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非遗故事】“集安刻纸”——让“墨色精灵的舞蹈”绽放新时代艺术光彩

文摘   2024-10-10 21:09   吉林  

各地举办的展会李艺发携刻纸作品参加
  人物简介:
  
李艺发,1963年4月出生。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会员、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吉林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理事、高句丽剪纸文化艺术协会会长,吉林省满族剪纸研究会会员。 
   擅长创作巨幅剪纸。剪纸线条如行云流水,具有国画白描意蕴。其作品规模宏大,以刀代笔、铁划银钩,意境深远。对中国剪纸的弘扬、传承与创新有很大贡献。主要作品有《八十七神仙卷》《红楼梦大观园》《五百罗汉图》《高句丽人文系列刻纸》等。作品和个人事迹曾在中央四台、吉林省电视台、通化电视台、集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各地举办的展会李艺发携刻纸作品参加


  巍巍大禹山下,汤汤鸭绿江边,坐落着美丽古城集安。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这里曾是古高句丽兴盛之地,这里还是抗联一路军主要活动地、“四保临江”主战场、抗美援朝第一渡。被誉为“墨色精灵的舞蹈”的吉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安刻纸”,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绽放出一朵剪纸艺术的瑰丽之花。



  家族传承,源远流长

  谈起发扬光大集安刻纸艺术,李艺发的言谈间全是对这项技艺的热爱和不懈追求。
  1963年出生的李艺发从小就酷爱中国民间剪纸与刻纸艺术,至今钻研刻纸艺术已40多年。
  他的姥姥单秀兰于光绪24年(1898年)生在剪纸艺术盛行的胶东沿海城市乳山,练得一手剪纸绝活。后来随父母闯关东来到吉林鸭绿江边的临江县苇沙河生活,也把胶东沿海地区民间流行的剪纸技艺带到这里。


  那时,林木资源丰富的长白山世世代代生活着靠放木排为生的木把式(木帮)。每年阳春三月时节,木把式们把从长白山上采伐了一冬天的木头运到鸭绿江边,扎成木排,准备顺江放到安东(今丹东)出售。由于放排要经过无数的激流险滩,排散人亡的事时有发生,所以要在放排前举行祭祀活动。单秀兰的剪纸作品成为祭品之一,每年都要为祭祀活动准备避灾袪祸的剪纸符。有一年,放排的木帮突然增多,单秀兰原来准备的剪纸符不够用,现剪又要错过选定的放排吉时。情急之下,单秀兰抄起刻纸刀,在一沓纸上刷刷几刀,一叠简洁精美的刻纸作品惊现眼前,博得一片喝彩。刻纸艺术也在这一刻应运而生。
  后来,单秀兰把这一独特的刻纸技法传给了李艺发的母亲宋桂珍。宋桂珍在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尝试着改进刻纸刀具。用裁纸刀、锯条刀尝试刻纸,同时发现,一次刻纸要比一次剪纸成品量高出10倍。1963年,李艺发出生后,年龄稍长即跟随母亲、姥姥学剪纸、学刻纸,逐渐爱上了这一行。十五六岁时,他已经学得“集安刻纸”艺术精髓,作品有模有样,走向了民间和市场。


  李艺发1983年在通化铜矿工会当美术员,1993年调至吉林集安制药厂做商标设计,一直专攻刻纸艺术,并于该年开办了“艺发工艺美术社”,潜心研制刻纸画。在研习中,他被博大精深的古高句丽民俗艺术深深吸引,观摩研究了大量绘在高句丽王陵和贵族墓室内的壁画。他的刻纸画中融进了高句丽壁画艺术,作品中传统刻纸艺术的韵味越来越浓厚。40余年的工艺美术创作中,他在继承了姥姥和母亲刻纸画技艺基础上,博采众家,独创出一整套刻纸刀法,命名为“集安刻纸”技法。


  刀法独特,技艺娴熟

  中国剪纸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五幅团花,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刻纸源于剪纸,又不同于剪纸。二者同属“镂纸”艺术,都要求画面线条“线线相连”。所不同的是,剪纸用剪刀剪,多用“阳刻法”;刻纸用刻刀“刻”,多用“阴刻法”。比较而言,剪纸作品多粗放简约,而刻纸“以刻代剪”精细巧密,线条更明快丰富,构图疏密有致,俊秀优美。剪纸幅面不大,常用于宗教活动、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刻纸多用于工艺美术等艺术创作和收藏,具有不可复制性。
  李艺发独创了集安刻纸“五步刀法”,分别为“快刀法”“颤刀法”“花刀法”“刀笔法”“三指微刻法”。“五步刀法”以刀代笔,落刀爽利,遒劲有力,且疏密有致,精妙入微,构图明快丰富,线条带芒刺,古朴自然。既有中国书法的笔韵,又有中国画白描韵味,千刻不落,刀剪不断,刻出的图案具有质感和立体感。
  李艺发还创造性地把刻纸艺术广泛应用到工艺美术创作中,同书画结合,提高了刻纸的艺术水准。“集安刻纸”作品不仅面向全国,还走向国外,受到收藏界的欢迎。


  硕果累累,发扬光大

  李艺发借鉴中国画的白描技法,刻意追求虚实、疏密关系的对比,用五步刀法先后创作出长卷《八十七神仙卷》《十八罗汉图》《十二花神》《红楼梦大观园》《十二金钗》《吉祥喜庆系列刻纸》《高句丽人文系列刻纸》《五百罗汉图》《高句丽二十八代王》《朝鲜族风情刻纸》及书法刻纸长卷《好太王碑》等多部刻纸大幅作品。尤其是长55米、宽0.6米的巨幅黑白长卷《五百罗汉图》更被艺界称为“墨色精灵的舞蹈”。


  李艺发携作品先后参加厦门艺术展、上海艺术节“吉林文化周”等国内展会,应邀参加中国海峡两岸文博会、东北亚博览会等活动,在日本、韩国举办“集安刻纸”艺术展,两国有关艺术团体出高价收藏他的刻纸作品。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印象中国”“远方的家”“环球资讯”“中国影响方志”等栏目均播出“集安刻纸”专题节目。2008年,北京现代管理大学聘请李艺发为客座教授,并为其专设“刻纸画艺术研究院”,讲授刻纸画及“集安刻纸”艺术技法。


  李艺发先后获得“吉林省民间文化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作品《八十七神仙卷》荣获中国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作品《兰亭青花韵》获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银奖等奖项。


  为发扬“集安刻纸”这项传统美术技艺,李艺发依托集安刻纸艺术馆、关东艺刀刻纸艺术馆建立了“集安刻纸”非遗传习所,面向社会和学校每年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培训学员过百人。培养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李桥独立创作的多幅“集安刻纸”作品获奖并被收藏。
  “集安刻纸”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艺术光彩。
  

孙秀利 记者 吴宣霖文/图

投稿邮箱:thnews796@163.com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王梓怡

     

通化通
通化日报 - 通化市委机关报,地区新闻风向标!每日呈报通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宣传综合资讯。“自有日报,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