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承载着城市发展变迁的印记。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老地名逐渐消失,蜕变为记录着历史文化的独特符号。
通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这片土地上的许多历史烟云和传奇故事都浸润在一个个鲜活的地名里。
那些熟悉的通化老地名,有的一直在沿用,有的正逐渐被遗忘、被替代。我们将一路追寻,努力寻找、挖掘、保护这些老地名的文化内涵,守望老地名里的家园情思,让通化老地名生生不息演绎出城市发展的美好画卷。
“通化老地名故事”专栏,将和您一起重拾这座城市的记忆。
【地名变迁】
金斗为满语地名。
金斗朝鲜族满族乡位于通化县中部,通沈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政府驻地金斗村。
清光绪三年(1877年)通化设县后,金斗区域为崇教保。民国初年,为金斗伙洛自然屯,归信禾乡管辖。1983年12月,成立金斗朝鲜族满族乡。
金斗这一地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据《通化县地名志》(1984年版)等资料记载,“金斗”原名为“金斗伙洛”,满语“金斗”是“敞亮”之意,“伙洛”为山沟,“金斗伙洛”就是“敞亮的山沟”。民国初期才简称为“金斗”。
第二种说法:据金斗乡老人讲,传说金斗村远处山上曾经有一杆金秤,有金秤盘、金秤砣、金秤杆,还有一匹金马驹拉着一盘金磨,偶尔还能淌出金豆子。所以,这座山就叫“金斗山”,此地就因金斗山而得名。
1877年通化设治时,这里已经荒芜了近二百年。“金斗”,本来是满语,也有可能是居住于此的汉族人看到山形似“斗”,便命名“金斗山”。随着历史变迁,地名发生了汉化和更改。
更多人认可第一种说法,即金斗得名于满语“金斗伙洛”(敞亮的山沟)的音译。
【历史文化】
金斗乡汉代长城遗址是战国、秦、汉时期遗址。有砬缝烽燧遗址、小西沟烽燧遗址、金斗西街烽燧遗址及西街烽燧下村落遗址、东桥门即北沟门遗址及小村落遗址、河夹信西山烽火台遗址、双窑沟三道汪大型村落遗址和最东面的小村落遗址。
最典型的当属小南沟障城遗址。位于乡政府往南过桥三四里处。这里是利用天险依山而建,除靠山部分,其余墙体周长200多米,占地五六亩。有两道城墙,城墙里房址依稀可见,还有高台、望堠等。上世纪90年代,曾在这里发掘出石刀、石镐、石网坠、陶豆、陶纺轮和铜铁箭头等。1985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西沟遗址一次就采集到大量石镐、石斧、石箭头。仅石镐就有200多把,石镐上打磨的痕迹清晰可辨。大量的石器,并且都是在地表收集到,由此可以推断,这里曾经是加工石器的地方。
在金斗山脚下的北沟村,发现过很多古钱币。它们是1975年前后,生产队在北沟四队一个叫“小台湾”的地方挖地时发现的。“小台湾”是因为这三亩旱田四周全都是水田而得名。据说,这里曾经住着一家富户,后来没落了。土改时把这个地方分给一个叫黄更武的贫农,所以这个地方又叫“黄更武地”。后来没人居住,老房子就荒废成了旱地。生产队要把这个地方变成水田,就用拖拉机推地。当表层土被推走后,负责推地的农民李宝林和于凤明发现了一堆古钱币。当时,供销社用回收废铜的价格给两人捡来的古钱币换了两双黄胶鞋。讲述此事的姜文杰是个有心人,他后来也经常去那里转转,特别是雨季清理壕沟时,曾在那里捡到过大钱。再后来,就有很多人去捡,究竟捡到多少古币没人能说清。姜文杰展示了古币拓印,有开元通宝、元丰通宝、宣和通宝、崇宁重宝等。
据相关专家介绍,发现的那些大钱,在考古文物中叫做“窖藏钱币”,是宋代钱币。宋朝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每 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来,宋与金订立合约,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大宋连年进贡,大量钱币源源不断运往北方,“窖藏货币”由此产生。因此,在东北能挖掘到大量宋朝古币并不是新鲜事。
金斗乡金斗村西山脚下,有一处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解放战争时期在金斗乡牺牲的11位烈士。
1947年春,驻扎在通化县快大茂、二密一带的解放军和县区中队一起,在区长蔡恩光领导下,在通化一带同国民党部队作战。李东勋烈士是解放战争中在金斗境内牺牲的第一人。
后来,又有十位烈士在金斗乡壮烈牺牲,他们长眠于金斗西山脚下。这11位烈士当中,只知道两位烈士的名字,其他9位都是无名烈士。
金斗乡政府于2010年筹资重新修建了西山烈士墓,将11位烈士安放在一处,并在他们墓前修建了10米高的烈士纪念碑。
文字:记者 崔玉兰 图片:梁克弋 崔宇
投稿邮箱:thnews796@163.com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王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