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一个谐音梗的笑话开头。
大家看了《小丑2》,纷纷给出差评,问了几个人为啥呢,他们说:
这根本不是我认识的小丑,分明是把Joker拍成了一坨屎Clown。
第一部《小丑》上映后,我写了一篇影评:美国精神病人-一篇姗姗来迟的《小丑》影评,里面最主要的观点就是,抛开小丑这样一个角色所引发的热议,本片更像是一部套着DC反派角色皮与同一个世界观,但实际侧重于关注精神病群体的影片,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社会题材关注。只不过第一部作品因为这个“小丑”身份的觉醒与杀戮令大家欢喜,才得到了主体上的好评与令人瞠目的票房成绩,也因此,第二部最终重回“精神病人”主题虽然是意料之内的自洽,却让诸多观众期待落空,也难怪有了此番差评结果。我个人虽然一直关注DC影片,也自诩DC粉丝,但其实并未对小丑这一角色注入过多期待,因此反而阴差阳错对本片较为满意,无论是重归精神病人的主题,还是社会活动上绥靖失败的隐喻,亦或是娱乐业的自讽,配上依旧足够拉风的摄影让本片有着不错的观感,当然不可否认本片明里暗里确实冒犯到了不少观众,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前一阵子看了部香港的老片,叫做《癫佬正传》,讲的就是记者跟踪义工记录精神病患者的生活状态,希望能让社会的更多人了解这群精神病患的生存困境,最终却适得其反,民众知道家附近有精神病后群起而攻之,最终以流血事件终结。而看完《小丑2》,回头重新回顾第一部《小丑》,里面亚瑟弗莱克因为精神病却无人真正在意而最终堕入杀人狂魔的故事,也更显出其悲哀,亚瑟一直质疑自己是否真实存在,因为他生活在哥谭的角落,无人关怀无人在意,他只是一个“一直在那里”的精神病人而已,没有人真心实意地想要帮助他走出自陷的迷宫。而讽刺的是,当他终于失控了,大开杀戮,他竟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关注,只是这种关注是变态且扭曲的,大家只是通过支持一个榜样完成对社会的泄愤,大家关注的仍然是“小丑”这层皮,而不是其下的亚瑟。第二部里亚瑟的辩护律师,便试图将亚瑟与“小丑”的身份剥离开来,通过精神分裂做无罪辩护,然而亚瑟和“小丑”绝不是可以分而论之的两个个体,刻意剥离出“小丑”身份,将亚瑟塑造为一个无助,人畜无害的受害者形象,难道这样一个“小绵羊”就是亚瑟其人?这充其量是辩护律师的脱罪伎俩罢了。如此,亚瑟在法庭上奋起开除辩护律师,以“小丑”形象大闹一事便有迹可循,扮演成大家关注的那个形象,迎合众人,受其追捧,然而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他越扮演这个“小丑”,亚瑟本人就越无人在意,有丑角,有笑话可看,吃瓜群众又怎会关注皮下那个可怜的精神病人呢?也籍此,哈莉的一点爱之火花,瞬间点燃了亚瑟,如此契合甚至让他一直怀疑哈莉是否真实存在,甚至哪怕之后意识到了这是一层有目的,带着谎言的接近后,他仍不可自拔,只可惜啊,哈莉爱的仍是那个桀骜不驯的壳子。亚瑟之死很耐人寻味,除了大家关注的某种“小丑”身份的继承之外,他的死与整场“小丑运动”,都是社会层面上反抗运动的一层隐喻。我们暂且不论运动本身的正义与否,小丑运动并不因亚瑟而起,第一部《小丑》中亚瑟就是拿了小丑运动的面具逃脱了警察的追捕。亚瑟第一部在直播里杀害默瑞,正好迎合了这场反抗运动的利益,于是瞬间被推上顶峰,成为偶像,并试图标榜其殉道者的身份掀起更大的风暴。只是这个明面上的“领导人”,并没有意识到他自己身上背负的包袱,他化妆为小丑自然可以享受信徒的簇拥,但一步踏下,也要承受这种狂热的反噬。某种意义上,亚瑟最终的选择带有了一点“投降主义”,“绥靖主义”的意味,在暴力之下亚瑟放弃了他扮演的“杀人小丑”,而是开始悔过,忏悔,躺平认罪,在这样一个如火如荼的抗争中搞这么一出,你不死谁死呢?历史上无论善恶组织,无论正邪运动,试图以绥靖态度维稳甚至认怂都难逃失败的结局,哪怕嘲讽者众多的“非暴力不合作”,也至少旗帜鲜明地展现了抗争态度,而以城事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最终仍难免灭亡之命运。我开始还以为本片是一部歌舞片,想着摄影舞美拉满,再怎么着也可以保证观感。谁料到,《小丑2》中的歌舞,似乎带着自讽的态度,就像亚瑟身上那层小丑的蒙皮一样,歌舞无论是幻想的美好,还是爱情的赞颂,都碎片化感十足,唱腔嘶哑,比之《爱乐之城》这种大段落爽快的歌唱,《小丑2》里面的歌舞桥段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受,有歌有曲却总是差点意思,直至最后阶梯上哈莉一直唱着“娱乐”的唱词,却全然不搭理亚瑟的问话,分明像是在自讽,讽刺自己这部为唱而唱,连人话都不讲了的电影。而亚瑟正是毫无自知地走向了这个娱乐至死化的陷阱,在影片中歌唱大抵只是哈莉用来接近亚瑟的标签与人设,但亚瑟信以为真并钟情于此,自以为开启了诗意浪漫甜甜的恋爱,甚至连婚礼伴郎伴娘都想好了,哪知道被困在信息茧房只接受扭曲信息的哺育,最终对现实的认知亦变得不再真实。聊起信息茧房,本片中蛮有意思的就是哈莉提到关于小丑的那部电影,亚瑟至死都未看过,究竟是好片烂片,我们也无法通过电影里两方的各执一词妄下结论,你爱谁,相信谁,那谁的话便成为了真相。之前听人说过,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于是屡见脱口秀人的笑话引得众议,近来京东金融的事件亦展现了随意冒犯自己的核心用户会引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固然两部小丑都是对DC角色的解构,也一脉相承展现了某种对于精神病患的关注,但不可质疑的是,两部小丑如此大的关注度与话题度,很大依赖于“小丑”这个角色的知名度,看这部电影的人,也多是抱有看小丑起源,看反英雄诞生,看精神病小丑杀穿阿卡姆,整治那些道貌岸然衣冠禽兽的预期。结果亚瑟最终选择了妥协,卸下小丑这身行头孤单地走向死亡,这哪里是小丑啊,同人小说都不会这么写。影片里他背刺了小丑运动中他的支持者,影片外同样背叛了观众。而更可怕的是,影片有意无意地,将影片里的暴民与期待小丑的观众重叠。
影片里,支持亚瑟的人因为他直播时的枪杀主持人的行为而开始狂热地支持他,当他说自己想要炸毁这一切就真的炸开法院,而片外喜欢《小丑》的观众呢,谁不喜欢看亚瑟反抗这僵化的体制,最好打响第一枪,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嘛。
结果一来二去,枪哑了火,观众所期待的剧情非但没有,好像自己还被影射为了电影中崇尚暴力的暴徒,这等冒犯,谁受得了呢。《小丑2》风评的垮塌,塌就塌在它冠着“小丑”的名字,然而此小丑非彼小丑,此clown自然也不是观众期待的那个joker,他只是一个美国精神病人,一个因为社会糟糕对待而偶现疯狂的残缺之人,一个渴望关注,渴望爱的可怜人。只是无论电影里的亚瑟,还是电影本身,都被电影内外的众人寄托了过高,甚至扭曲本意的期待,影片中亚瑟死去,《小丑2》亦票房惨淡,原罪终究是挂羊头卖狗肉,终究是拍了一个大家都不想看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