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福利
添加客服回复“翻译规范理论”
获取15篇范文
一、基本概念
“规范”这一概念源自社会学范畴,指具有指导性或样板性作用、具有社会调节功能的一类标准。早在20世纪60年代,捷克学者列维(Levy)就曾讨论过翻译与规范的联系。但系统展开翻译规范理论研究的当属以色列翻译家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他不满于以原作为中心、以理想化标准构建为目标的经典翻译研究模式,开始对希伯来文学进行考察,描写并试图解释其中的翻译现象,提出:“翻译总是受制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即受到规范的制约。”
继图里后、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等一众当代西方翻译家相继展开关于翻译规范理论的研究。他们也为翻译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一种社会互动,翻译可以理解为“一个做出决定或决策的过程”。
二、代表人物及核心观点
(一)图里
翻译规范理论的代表人物当属图里,他在埃文-佐哈尔(Even-Zohar)多元系统理论的影响下,将“规范”概念引入翻译活动。图里在1976年撰写的《文学翻译中规范的性质与作用》一文中,正式提出“翻译规范”概念,并以文学翻译为例,阐释了翻译规范的性质、类型与作用。
图里将“翻译规范”概念定义为翻译能力(competence)和翻译行为(performance)间的中介,翻译能力指译者在理论选择上拥有的可能性,翻译行为则指译者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做出的具体抉择。图里又对翻译规范概念做了区分,将其分为前期规范、初创规范和操作性规范。前期规范指那些决定翻译文本选择的因素;初创规范制约译者的个人倾向,要求译者在总览全局时在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间做出选择;操作性规范指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影响译者抉择的规范。
图里看来,翻译规范并非绝对的“客观法则”或主观性较强的“个人风格”,而是译者的“行动指南”,即这些指南能够告诉译者,在进行翻译行为时,哪些是被禁止的,而哪些是可以被容许的。
(二)切斯特曼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借用社会生理学的文化传播单位“meme”(文化基因)来阐释翻译中的规范问题,他认为翻译中的“memes”意为“涉及翻译行为及理论的概念”。它影响译者的思维方式和翻译方式,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memes”,当某种““memes””占据主导地位时,就演变成为一种规范。
切斯特曼对翻译规范进行了详尽的分类,首先将其分为社会规范、伦理规范和技术规范。社会规范主要调节翻译活动所涉及的人际关系,伦理规范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表达的价值概念——“清晰、真实、可信、易解”。切斯特曼又将技术规范细分为“产品或期待规范”(Product norms or expectancy norms)和“过程或生产规范”(production norms or process norms),产品或期待规范即读者对于翻译活动的期待,而过程或生产规范则支配者翻译过程本身。切斯特曼认为,读者对于翻译的期待是由翻译传统、意识形态以及别的政治因素决定的因此,产品或期待规范可以看作强制性规范,如果译者遵循他们,他们的产品(即译文)就被认作是真实的、合适的、合法的;反之则是改写、解释、歪曲、模仿。
(三)赫曼斯
赫曼斯在图里的基础上,对翻译规范的概念进行了扩充。他把翻译规范分为约束性规范和宽容性规范,前者依靠惩罚、强硬的表态和坚强的信念来支撑;后者则具有更多的宽容与默许,但也更易被打破。因此,宽容性规范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在环境变换时更易被改变、调整或重新解释,而约束性规范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能被规则化、制度化。
赫曼斯强调翻译规范的约束和宽容所反映的是价值观与权力,强调译者的能动性,即为了顺利完成翻译任务,他必须做出抉择与取舍。赫曼斯将翻译的不透明性和差异性本质推向前台,主张应摒弃传统对等概念,凸显翻译被“操纵”的实质。
三、C刊范文
1.《翻译规范:遵循抑或超越——宇文所安<文心雕龙>英译本的启示》,胡作友、戴林杉,《外语学刊》,2022-07-05。
2.《翻译规范本源性概念的中国诠释》,喻旭东、傅敬民,《外语研究》,2022-04-15。
3.《翻译规范的概念演化及研究走向》,王军平、马刚,《上海翻译》,2022-03-07。
4.《从<文心雕龙>英译看译者惯习、翻译规范与典籍复译》,胡作友、常筱竹,《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03-06。
5.《翻译规范视域下的<论语>英译——以刘殿爵译本为例》,张小曼、刘欲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7-10。
6.《从翻译规范到译者惯习:描写翻译研究的新发展》,徐敏慧,《中国翻译》,2017-11-15。
7.《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规范形成与变化过程解析——以中国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为例》,朱琳,《中国外语》,2017-07-15。
8.《城市规划展馆说明文字英译的“忠实观”和“修辞观”——兼论翻译规范的建构原则》,陈小慰、方怡君,《上海翻译》,2016-02-10。
9.《从翻译规范论的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两个译本》,帅司阳,《艺术百家》,2014-11-15。
10.《花卉名称翻译规范探究》,辛红娟、沈娟,《语言与翻译》,2014-11-15。
11.《全球结构视野下的翻译规范研究》,傅敬民,《上海翻译》,2013-11-10。
12.《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王传英,《上海翻译》,2013-08-10。
13.《从翻译规范视角解析<骆驼祥子>伊万·金译本中的语际改写》,赵文静、孙静,《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0。
14.《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廖七一,《外语教学》,2009-01-06。
15.《传统翻译观念的逾越: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李德超、邓静,《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07-20。
作者:杨梓艺(科研写作研究所编辑教研二室学术编辑)
读者福利
添加客服回复“翻译规范理论”
获取15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