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终述评 | 孙大为教授:单孔腹腔镜技术实现创新引领,深化“人文”关怀开启妇科微创新篇章

健康   2025-01-02 17:33   北京  

时光荏苒,一年又接近尾声,随着科技迅的猛发展,单孔腹腔镜手术系统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年终之际,妇产科网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孙大为教授就妇产科学单孔腹腔镜领域的现状、技术进展以及未来展望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总结。




创新驱动,挑战前行:演奏激昂奋进三重奏

在过去的一年中,孙大为教授认为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领域有三点重要的进展:


第一,专家指导意见的重编:中国医生的妇科单孔腹腔镜及vNOTES和机器人的专家指导意见经过重新编排,正式且系统地总结了全球单孔腹腔镜领域的规范化治疗及一类证据经验,该指导意见将于明年3月份在《中华妇产科杂志》上发表,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


第二,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的引入:机器人辅助手术已成为重要的趋势,但对于亚专业,尤其是单孔腹腔镜来说,是否可以有量身定做的机器人?孙教授指出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去年中国在单孔腹腔镜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技术。单孔腹腔镜手术本身具有一个临床的技术瓶颈,比如说器械的牵绊问题,手动的单孔腹腔镜和vNOTES手术很难克服这些技术瓶颈,而智能化的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利用它独特的柔性臂技术可以帮助逾越这些技术瓶颈。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技术已经不单单是在实验室里谈论的事情了,而是国内已经有两个厂家拿到了国家的销售许可证。在整个临床验证的过程中,中国的妇产科医生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第三,学术进步与合作:在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的领导下,妇产科微创手术学组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单孔腹腔镜协作组分享的科研成果,推动了整体学术上的提升。


对于未来所遇到的问题,孙大为教授指出,如何更好地开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并将其引入到vNOTES手术中,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化机器人辅助手术,实现医疗技术的远程播散,推动重点医疗技术下沉,让基层医生和广大患者受益。



医工结合创新突破,国产技术实现“并道超车”

孙大为教授强调,医工结合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策略。协和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早在四年前就开始深度合作,致力于单孔腹腔镜国产机器人的设计与临床验证。


第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柔性臂单孔腹腔镜机器人完成了从动物实验到临床技术验证的过程。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主PI,带领全国6家医院共同对单臂机器人试验进行验证,并获得了经营许可证,这具有很好的科学性。


第二,相较国际上通用的达芬奇机器人,柔性臂单孔腹腔镜机器人的技术更先进,临床实践也走在欧美国家前列。据了解,达芬奇机器人的SP目前为止在美国本土还没有进行妇科临床验证,而柔性臂单孔腹腔镜机器人在两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临床验证,这就说明我们的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第三,谈到技术问题,大家常常会提到“弯道超车”,实际上,孙教授认为,在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方面,国产技术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做到了“并道超车”,不仅解决了临床痛点问题,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协和医院妇产科使用柔性臂单孔腹腔镜机器人技术进行了近60例手术,效果显著。由于有国家和医院大力的支持,这两年才得以从病例积累、深入研究、专利申请和成果公布等多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202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评选的2023年度42项最具影响力的医学重大技术奖中,就包括柔性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该奖项也是对这一项技术最好的鼓励。



践行“以人为本”,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孙大为教授认为,单孔腹腔镜手术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临床医生临床观念的进步。在本世纪,人文关怀是医生的基本思维方式,那么作为理论基础,为患者带来更舒适的就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单孔腹腔镜手术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孙教授相信,在未来,单孔腹腔镜手术、vNOTES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舒适的临床体验,在整个科学进步以及医疗体系的提升方面,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过孙大为教授深入的探讨与总结,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每一位医疗工作者在其中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同时,期待单孔腹腔镜手术系统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专家介绍

孙大为 教授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镜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内镜委员会常务委员

❖ 妇科单孔及NOTES腹腔镜学组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生殖外科学组副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智能装备技术分会常务委员

❖世界华人妇产科医师协会委员

❖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副总编辑



免责声明

本平台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妇产科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妇产科网】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妇产科网】”。


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平台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平台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责编:马野
审核:马野


 往期推荐

手术新秀 | 林琼燕:宫腔镜(阴道内镜)下阴道斜隔切除术



医生手记 | 探秘子痫前期的“前世今生”,如何早期识别与预防?一文说清楚



指南研习 | 新视角下的胎心监护生理学分析,2024年新版国际专家共识要点总结




妇产科网
中国妇产科门户网站www.obgy.cn官微账号。第一时间传递妇产科领域前沿学术资讯、大咖手术展示、经典病例分析、指南共识解读等精彩内容。妇产科网一个有温度、有速度、有影响力的妇产科学术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