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年第1期《名人传记》封面
点击封面微店购买
02
特别策划
《延安春节记忆:为群众献上新文艺》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申遗成功,再次向世界证明,春节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欢度春节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渴望团圆和希冀新岁的象征仪式。
此刻,又至岁暮,年味儿渐浓。无论是在热闹的年货市场,还是在拥挤的归乡列车,甚至是在行人如织的异国街头,家喻户晓的《春节序曲》总是与国人不期而遇。乐曲颇有民间特色的秧歌调,迸发着节庆的欢欣,让人在不自觉手舞足蹈的同时,也总回想起让作曲者李焕之念念不忘的延安岁月——那为群众献上新文艺的炽热真诚,那真正实现了人民大联欢的火红春节。
1938年春,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1940年后更名“鲁迅艺术文学院”)在延安成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艺术工作者。他们摒弃“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专注“为人民而艺术”。是年冬,胡一川任团长的“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木刻工作团将传统年画中描绘的门神、胖娃娃等创新成根据地军民合作、开荒生产的内容,结果被抢购一空,乡亲们过上了鲜艳、有奔头的新年。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明确文艺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宗旨。从此,延安的文艺气象焕然一新。除了专门成立年画研究室外,鲁艺师生虚心学习并改良群众文艺,热情高涨地自发跳出了一支秧歌队,李焕之、王大化、刘炽、严正、黄准等都是其中成员。1943年春节,延安百姓追着鲁艺秧歌队看节目,万人空巷,轰动一时。
新春佳节里,陕北高坡上,军民一起扭秧歌的盛景让人动容。秧歌,千百年来领舞者常挥扇以期“风调”,执伞寓意“雨顺”,凝聚了人们欢庆时刻的最朴素愿望。而鲁艺的这支秧歌队,他们尊重群众,他们就是群众,他们挥舞着“镰刀”“斧头”,在歌唱里,在舞动中,用新文艺与乡亲们一同展望,一同开创!
03
本期目录
《名人传记》电子刊上线!
/相关精彩页面展示/
订阅方式
扫码识别图中二维码,获取精彩内容。
《名人传记》微店推荐
2025年《名人传记》第1期
点击图片微店购买
《名人传记》2025年全年订阅
点击图片微店购买
2023年《名人传记》合订本
点击图片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