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辟谷】
辟谷,又叫断谷、绝谷、却谷,字面意思是不食五谷。
辟谷术起源于先秦,流行于晋唐,是古代神仙方士的养生之术,通过节食、服气、导引等手段达到延年益寿、净化身体和精神的目的。
【辟谷的历史记载】
《抱朴子·内篇·杂应》中提到:“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
《北齐书》中记载一个隐居于琅琊山的修行者,练辟谷之术,服用松子、白术、茯苓等生药,以求长生不老。
《南史·隐逸传》记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
《庄子·逍遥游》曰:“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于1973年出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文物,其中一件就是《却谷食气篇》,这是记载辟谷食气具体方法的帛书,是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著。据考证,帛书是汉初的写本,大约在高祖惠帝时期,详其内容,可能是先秦时流传下来的古逸书。
【辟谷的三种类型】
传统的辟谷术主要有服气辟谷、服(符)水辟谷和服药(饵)辟谷三种类型:
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服气辟谷者相信人体可以从“气”中获取生命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服水辟谷则是在服(符)水的同时配合存神、行气、握固、咽津、祝由、饮粥、服饵等养生术;
服药(饵)辟谷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是辟谷术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古文中有记载晋朝人乐子长传“漱咽华池法”:常含枣核,如儿吮乳,久之乃满,咽其三分,而留二分。与气俱咽,可以周而复始。
也就是说,辟谷并不是指完全不吃任何食物,而是少食或食用“特殊食物”。
古人称辟谷为“一食为适,再食为增,三食为下,四食为肠张,五食饥大起,六食人凶恶,百疾从此而生”,并强调“全不食亦凶,肠胃不通”。也就是说,辟谷过程中只是不吃日常五谷食物,减少进食,并不是不食,否则“亦凶”(损害健康)。
西汉《却谷食气篇》云:“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意思是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食气法加以克服。
【辟谷能否瘦身】
辟谷实质上是一种节制饮食、改变饮食结构的方法,其减肥效果确实存在,但并非简单的不食五谷就能实现。
南师说过:
辟谷,这个法门不能随便试,如果不会服气的话,肚子一饿,胃壁互相摩擦,会搞得胃出血。
对于想要通过辟谷来减肥的人来说,建议结合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辟谷计划,同时要注意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节食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