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老地名故事】英额布水库

文摘   2024-09-29 17:22   吉林  

老地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承载着城市发展变迁的印记。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老地名逐渐消失,蜕变为记录着历史文化的独特符号。

通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这片土地上的许多历史烟云和传奇故事都浸润在一个个鲜活的地名里。

那些熟悉的通化老地名,有的一直在沿用,有的正逐渐被遗忘、被替代。我们将一路追寻,努力寻找、挖掘、保护这些老地名的文化内涵,守望老地名里的家园情思,让通化老地名生生不息演绎出城市发展的美好画卷。  

“通化老地名故事”专栏,将和您一起重拾这座城市的记忆。




英额布水库新姿

  英额布水库是通化县最大的水库。1958年7月8日始建,1959年8月6日竣工。
  英额布水库原名“跃进水库”,顾名思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符号印记。
  水库的建设,起源于一个美丽的梦想。1957年4月,英额布村青年李正熙(曾担任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全国劳模)带领两名青年农民在转水湖旁的石砬上掏了十几米长的山洞,想利用水位自然落差把水引出,用于灌溉和发电,改变祖祖辈辈点煤油灯的落后面貌。
  那个年代的农村,点电灯几乎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李正熙是个敢想敢干、敢把梦想变为现实的人。由于村里买不起炸药,他便上县里找时任水利科科长的朴胜汉求助。朴胜汉立马带领技术员刘希章、汪希天到实地踏查。发现这里水量充足,确实是个修水库建电站的理想之处。于是,征得英额布村同意后,他们向县委、县政府打了报告。


英额布水库全貌


  通化县委、县政府赞同修建集发电、灌溉、防洪三位一体的水库,并决定由县里推进这个工程。省水利部门派人考察后,同意投资扶持。
  1957年7月26日,通化县共抽调500人组成施工队,用一年时间打通了40多米长的山洞,打下了电站基础。
  修建水库大坝,是从1958年7月8日开始。正是大跃进年代,水利建设者们以奋勇争先的精神轰轰烈烈地掀起了施工高潮。
  施工人员是从当时通化县快大茂、大川、大泉源、大都岭、英额布、三棵榆树、四棚、富江9个公社抽调上来的农民社员,共3500名。施工队按军事化编制管理,一个公社为一个营,下设连、排。总指挥是时任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邹本贵,副总指挥是朴胜汉,技术科科长是汪希天,物资供应科科长是李正熙,保卫科科长是姜玉贤,宣传科科长是中央文化部下放干部吴金胜。
  修坝时,各营、连、排之间展开劳动竞赛,起早贪黑甩开膀子大干苦干拼命干,有的民工一次就挑三副土篮。施工团定期评比,完成任务的挂红旗,稍差一点的挂黄旗,最差的挂白旗。


青山环绕的振国壹号庄园


  修大坝完全是土法上马,没有机械化设备,边设计边研究边施工。原计划大坝高度8米,后提高到10米,又提高到15米,最后提高到23.5米,并且把原来的心墙坝改为斜墙坝。施工既追求工程进度,也强调工程质量和安全,指挥部负责人亲临现场指挥。
  为确保大坝质量,每垫20公分土打一次夯,打得非常结实。施工场地热火朝天,夯声号声震天动地,挑土队伍往来穿梭,夯实的每方土里都渗进了民工们的汗水和美好理想。
  高峡出平湖,1959年8月6日大坝合拢蓄水。
  入冬前,英额布水库工程基本竣工告捷。省里拨下11万元工程款,县里给参加施工的各公社退赔劳动报酬,平均每个民工一天0.8元钱。


景色怡人的英额布水库上游风光


  水库工程规模可观:大坝长312米,高23.5米,溢洪道总宽52米,分3个孔共安装17扇自动翻板闸门。洞首建有钢筋混凝土水塔一座,塔高25米。溢洪道右侧山体内的泄水孔,内经2米,洞身长90.1米。洞内安装一扇油动手摇两用式圆形闸,闸门直径1.5米,最大泄水量可达50.3立方米/秒。发电站共安装3台机组,年发电量达240万千瓦/时;水库总库容量为2383万立方米,正常高水位462.7米,汛期限制水位460.2米;主河道长36.6公里,年平均入库水量为1.1亿立方米。
  整个工程动用土方量69.96万立方米,石方量3.0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量5370立方米。使用钢材469.5吨,水泥2440吨,木材525立方米。国家总投资386.2万元。库区面积达303.6平方公里,包括当年四棚、英额布公社10个村48个屯的耕地、林地。库区内林木葱郁,植被丛生。
  英额布水库的建成,直接造福于蝲蛄河两岸人民,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发展。首先,通化县西南片乡镇上世纪60年代初就用上了电,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其次,水库下游的英额布、金斗、快大茂3个乡镇因为有了水库,水田面积从6000亩曾猛增到1.9万亩,增加了2.3倍,收入明显增加。而且,水库能发挥防洪作用,使下游免遭或少遭水灾。
  通化县的旅游业也是从修建英额布水库开始兴起,库区的美丽风景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泛舟英额布水库的村民


  英额布水库坝下的棒槌山是通化县人参之路的终点。
  采参始祖孙良的绝命诗流传于长白山区,有多个版本,大意相同。在英额布镇大倒木村流传的绝命诗是这样的:家住山东本姓孙,长白山下来挖参。三天吃个蝲蝲蛄,你说伤心不伤心?亲戚朋友来找我,顺着河沿往上寻。
  2014年,复述出这首绝命诗的是当年75岁的宋连财,祖宗三代都在蝲蛄河边棒槌山周围生活,并在孙良诗发源处放过山。这首绝命诗出自人参之路的源头——棒槌山,属于英额布水库区域。
  孙良墓在蝲蛄河汇入浑江的湾湾川——人参之路的终点。绝命诗就镌刻在孙良墓中一块大鹅卵石上,与流传于大倒木村一带的诗稍有不同。
  《通化县志》(民 国29年版本)中记载:“老把头坟在城西南信禾乡,把头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父老流传清初封禁时代台兵稽查严,人迹罕至,独老把头冒险深入专来挖掘人参,人服其胆,老把头殁,为留此墓。”这里所说的“城”就是民国时期通化县县城,“信禾乡”指快大茂,湾湾川隶属信禾乡。湾湾川不仅有把老头坟,一直到解放初期还有把头庙和把头桥。清律规定,严禁入封禁区内挖参、狩猎、淘金、伐木,违者“割断两边懒筋”或者“永远枷号甚至处以死刑”。传说中的孙良是冒着杀头危险来挖参。
  清之前辽金和明代甚至遥远的年代里就有在长白山采参的,真正形成长白山人参文化并产生深刻影响,是在明末清初,其源即孙良的绝命诗。包括采参习俗的形成和人参故事的传播以及把头节的产生,皆与孙良的放山传说有关。因此,把孙良尊为采参鼻祖,奉为保护神,乃山民心之所向。
  2014年,英额布水库被通化振国药业集团整体购买,大规模进行改造建设。新修滨河柏油路,兴建欧洲城堡式庄园——振国壹号庄园。庄园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亿元,主要建筑设施有酒店、风情古堡、度假别墅、森林木屋、滨水餐厅和努尔哈赤密营等,为国内外游客开辟了旅游、养生、度假三位一体的新天地。



文字:记者 崔玉兰 图片:梁克弋

投稿邮箱:thnews796@163.com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王梓怡

通化通
通化日报 - 通化市委机关报,地区新闻风向标!每日呈报通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宣传综合资讯。“自有日报,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