性特征,以课程标准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来提炼学科大观念。将提炼出的大观念运用于新的情境,成为理解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或关键工具,使之具有持久的可调用、可迁移应用价值,从而为课程核心素养培育夯实基础。
本框主要知识有: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内涵、品格,爱国主义的本质,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对教材、新课标的研读,确立本框的大观念是“追寻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课程核心素养将“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这一观念可作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追求,超越了具体知识点。
(二)在知识思辨中架构议题
沈雪春指出:“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完整的议题式教学由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四个内在要素构成,辅之以外在素养目标取向的情境化测评。议题是以活动形式呈现的、承载学科内容的问题,让知识从惰性走向活性。议题的设置是知识向素养转化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把握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显现学科价值。选定的议题应体现学科教学的核心思想,精准服务于学科教学目标的落实,明确指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借助学科内容议题化的方式,达成议题教学素养化的目的。其二,凸显科学思维。“议”本身就具有独立思考、质疑批判、辨明观点、审慎求证的思维意蕴,让学生在议程中直面问题,在典型冲突中明白事理,在思辨质疑中澄清价值,在观点碰撞中明晰立场,在理性自觉中凝聚共识,进而真正认同价值观念。其三,实现知能迁移。通过议题帮助学生形成关键性理解,为实现知能的有效迁移创造了现实条件。只有指向迁移性知识、具有迁移性的问题才能成为议题,迁移也因此成为议题学习的重要过程性特征。
本框采用议题式教学。设置的总议题是:为何要凝聚价值追求?子议题是:我们崇尚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崇尚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要凝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如何弘扬中国价值?平凡的我,也能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吗?这一系列问题设计,成为建构知识意义的绳索。
(一)挖掘育人点,以情境润化素养之域
“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素养并非脱离情境的实体,而是蕴含在个体、知识与情境的多维互动关系之中。情境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素养是在复杂情境驱动下的学习、理解、建构、应用之中生成的。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经过学生的思考与探究,知识由静态的文本、符号转化为动态的资源与工具,并伴随着基于知识运用的问题解决。学生在亲历做事、成事中展现出对情境的适应力,从而实现知识向素养的转化。情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它还承载着社会规范或价值,蕴含感知世界的特定模式,为各种争论、协商和思想的生成提供支撑条件。“育人性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情境设计的内在要求。育人点的挖掘应始终紧扣学生的人生方向、思想实际、价值立场,紧扣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紧扣“党的领导”进课程教材的相关要求,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例如,为赋予知识育人价值,我结合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什么是爱国。
情境一:“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这是方志敏对爱国的回答。
情境二:2022年国庆期间,电影《万里归途》上映。影片以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事件为原型,为了能让滞留在战乱地带的数万中国同胞安全回家,中国派出精干的队伍奔赴利比亚。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不惜身处险境。(配图:中国公民回国之后,下飞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吻脚下的土地)
提问: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爱国”作为公民层面的首要要求?
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为什么要爱国的回答——
1.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2.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
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4.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师生共议,得出结论:
爱国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爱国让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
爱国是一切精神力量的根源;
爱国让我们与外敌斗争有了精神根基……
以上设计紧扣爱国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爱国的深层原因。
(二)调查困惑点,以澄清开化素养之思
学生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维,是课程价值的承载者。杜威认为:“居于持续的和主导地位的因素是解决困惑的需要。”学生困惑与需求导向是知识向素养转化的逻辑起点。学生需要主要是指学生对某种现象、观点、思想感到困惑、混沌或缺乏的状态。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不可预测的情境中满足复杂需要、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征,了解学生困惑、关心的事物或问题,引导学生经由对知识的学习形成思想的领悟及情感和价值的认同。当面对学生的困惑时,可从知识与学科逻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的角度,将困惑转化为等待验证的假设或要探究的道理,引导学生在解决困惑的过程中澄清人生奋斗之理、社会和谐之理、国家存亡之理、人类兴衰之理,最终形成理性而自觉的行动。
例如,基于“普通人身上是否有民族精神”这一困惑点,我出示两则真实人物素材。
素材一:重庆发生山火期间,00后的“龙娃子”连续跑了一天一夜,累得睁不开眼睛的他,拿起一瓶矿泉水从头上浇下,这一幕被同行的伙伴拍了下来,感动了许多人。“龙娃子”有两辆摩托车,新买的一辆由于超负荷运转坏了,他又换了另一辆继续战斗。他说:“重庆是我们的家,不能看着不管。”
素材二:2022级北京大学工学院彭翔宇的父亲彭勇曾打出“送儿子去北大,店铺歇业,喜糖自取”的横幅。一家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用心是彭师傅经营小吃店的秘诀。面对生活压力和困难冲击,彭师傅并没有沮丧退缩,全家人齐心协力,一次次渡过难关。
提问:只有我们崇拜的那些人身上才有民族精神吗?
师生共议,得出结论: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文化之中、在历史伟人身上、在英模人物身上、在民族遭遇重大灾难时、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里、在父母辛劳里、在老师无私辛勤的工作里……它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
这一设计用普通人的鲜活事例澄清了学生的认知误区,引领学生自觉践行民族精神。
(三)融通思维点,以问题点化素养之结
素养的形成是多种认知成分系统化、动态化协同运行的结果。从认识发展来看,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是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是以某种关联或形成结点、结构元的方式来组织对世界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表达认知,教师要以问题融通学生的思维点,为学生提供一张学习地图,或者生成一张学生思维和技能发展的关联图。这张关联图描绘了学生将某一特定事实和概念放入更为一般的事实和概念中去的过程方法。学生也可以在学科思维描绘的图景中对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找到不足和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追寻关键性问题与增值性问题,运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等理性思维及学科观念,识别问题中的疑问、矛盾与困难,辨别问题的实质,自觉构建知识与问题的内在联系,辩证把握知识、理论、范畴、规律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关联、互动的方式把握客观存在与现实。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出猜想、质疑、假设与判断,推动学生深度思考,形成多种问题解决方案。
例如,为拓展和融通学生的思维链条,我设计针对性小组讨论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创作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学、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文艺作品,在优秀文艺作品评选、表彰、展览、展演时突出爱国主义导向。”
讨论:有了道德与法律等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为何还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标准?
这一设计让学生通过探讨理解道德与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价值标准,两者功能不同:道德与法律中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着道德与法律的实施。通过对两个方面关系的辨别,引导学生进一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达到自觉践行的目标。这是对知识的理性改造,用关系之知,体现了德性自觉与意义自诚。
参考文献:
[1]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线式架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8(11).
[2]郭晓明,蒋红斌.论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3]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蒋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初中生品德发展中‘社会责任’指标等级评分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LJP/2021/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本文刊发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5月(第2周)。如需引用,推荐使用以下参考文献格式:
黄伟.化知识为素养的教学实现机制:以“凝聚价值追求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第2周),2024(5).
编辑:李 娜
审核:高传轩
终审:黄建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