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总出品,哔哩哔哩、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与视纳华仁(CNEX)联合摄制的六集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第一集【我从唐山携梦来】今日上线!一个300年前被除名的“高考落榜生”,带着人生污点远走台湾却逆袭成为“人生赢家”, 他到底做了什么?7月18日起,每周四晚海峡卫视(重播)20:10,东南卫视21:15,bilibili20:30共同呈现。
张钧凯,台湾人,祖籍福建晋江。在台大就读时,他偶然在书店翻到一本《张士箱家族移民开发史》,以此提交了一份课程读书报告。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本书?他的回答也很直白:“这是我祖宗。”
“小时候听阿嬷讲,在日本人来之前,我们家在云林那一带骑马或坐轿子出去,到傍晚回来的时候,不会经过别人的土地。”张钧凯口中这片无边际的“土地”,就是先祖张士箱及其后代所耕耘出的一番天地。
1702年,康熙统一台湾将近二十年,清政府鼓励闽粤两省移民渡海赴台,张士箱正是在此时来到这个之前从未踏足的岛屿。正值政府大力推动台湾西部平原与台北盆地的水利与农业发展,张士箱也积极响应,获准后着手修建水渠,灌溉农田,并吸引农户共同耕作,推动当地粗放农业转型。
仅仅用了50年,张家子弟的足迹就遍布今天的高雄、嘉义、云林、彰化、新北等地,田畴、房产、商铺、制糖厂、水圳等产业蒸蒸日上。在二百余年闽粤移民东渡的壮阔历程中,雾峰林家、北埔姜家等名门望族同张士箱家族并肩,自南而北,披荆斩棘,为台湾的开发灌注了底色,也成为连接原乡与宝岛的坚韧纽带。
“如果要研究台湾开发史,绕不过士箱公的这个史迹。”循着先祖的足迹踏上寻根之旅,张钧凯不禁好奇:生长于仕宦耕读之家的张士箱,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跨过台湾海峡这片“黑水沟”,前去开拓新天地?
过台湾,六死三留一回头
“士箱,壬午预修族谱,进永春学,以冒籍见扣。”身为晋江人的张士箱假冒永春籍贯科考被揭发——此事被写入族谱成为一辈子的“黑历史”,因此被革除了功名,也从此失去了修撰族谱、修建宗祠的资格。
读书明理,敬祖承德,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人骨子里的使命。初涉族谱编纂的张士箱遭冒籍风波重击,因而亟须一个科考机会续写未竟之志。
从最初的府学附生一路考到高阶的岁贡生,洗刷耻辱、重走科举这条路,张士箱走了整整三十年。
1737年,64岁的张士箱虽获任福建漳州府学训导,但在家乡,他仍有心愿未了。晚年,他刻下“志在祖宗”“未了功夫”“儿孙勉旃”三枚印章,期许子孙继承遗志。
直至张士箱逝世十五年后,四个儿子以巨资五千余两白银完成了鉴湖张氏祠堂的重修,并扩建小宗祠、修订族谱。两年之后,他们又遵照张士箱遗训,面向祖先牌位进行了首次分家:除去留给二太太洪氏的部分,台湾和泉州的其余家产均分成五份,率先跟随张士箱渡台的大儿子张方高得两份,其余三兄弟每人得一份。
现珍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170多件张士箱家族文书,跨越清康熙至20世纪初,详尽记录了家族近三个世纪的冒险,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
时至今日,“泉台一体”“嫡庶均分”等家训为张家历代子孙所恪守的家训。正月,在鉴湖张氏的祭祖大典上,大陆族亲们将张钧凯唤作“自己人”,他们因共同血脉和故土情怀而紧紧相依,恰似第一次分家文书所述:
——张氏分家文书
CNEX: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非营利性质的民间文创组织,由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影像工作委员会、中国台湾蒋见美教授文教基金会、中国香港CNEX基金会共同推动组成。已出品、制作包括《棒!少年》《音乐人生》《不老骑士》《1428》《大同》《冲天》《塑料王国》等近百部纪录片,享誉海内外,也因此孵化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
CCDF:CNEX Chinese Doc Forum
CNEX在2010年开始举办CCDF(CNEX Chinese Documentary Forum)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每年从上百件报名作品中选出至多20个纪录片提案,并邀请国际知名的纪录片产业界人物来台参加。
CNEX MOVIES
自2017年起,CNEX联合全国各地艺术场馆、放映机构推出全新品牌放映活动CNEX MOVIES. 依托CNEX在纪录片电影行业前线十余年的探索与观察,从监制影片和代理影片中优质放映展现时代脉络的新片和国内无缘看到的国外佳作,其中包括部分国际电影节获奖作品的中国首映。CNEX MOVIES 期待在不同的城市与你相遇。
CNEX 纪录片影像艺术高校交流展
CNEX每年会优质推荐监制及代理影片,以主题策划的方式将优质纪录片带进高校和学生见面,我们将邀请影片导演及主创人员到场一起交流。CNEX希望借此搭建一个优质而高效的纪录片交流平台,更希望青年学子能通过CNEX看到更多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