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牵引:绿洲之春•1
文摘
文化
2022-10-19 05:16
黑龙江
说“终于”是因为他已经26岁,同龄的朋友与同学早就迈进了围城,过起了甜蜜又琐碎的婚姻生活。闫成与赵清已经恋爱四年,这在当时并不多见。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待爱情是严肃认真的,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对方负责的态度,一直适应着、麿合着,甚至是考验着,直到真正认定了,满意了,才决定结束恋爱长跑,建立家庭。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上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以前人们结婚,不过是拿着村里乡里或单位的证明,带着自己的户口,去婚姻登记处办一下登记手续,拍一张二寸黑白照片,往又小又薄的本子上一贴,红章一盖,两个人的终身大事就算完成,过程简单,没有什么令人难忘的细节。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情况完全不同了,像模像样的照相馆已遍布各地,照片上的人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笑得呆板且十分不自然了。当时好一些的照相馆还没有婚纱,连那种做工不很精致,质地不很高档,款式也不很复杂的婚纱也没有。新娘拍照要穿大红色或枣红色的锻面上衣,那是中国婚礼的标配,永不过时。讲究的男生则要以西服相配——西服是与牛仔裤、喇叭裤、录相机、电子表等一起从南方舶来的新鲜物品之一,只要谁拥有这些东西中的任何一件,谁就是这条街让最时髦的人。闫成没有西服,这样的服饰对于他来说过于乍眼,他一时还不习惯太过正式的打扮。但结婚照没有西服就比较寒酸了,与当下潮流已经不符,他只好借了文工团韩晋大哥的西服,说好了拍完了就还,绝不会有脏污破损。好一些的照相馆已经改叫“影楼”了。这一改动,文化元素大大提高,同时内部装修也完全不同以往的简陋,有了各式各样的背景布。有的背景布上甚至还有山水与假楼梯,找好位置,摆好姿势,拍出来的照片就远离现实十万八千里了——有的拍摄特别成功的,一点也也看不出是假景,好像照片里的人真的去了某山某水处旅游。这些背景布的设置其实是整个激越时代透露出来的一种暗示——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老守田园,越来越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有了这种愿望的人,必定已经被“闯荡”二字撬动了源自于祖辈留在思想中的“安稳”,想要有一番新世界的人生经历。当然有些人只是想想,他们对故乡有太多割舍不下的东西,对异地他乡也有着不可言说的胆怯,最终成了无志者常立志的人。但有些人,就真的凭一腔热血或者说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动,背着简单的行囊去了远方,最终打下了江山,并衣锦还乡。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这段话是由影楼衍生的话是画外之音,我们现在要说的,仍然是影楼本身。在影楼里出入的人,仿佛突然就变成了特别讲究品位与格调的人,无形之中制造了一种很有约束力的氛围——没有人在这里高声讲话,更别说粗言俚语了,文明程度瞬间提高了。来拍照的人们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照相之前是要化妆的,当时的审美还没有完全脱离唇红齿白大眼睛的定义,因此妆容总是有些夸张,粉底过于浓厚,口红过于艳丽,拍出的照片却因为有些艳丽而显得更加喜庆。在拍婚纱照的那一天,男生全部是天下最帅的新郎,女生则全部倾国倾城,她们的美不在五官,而于眼里含情嘴角含笑的羞涩的幸福感。闫成的婚礼是相当隆重的,先后举办了两次。第一次婚礼正逢在党校上学期间,党校的同学自己动手,在学校院里操持了几大桌宴席,班里所有的同学欢聚一堂,一醉方休,以致第二天无法上课,造成这种停课后果,闫成至今都觉得过意不去。第二次是假期在家乡举办婚礼。相对于其他初中高中同学,闫成多了一拨党校同学,在同事朋友方面,他又多了连队的煤矿的及文艺界的。可以想见来为他祝贺的人,所代表的阶层多么完整。同时赵清作为鲜有的本科大学生,与女状元没有区别,这个女孩的聪慧与敬业早就被大家熟知,现在从“别人的女儿”变成 “别人的妻子“,并且不是一般的“别人”的妻子,两个人都很有名气,也都有体面的工作,这段姻缘得到了所有人真心的祝福及羡慕与尊重。这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他们的婚礼规模空前,盛况空前。那一天双方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面对这么优秀的儿女,他们实在是太欣慰了,虽然晚婚了一点令人有些着急,但确实是好饭不怕晚啊,这么完美的婚礼在紫泥泉红沟或者石场镇恐怕也只有他们的儿女能做到了。闫成从小抽烟,却不喝酒,否则那天他的同学与朋友们绝不会放过他,必会把他灌个大醉了。婚后的日子要多好有多好,为了使这个小家变得更好,赵清虽然在读书时是学霸,在单位里是被人极其看重的骨干,但在家里,她一点也不象在外面那么清高严肃,对闫成特别细心体贴,对公婆也特别孝顺,这让闫成很意外也很感动。之前他还有一些担心,怕赵清与父母或者与自己的妹妹相处不融洽,自己会在中间受夹板气,想不到妻子通情达理,不骄不娇,对老人恭敬有加,对两个小姑子也是如同亲生姐妹,闫成成了家,却并没有与父母疏远,远而更亲近了。这一点上,闫成是非常感谢赵清的,为此他自然也把赵清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把赵清的妹妹当自己的妹妹,两个家族走动频繁,越来越亲近。结婚以后,赵清更加努力认真地工作,闫成更加努力地学习,两个人既是夫妻更是挚友,彼此一边勉励着,一边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成为另一半的骄傲。有一个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的家庭在背后,外面的一切困难都无足轻重了。况且,外面是一天比一天温暖的春天,哪有什么困难呢。越开心,时光就过得越快,好像来党校是昨天的事,看一眼日历,却发现1987年已经来了。再有半年,闫成就要从党校毕业,夫妻两个也要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了。一切按部就班,一切都像春天的土地一样,忍不住也按不住泛涌着温热的气息,就要带着又一季崭新的葱茏绿色,将春意洒满人间。得意是必不可少的,此得意是春风得意,不是洋洋自得。草长莺飞,河水潺潺的6月,闫成实现了一个藏在心中很久的愿望——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子琴,型号是卡西欧310,也是当时最新的款式。搬回电子琴的那天,赵清比闫成还要高兴——哪个妻子不愿意看到丈夫手舞足蹈的,高兴得像一个孩子的样子呢。这台电子琴可是两个人出资共同购买的,这是婚后两个人合力为家庭做出的一个不小的贡献,让他们都有了很强烈的成就感。闫成当晚就为赵清弹奏了他拿手的一些曲目。赵清虽然不擅长乐律,但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她具有很强的辨听能力,她赞叹闫成弹的好,闫成就弹得更好,逞能似的弹个不停,直到赵清听累了他才肯罢休。电子琴功能强大,比风琴要好太了,有了电子琴后,闫成很快就能够熟练地演奏《青春舞曲》、《匈牙利舞曲第5号》、《啤酒桶波尔卡》等世界名曲了,之前用风琴怎么也演奏不好,直到这时,闫成才发自内心觉得这台电子琴买得太值了。7月,沙枣树结出小小果实的时候,闫成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党校学习,拿着沉甸甸的毕业证走出了校门,伴着习习暖风,回到了南山水泥厂中学,继续担任性政教处副主任、学校团委书记。闫成正面:新疆人。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进修于鲁迅文学院影视文学专业。曾为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闫成侧面:一个上小学时就学右派老师那样抽烟、有着40余年烟龄的老烟民;一个见到喜欢的书就立即买回家、读好书不要命的夜猫子;一个将自己的文字视为生命的普普通通的写作者;一个弹起键盘乐就忘记了时间的无名歌手;一个非常热爱文体活动又不喜欢热闹的孤独者;一个懒得上班不想挣钱却从不惧怕贫寒的穷酸男人 ;一个失去了心爱的女儿、经历过离婚伤痛、即使在泥泞中爬行也仍旧托举着一颗真诚的心的痴情者。电视连续剧:《无法逃脱》、《幻想之旅》、《最近有点烦》、《沁源围困战》等。长篇小说:《苦日子》、《我是罪人》、《犯罪人》等。短篇小说集:《底层人》、《社会人》等。人物传记:《没有资本也能创业成功》、《倾斜的岁月》、《企业家风采》等多部。专题片:《大山里的工程》、《托起国策的辉煌》、《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巡礼》、《世纪之声》、《盛世家园》、《爱,在路上》等60余部;人物访谈、传记片5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