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已有超30家银行机构陆续开展了“清卡行动”。
最近两个月,像北京农商银行、广发银行、南京银行等在内的大小银行陆续发布相关通告;
主要是将对个人长期不使用的“久悬户”、未实名账户、小额睡眠账户等“沉睡账户”进行处理。
另外,在上半年包括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长沙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发布公告,由于“业务调整”“合作期满”等原因,宣布停发部分联名卡。
其实近年来,银行不断调整信用卡权益,其中一些银行更是取消信用卡有关优惠措施、甚至停发相关信用卡。
联名卡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抢占客户资源、刺激消费(包括刷卡金、积分、礼品等各种优惠福利)。
那么,为什么要停发?
银行业的调整也跟当下大背景密切相关;
前年银保监会、央行实施,过渡期为2年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
其中整顿睡眠卡、限制单一持卡人超量信用卡业务是许多银行本轮整改的“重头戏”。
对信用卡业务进行了规范:
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治理过度授信、优化息费展示及信息披露、下线自动分期业务、限制分期额度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等;
以往金融机构的主要考核指标,主要集中在发卡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方面;
《通知》明确将不得直接或间接将上述业务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内容。
同时,对于超过20%长期睡眠信用卡(已经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量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
之所以对此类信用卡进行整顿,一方面是可以降低银行这部分的管理成本,再一个就是银行在睡眠卡上监控较少,存在一定金融风险,合理进行整顿是有助于防范电信诈骗、洗钱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图片来源:《2021年中国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业务研究报告》
从公开数据上来看,信用卡卡量规模已基本饱和,更是出现负增长,同时交易额出现下滑,而存量市场规模庞大。
发卡热闹、销卡落寞;
像上面提到的联名信用卡,是银行信用卡业务获客的重要手段之一(优惠待遇涵盖电商购物网站、美食、汽车、航空、旅行、住宿等各个方面),不论是在制卡成本还是制定成本,一般都会高于普通信用卡。
在大环境下,成本随着近年来发行量“不景气”难以收回,获利较低。
同年7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联名卡发行的条件进一步规范: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审慎充分评估联名单位与信用卡产品定位的匹配度。
信用卡业务运营方向开始逐渐转向激活用户长期使用价值。
行业的主要竞争重心也从扩大规模转向结构优化,量变转质变,更加注重服务精细化、产品多元化、提升客群质量,激活用户长期使用价值。
再一个,《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2023)》指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信用卡业务战略发展方向。
未来信用卡业务将继续与数字技术结合,无卡信用卡,线上、移动信用卡将成为主流。
最后提醒大家,若收到银行官方停发消息后,尽快处理好卡内的剩余积分、权益等,以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