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引用2024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日本代表发言中的即兴内容。图自X@cobta当地时间12月10日,日本原子弹和氢弹受难者组织联合会(下称被团协)在挪威奥斯陆市政厅出席了202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仪式。仪式上,被团协代表田中熙巳的“问题获奖感言”在日本引发轰动。据报导,被团协的发言中出现了一些“发言稿以外”的即兴内容,其中涉及对日本政府的指控。有声音指责被团协让日本“丢脸”。另一方面,这份获奖感言也意外揭示出许多原本不属于诺贝尔和平奖舞台的复杂性。被团协在和平奖仪式上说了什么
在这份近5000字的获奖感言中,田中熙巳介绍了自己经历原子弹轰炸的情况,日本被团协成立的始末和诉求,其中有不少日本年轻人也不知道的内容。田中熙巳今年92岁。他说,1945年8月9日长崎原子弹投下当天,13岁的他正在距离爆心3公里的家中,突然一阵白光,他立即被冲击波掀翻。3天后,他与母亲一同去寻找家在爆心附近的伯母一家,穿过一段焦黑的废墟后,找到了他们的尸体。截至1945年年底,广岛和长崎两地共有约21万市民因两颗原子弹丧生。然而,根据田中的说法,日本政府为了不破坏与美国占领军之间的关系,让原子弹受害者家属保持沉默长达7年。▮2024诺贝尔和平奖概念图。nobelprize.org
1956年,田中与其他有志者决定“自救”,共同成立了被团协。他们的诉求有两点,一是向日本政府要求赔偿,二是向国际呼吁废除核武器。演讲中,田中花了不小的篇幅论述日本政府对原子弹受害者的忽视,论述政府如何力图将国家层面的赔偿和救助压缩在最小范围内,让这些人长期生活在病痛和偏见之中。讲到此处,田中的目光离开了稿件,直视着台下听众强调:“再重复一次,我希望各位知道:对因原子弹去世的人,日本政府至今没有任何赔偿。”▮被团协代表田中熙巳在2024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上即兴发言的场面。截图自nobelprize.org
这句补充是田中的即兴发挥,没有出现在被团协此前发给媒体或主办方的通稿中。尽管田中的讲稿原本就包含了对日本政府的批评,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难免让相关方面感到措手不及。10月11日,诺贝尔委员会首次对外宣布将2024年的和平奖授予日本被团协,当时日本的舆论是正向的。无论如何,这是日本人再次出现在国际大奖中,部分保守的日本市民甚至乐意见到自身“二战受害者”的身份再次得到西方阵营的肯定。然而,本次获奖的被团协似乎不想代表日本政府和保守势力玩这个游戏。很容易发现,田中的发言不仅针对日本政府,也揭开了战后至今日美关系的复杂伤痕。“被嫌弃”的原子弹受害者
被团协的获奖感言在日本传开后,原本其乐融融的气氛突然变得尴尬。11日一早,日本的新闻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留言,怒斥田中熙巳“装”,向“反日”势力递刀,在国际舞台上抹黑日本。有人讽刺问“原子弹死难者难道比其他死者高贵吗”;也有人质疑被团协对日本政府不履行赔偿责任的批评,认为“这种事要负责也该是美国政府负责”。这些日本网友平时绝口不提的“道理”,这次都说了。▮被团协代表田中熙巳在挪威奥斯陆。nobelprize.org
消息也很快传到日本政府那里。在今天上午的官房长官例行记者会中,《每日新闻》和《中国新闻》(广岛)的两名记者就被团协获奖感言向林芳正提了两个尖锐的问题——被团协称日本没有对原子弹受害者进行国家层面的赔偿,这是否属实?被团协追求无核世界,主张废除核武器,日本政府如何看待美国“核伞”问题?对此,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日本政府的确没有赔偿原子弹受害者,但设立了一些特殊的支援政策。针对第二个问题,林芳正认为,日本在战后坚持和平主义道路,是反对核武器的主要国家之一;但如今的国际局势非常复杂,美国的“核伞”对日本的安保和民生至关重要。日方认为,保持与美国之间的安保合作,与逐渐迈向没有核武器的世界,这两者并不矛盾。▮12月11日,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中回答问题。截图自日本首相官邸
外界或许难以理解这两者为何是不矛盾的。不过,这几个问题触及了日本战后历史最关键的核心,无法在这类公开场合用三言两语说清。“核伞”问题也涉及日本在如今国际格局中的选择:是继续冲在“冷战”东亚战场的第一线,还是积极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多边主义?——在这个意义上,原子弹受害者可能是日本政府最不想面对的人群之一。事实上,诺贝尔委员会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在对被团协的颁奖词中,委员会使用了较为中性的描述,表彰其为“不再使用核武器”作出的努力,而避开了普遍存在的拥核与核威慑问题。委员会也并不掩饰这个奖项的政治诉求。本次被团协获奖的最大推手、委员会中最年轻的成员弗里德奈斯向《读卖新闻》等多家日本媒体坦言:颁奖给这个日本市民组织是出于一种“现实的考量”,因为当今世界两大片区在进行大规模战争,4000枚核弹头一触即发,和平奖需要被团协这样的组织来作出表率,向世界发出警醒。▮被团协代表田中熙巳在挪威奥斯陆。nobelprize.org日本主流媒体大多忠实地报道了被团协的“问题发言”,但倾向于用其他消息来淡化这一矛盾。打开日本的报纸,上面大多是被团协的发言如何大获成功,欧美国家听众如何感动,现场如何挂满了千纸鹤。如果本次被团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能让世界多一些对核武器的重视,那么它或许是成功的。然而,在这些“太平”之后,还有更多的历史、更多的问题需要日本和全球社会去学习和思考。东方新报视频号 | |
| |
▼欢迎“点赞”“转发” 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