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牵引:党校生活•4

文摘   文化   2022-10-18 06:00   黑龙江  

生命的牵引(上册)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它。
                        ——米歇潘
第十八章 党校生活
4
入学的问题解决了,课程并没有落下几天,闫成正式开始了党校的学习生活。
从高中毕业到现在,时光已经过去七八年了,那个在南山窄细山路上扫雪挑水的少年已经彻底脱壳而去。如今闫成已经二十六岁,多少往事如烟,抓之不着,又有多少夙愿难偿,而今已经没有办法再一件一件去细数了。好在几次三番的坎坷之后,他终于还有机会,重新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再做一回学生,这真是柳暗花明的大转折。
闫成比任何人都明白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必须要万分珍惜。他要与时间赛跑,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好的拓展有限时间里的无限空间。
是啊,不抓紧时间怎么行呢。
1980版的《上海滩》已经在大陆畅通无阻了,他因为复习功课,还没有来得及在电视上领略浪奔浪流中许文强与冯程程的绝世风采,1986年第一部《英雄本色》又迎着影视江湖的大风涌向内地,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他不抓紧时间,就会被落得更远。
世界之窗正在建设过程中,他通向世界之窗的人生之窗才刚刚打开,他需要比别人几倍的努力才能真正与想要的世界接轨,快速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回头看看,从接触风琴开始,闫成就一直走在学习音乐的路上,几乎从未停息。因此对于学习的状态与习惯,他是始终保持着的,从没有一点放松与放任。只是,认直盘点起来,在真正严肃的课堂里进行真正的文化学习,确实是太少了。小学就不说了,那样简单启蒙时期,学了什么,都不是很重要。最不该的是在重要的初中与高中阶段,竟然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宣传活动,背着二胡或者板胡,翻山越岭地去演出,鲜于琅琅读书声,这对于一个特别热爱学习的人来说,真是太不应该了。好在好事多磨,最终他竟然以干部身份回归课堂,人生际遇果然是神仙也难预料。
现在用踌躇满志来形容闫成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窗外的阳光从未有过的明媚,粉笔落在黑板上的声音是那么动听,就连18个人一间的大宿舍,也显得那么温馨。闫成对这里的一切都是满意的,他有使不完的劲也有用不完的热情,不出几天,老师和同学们就喜欢上这个阳刚帅气仁厚多才的人。
闫成自然更喜欢大家,现在他们全都处在一个新生事物频出的年代,大家共同感受着新时代的一切美好——众星合唱的《让世界充满爱》一遍又一遍增强着人们对新世界的信念感,邓丽君柔美温情的《我只在乎你》已经漂洋过海而来,委婉深情地飘进了内地的大街小巷。深圳正从一个鱼村向现代化都市急速转化,“南下”、“北漂”、“下海”正在成为无数有志青年无敌又孤勇的新生之旅。社会发展得太快了,行动跟不上思想,思想跟不上灵魂,时代大潮的风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漫卷着中华大地,再偏僻的地方也能听到那一阵高过一阵的洪亮的涛声。作为这个时代中的一员,年轻人没有一个不对未来抱有热切的憧憬与宏大的规划,即便他们还囿于方寸之地,但心思早已不知不觉变得宽阔起来了。
这是一种充满阳光的宽阔,也是一种充满未知的宽阔。一方面是处处有机会,日日有希望,一方面又是机会未必是希望中的那样,希望也未必都能带来最好的机会。但没有一棵树不相信自己不能长到参天的模样,也没有一朵花不认为自己能够更美更好的绽放。一切都有了欣欣向荣的底气,一切也都在簇拥着,澎湃着,所有人的生活节奏都快了起来。
节奏再快,学习上还是要循序渐进的。闫成与同学们都懂得这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要紧的是真正地学到知识。
在党校,闫成也开始对“知识”有了新的注解。知与识是可以分开来理解的,有知无识与有识无知是两个有极大区别的境界。知识学死了,就成了书呆子,就成了有知无识。知识学活了,能够灵活掌握与运用了,就算学到的东西不多,长的本事也不会太小,这就是无知有识。
唯有有知且有识,才是完美的。
这个醒悟来自于他对党校学习的重新认识。
党校学习与大学学习完全不一样,大学生的前身起码都是未出校门的中学生,激情有余,见识有限。到了新的环境,好奇之心炽胜,眼光里清纯的成分远多于世故的成分,大家相处起来,因涉世未深,所以还保有着鲜明的个性,关系好坏都很直接,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更自我一些,更觉得“自我”重要一些。但坐在党校教室里的全部是从各个农牧团场、工矿企业基层的领导干部岗位上走来的,在本单位早就是精英级别的人物,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主要领导的候选者。在工作经验上、待人处事的态度上,尤其是个人素质上一个比一个优秀,一个比一个出色。
观察了几天,闫成在心里便有了压力。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一路走来很不错了,每个阶段的进步都是能拿得上台面的,起码身边人没有一个不对他啧啧称赞,他自己一度也觉得自己是值得那些称赞的,是一个佼佼者。来到党校一个月后,闫成才发现,他太高估自己了。
与身边人相比,差距是很明显的。党校同学中有很多人比他强多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方法,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度,都是他自愧不如的。闫成对自己的认可一时完全散掉了,信心也消失了大半。他明白这个症结在于自己刚当上学校的小领导,历练太少,过去他花费在文艺类活动上的精力太多,根本没有用心琢磨过人际关系。年少时候是可以不懂这些更不必追求这些的,但现在他已经被推上了从政的台阶,再沉湎于自弹自唱显然是不行的,他必须全部打开思想通道,吐故纳新,修正自己的不足,向优秀的同学们学习,弥补自己的欠缺,提高自己的素质及各方面能力,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地学到了知与识。
闫成不知道的是,在他下定决心提升自己,向优秀者学习的同时,他自己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同学们喜欢他的仁厚与谦卑,更喜欢他的才华与内涵。真正优秀的人总是愿意向更优秀的人看齐。本着这样的初衷与态度,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潜移默化之中,大家都有了新的长进。
党校学习课程很多,学习氛围很浓,但紧张的学习依旧不影响热热闹闹地开展着各种文艺、旅游甚至舞会等课外活动。尤其闫成他们这个班设在石河子兵团汽二团团部,承蒙汽二团的照顾和邀请,经常参加汽二团举办的文化活动。闫成会为大家表演才艺,唱歌与弹琴都不在话下,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赞扬与喜欢。这与当年在石场镇那种宣传队是不一样的,那时是只宣传只活动不上课不学习,现在是课上课下一起抓,实打实地做到了紧张活泼严肃认真,一时之间师生同学同乐的风气盛行起来,学校不再是枯燥之地。这个现象也在侧面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全民思想解放,共同走进了积极的乐观的阳光的改革开放时期。
这里要提一句:闫成学过朗诵,之前只在同学的婚礼上显露过主持的风采,正式朗诵方面的潜能还没有被业界认可,这个空缺在他读党校之前补上了——他参加了兵团汽二团工会和团委组织的演讲比赛,并荣获了第一名。
至此,在器乐演奏、演唱、作曲、写作、教书、做领导等方面,闫成几乎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尽情地展示,客观说,他真的已经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共青团干部了。
进入党校后,部分表现突出的同学在学习期间入了党,其中当然有闫成,他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闫成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这个政治身份带给自己的荣光与骄傲,那一刻的激动是以后再也没有过的。
所有人都相信,等他从党校毕业归来,便是他再跃龙门之时。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的一些器乐也纷纷问世,比如电子琴,就让闫成非常向往。那是多么神奇又稀奇的器乐啊,美观轻巧,音质清脃干净,手指轻轻一按,美妙的曲子就像长了一翅膀一样,曼妙地飞了出来。
他第一次见到电子琴,是在一次文艺演出中。演奏者叫陈陈卫国,曾经是在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高才生,从小就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弹钢琴、吹黑管,十分具有音乐天赋。本来前途大好,不可限量,谁知在严打期间他的女朋友把他告了,一下子栽倒在风口上,便被判刑发配到新疆。
陈卫国弹琴时非党陶醉,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服刑人员——艺术真是所有行业中最具有魅力的,之所以有“艺术殿堂”之说,正是因为它能够让人在心灵与精神与灵魂高级融合的状态之下,进入忘我的动情的另一个空间,在那里,艺术之花是炫目的、烂漫的、瑰丽的,你不必记得自己来自何处,更不必问自己要去向哪里,完全脱身了现实中的艰难与疾苦,所有的梦都可以迎风实现,那是空灵又斑斓的世界,是最治愈的世界。
闫成看着那个服刑的人挥洒自如的动作,不禁对电子琴动了心,他真的很想拥有一架那样的琴,让自己的曲子更优美更动听更悠扬。这种渴望就像当年对二胡的渴望一样,只是那时他有父母支持,现在自己已经参加工作了,不可能再伸手跟父母要钱了,现在自己工资并不高,用钱的地方又太多,一时不能下决心购买。但这个心愿确实在心里生了根,只等着合适的机会去实现。


闫成正面:新疆人。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进修于鲁迅文学院影视文学专业。曾为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
闫成侧面一个上小学时就学右派老师那样抽烟、有着40余年烟龄的老烟民;一个见到喜欢的书就立即买回家、读好书不要命的夜猫子;一个将自己的文字视为生命的普普通通的写作者;一个弹起键盘乐就忘记了时间的无名歌手;一个非常热爱文体活动又不喜欢热闹的孤独者;一个懒得上班不想挣钱却从不惧怕贫寒的穷酸男人 ;一个失去了心爱的女儿、经历过离婚伤痛、即使在泥泞中爬行也仍旧托举着一颗真诚的心的痴情者
闫成作品:
电视连续剧:《无法逃脱》、《幻想之旅》、《最近有点烦》、《沁源围困战》等。长篇小说:《苦日子》、《我是罪人》、《犯罪人》等。短篇小说集:《底层人》、《社会人》等。人物传记:《没有资本也能创业成功》、《倾斜的岁月》、《企业家风采》等多部。专题片:《大山里的工程》、《托起国策的辉煌》、《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巡礼》、《世纪之声》、《盛世家园》、《爱,在路上》等60余部;人物访谈、传记片50余部。


霜扣儿诗歌
原创诗歌,好书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