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一扇“窗”,架起更多“桥”:百名日本大学生看中国·上海站完美收官

时事   2024-09-06 16:53   日本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们


(新民晚报记者吴宇桢)带着关于上海的特别回忆,参加“百名日本大学生看中国·上海站”活动的日本大学生今天将结束旅程、返回日本。
这几天,这些年轻的脸庞上涌动着交流带来的快乐,他们也在探访这座城市的过程中留下了精彩故事。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带着好奇而来,相信更多人则收获了“第一人视角”带来的真切体验。

日本大学生对无人驾驶汽车充满好奇 新民晚报记者 张剑 摄

六天时间虽然短暂,但透过上海“这扇窗”,这些年轻人与当代中国的距离已经悄然走近。当他们回到日本,带着对中国的真实感知,中日之间将有望搭起更多交流之桥。

透过上海感知中国

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主办,新民晚报社与日本东方新报共同承办的“百名日本大学生看中国·上海站”活动9月1日启幕。
抵沪第一天,日本大学生们就与上海迷人的夜景不期而遇。透过一扇窗可以看到外滩的风景。华灯初上之时,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希望留下这份美丽。
而这座城市的美藏在更多细节里。登上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眺望迷人的城市天际线,打卡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感受慢生活,走进上海越剧院体验非遗文化,去松江广富林了解上海的历史发展……这几天,通过精心设计的路线,来自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和中央大学等多所日本知名大学的学生从多方面近距离感受了上海的魅力。

参观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新民晚报记者 向袁媛 摄
当看到“拿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畅游上海”的时候,当漫步在鲁迅小道邂逅历史的时候,当收到无人机派送奶茶的时候,当看到松江大学城蓝天白云的时候......不管他们感受如何,这一切都体现了交流本身的魅力。

通过自己的脚步,去感知一个更为全面、真实和立体的中国。喜欢中国文化的吉田彩乃穿上了祖母珍藏的红色旗袍走进上海;对来自中央大学的加藤美优来说,在上海越剧院扮演林妹妹的体验成为一份难忘回忆;第四次到访中国的青山侑树则感慨于“每次来中国都有新发现”的惊喜。

搭建更多交流之桥

在上海的这段旅程里,“交流”成为中日年轻人对话之间的高频词。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友好的根基在民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两国青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是如此重要,中日大学生们也在思考:每个人可以为中日友好交流,做些什么?
在一些同学看来,重要的是愿意放下陈旧的刻板印象、勇于打破偏见,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某种意义上,在想要了解对方的时刻,这样的交流甚至不一定需要通过语言。就像,一杯奶茶可以打开一个关于中日美食文化交流的话题,一首翻唱的流行歌曲可以串起两国年轻人共同的回忆。
“日中两国的年轻人,互相握手吧!”2015年的夏天,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专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他对新民晚报表示,希望能够建立两国年轻人之间“有来有往”的友好关系。通过民间交流,深化对彼此的理解。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大合照 新民晚报记者 向袁媛 摄
而交流,也需要桥梁。
新民晚报一直致力于搭建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为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流而贡献力量。1988年6月,新民晚报倡议发起的第一届中日天元赛在日本东京举行,用棋圣聂卫平的话来说,这是中日围棋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在本次活动中,参加“百名日本大学生看中国·上海站”活动的日本大学生也首次到访新民晚报社,见证了即将迎来95岁生日的新民晚报推动中外民间交流的努力。
推开一扇“窗”,架起更多“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推进中外民间交流的桥梁。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多坚实的桥梁。
-完-

热点回顾

▶︎日本何至于买不到一袋米 | 新报观察
▶︎一首校歌揭开日本伤疤
▶︎颜值高,背景强,小泉进次郎能成下任日本首相吗?
▶︎三个月两次,靖国神社为何又被涂鸦
▶︎79年后,日本应该如何纪念战争
▶︎张本智和为什么输
▶︎日本股票,走在地狱和天堂之间
▶︎日本烟花大会停摆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2024年了,日本还有店不让中国人进?
▶︎胡友平女士在日本引发的三波舆情
▶︎小池百合子为何赢下东京知事选举
▶︎今后的日本,顾客不再是上帝?
▶︎中国游客买爆日本,是真的吗?| 新报观察

阅读更多内容长按二维码识别

东方新报视频号

东方新报网站

《东方新报》创刊于1995年,中日双语 

“点赞”“在看”是对我们最大鼓励

东方新话
《东方新报》创刊于1995年,中日双语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