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探究实践”课堂
共研科学教育路径
——秀洲区中片小学科学核心素养课堂
典型表达系列
叶落随秋去,冬阳照芸窗。子衿当勤勉,莫负好时光。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落实新课标中提倡的“探究实践”的新理念,2024年12月6日,秀洲区中片小学科学“核心素养课堂典型表达系列活动”在秀洲实验小学拉开序幕。嘉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吴标清老师和秀洲区小学科学教研员王克良老师莅临指导,秀洲区全体中片科学教师参与活动。
01
课例展示
《身体的结构》
课堂展示第一节课是由秀洲实验小学的李萍老师执教五上《身体的结构》。李老师创设科技节“身体健康”科普摆摊的真实情境,带领孩子们先对项目预学单进行研讨,再通过设计制作模型化抽象为具体,由浅入深建构“运动系统”的科学概念,并在模型的迭代过程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动与摩擦力》
第二节课由长虹实验学校的羊梦怡老师执教四上《运动与摩擦力》。羊老师以摩擦力为核心,通过课前小游戏让学生直观感受摩擦力,随后设定“省力小能手”挑战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氛围中探索发现,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课堂的最后将科学知识拓展至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科技发展的意义,体会科技进步对生活的改变。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第三节课由上外秀洲学校的尤培欣老师执教四下《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尤老师以鸡蛋各部分结构对孕育新生命有什么作用引入,引导学生从动物卵的结构迁移到植物种子的生命演化,提炼核心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探究,过程简洁流畅,学生也根据聚焦的问题深入的参与探究,通过解剖观察多个种子记录推理的方法一步步认识植物种子能孕育生命的秘密。
02
观点报告
秀洲实验小学的何秋忆老师针对《健康生活》这一单元,以《大单元视角下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进行了观点报告,在报告中用“设计制作健康生活科普摊位”这一任务,提出了单元项目化的修改方案,希望以单元项目化的活动,以螺旋递进的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经历多次技能学习和整理事实的循环,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素养,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
03
圆桌研讨
缤纷好课呈现后,大家聚在一起深入研讨。首先由小科教研员王克良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背景与主题进行简单的阐述,紧接着由三位上课老师围绕实施效果改进过程进行说课。由上外秀洲学校岳建霖副校长对三节课进行分享交流,最后由王老师重点围绕目标与课标是否一致性进行点评。
04
专题报告
嘉兴市小科教研员吴标清老师用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对三节课和观点报告进行了点评和分析,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带来了《科学课堂探究实践的观课与思考》交流分享,讲座有广度、有深度,给老师们带来了教学研究上的启迪,为老师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拨开了迷雾。
E
N
D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图文编辑|钟婷婷
审核|孙雅民
终审|卢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