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再说批孔不是灭儒,优秀的传统文化丢不得

民生   2024-10-06 07:59   河北  
编者按:此文主要讲讲儒家的积极精神及否定他的后果。当我们不断否定自己传统文化,并转身去学西方文化时,西方的东西没学来,而我们自己的道德水准却不断下降,社会风气日益败坏。究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还是我们该反思反传统文化的行为呢?
很多左派不明白若走资,必灭儒。如东晋南朝,那时的儒家还有啥?在江南的南朝成功建立了农奴制,然后就坐等侯景举刀,将江南屠空,真是得佛成佛,大化为空了。只有唯物辩证法,如一分二的批判方法才能对付他们。以下是正文:
我们知道孔子开办私学,倡导有类无教,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又整理了《尚书》《易经》《仪礼》《诗经》《乐经》,编写了《春秋》,将这些知识教给了弟子,这也是将上古以来中国最优秀的人文精神传承了下来,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是为教员所称赞的。如周文王的老师鬻子说: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周人的政道精神也蕴含于六经之中。

其次,通过六经,我们还可知这个学派文献主要有道德文章、典章制度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三大部分,至今仍然是极有价值的。因此也很容易理解儒家是以秩序为目的的学问,是提倡仁义、礼制、革命、责任与心性的学说,这贯穿其中的积极精神可一眼洞穿,不能全当作糟粕抛弃之。并且自西汉尊儒后,诸家几乎皆入了儒家,此后儒家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一大部分,把他全否了,中华文化还剩多少?

具体的来说:

第一,我们知道人的社会性常常表现为争优行为,也因此我们的社会秩序是形而上的,即掌握公权的政府是要定于一的。

因此我们以古观古,则知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是古人对当时形而上的社会秩序的表述。夫妻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父子是传承关系,皇帝则是那个时代社会形而上秩序的最高点,他举家入局,维持社会秩序,因此皇帝占据着这个全社会的最高的存续优势地位,也是风险最高的。在当时的秩序体系下,皇家的风险也意味着社会动荡的风险。

观史我们可知农业社会造反成本要低些,人们只要拿起大刀农具就能造反。如王朝末期社会失序,天下大乱时,皇家与平民同样危险的,皇家也是动耽被灭族的。

历代王朝末期,社会失序时,也没人理这套秩序观,百姓也是最惨的。所以,那些个时代,君臣、父子、夫妻这种社秩序观念也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不能说他对维持社会几百年的稳定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吧?

以今观古、以今观今,我们也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需要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观念。

如中美俄英法印等国的最高首领只有一个。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将军队、财政与人事大权同时赋于某个地方政府。也没有任何国家会鼓励人们以非常手段解决纷争。即使十年九换相的日本也没这么干。为什么?

因为权出多头必相争。当地方政府同时拥有军队、财政与人事大权时,它即是事实上的独立的政治实体,该国必会因此陷入内战,如汉代的七国之乱,唐代的安䘵山叛乱,这给了人们血淋的教训。

人是有灵性的生物秩序体,追求秩序也是我们的天性。因此天下大乱后,竞进秩序还会恢复。这是因为人们要求提高存续状态,争优与序性的辨证统一,制造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竞进秩序。

当代任何国家,不论首领之名是主席、总统还是总理,只能有一个。部长、副部长、局司处长一大堆,这些人辅助国家领导人处理国家事物。之所以没有乱,也主要是人们形而上社会秩序观念,主辅秩序观念维持着竞进秩序,从而维着社会有序运行。如果没有这种主辅观念,人与人之间,肆意相争,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秩序。

因此古代的君臣观念在原理上也是今天的这种主辅观,无此必乱。未来我们这种主辅观会不会也被后人批判呢?不好说。

因此现在我们批判过去的君臣观,是因为我们要从那种秩序中解放出来,建立适合人们有序争优的新社会秩序。

从唯物主义角度,每个时代的局限性与进步性是同时存在的,因此批判并不是要毁灭之。这后者的极端行为是妥妥的唯心主义行为。

第二,因为传统道德中的最积极部分,仍是人类通用的。

如《管子》中的名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最优秀、最基本、最核心又最传统的道德观念,过时了吗?

当然有人会提到礼制,虽然过去它有维护封建皇权等级秩序的功能,但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形而上的社会秩序。难道他全无用了吗?

另外,礼还有个人的自律,及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相互尊重的礼仪,这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能不要吗?

义廉耻更不用讲了,如果这都不要了,人还能是人吗?今天的这个社会给了我们太多教训了。再如孟子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虽然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但人不是兽,四心仍在人们的心中。

因此我们传统道德中关于人何以为人,关于人如何自律,如何相处,如何相互约束的规则,是我们长期演出来的争优与序性辨证统一的规则,这对提高人的存续状态,降低社会生活生产成本有积极意义。

虽然西方国家建立议会斗争,也确实为人们提供了和平争优的平台。但这看似是通过每个人的选票解决内部纷争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阶级固化问题,反而两次演化出世界大战。

因为他们社会的生产资料被资本家们控制,这些人为维持他们的存续优势,多次对他们的人民采取暴力行动,如当今美国有特朗普现象,欧洲有种族之乱。因此我们不能因他们看似民主,就否定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还要看到欧洲人是从分封的农奴社会一步跨入资本主义社会的。

因此我们从帝制社会跨入新秩序,也不过是临门一脚的事,教员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

第三,我们认为儒家提倡仁义、礼制、革命、责任与心性,因此儒家基于社会责任感的积极性是值得肯定的。

《论语》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因此孔子、孟子曾到各国游说,是为了功名,也是为了布道,你可以不承认,可以嘲讽,但他这种行为对社会及后人起到了积极地示范作用。

基辛格对此看得清楚,他认为中国每逢天下大乱时,总有仁志士挺身而出,重建社会秩序。这与提倡的仁义、礼制、革命、责任与心性思想儒家对国人的熏陶是有关和,这也是中国能够存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毛主席讲:“‘仁’这个东西在孔子以后几千年来,为观念论的昏乱思想家所利用,闹得一塌糊涂,真是害人不浅。我觉孔子的这类道德范畴,应给以历史的唯物论的批判,将其放在恰当的位置。”

仁是孔子积极布道,积极争优的产物,这当然也是社会优秀人士的应有担当。

第一,什么是仁?

首先,民胞物与的精神。

宋代大儒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民胞物欲的理念是以平视的视角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及对万物爱护和尊重。张载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的所生,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万物是人类的伙伴。

其次仁是“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如孔子强烈的批评乡愿,乡愿是指不肯得罪人的老好人,不做老好人的精神为孔儒门徒所继承。

我认为这是非常积极的处理社会关系的视角,人性之中即有序性,又要争优。没有了争优人类社会将会失去活力,为了争而争,人类社会又将失去秩序,因此以提高人的存续状态为目的,儒家以仁义、礼仪与责任要求人们主动积极约束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是值得的。今天社会的某些恶果,难道不是我们抛弃这个精神的后果吗?

再次,仁还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

这是一位受过传统私塾教育的儒生对仁的解释。他接受了人应该爱自己,爱家人,爱同胞的观点,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历史发展的长程中,人们将争优与序性这两种对立的天性统一于提高人的存续状态上,从而建立了竞进秩序。而孔子则将“对立的争优与序性统一到提高人的存续状态”的基础定义为仁,定义为人的情感,是非常高明的。虽然孔子明确指出人的这两种天性。孟子在序性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善,荀子看到了人因争而产生的恶,两者是殊途同归。

第二、为了约束人与人之间的争优行为,礼仪怎能少?革命的精神更不能丢。

《尚书》《易经》《孔子家语》《孟子》《荀子》中有关汤武革命的论述为农民起义推翻前朝暴政提供了合法性,这也是中国从来没有建立起欧洲式农奴社会,西藏式奴隶社会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历史周期律正义性所在。如果我们把儒家积极精神全否了,它们可能真会来。莫要因为欧洲在物质上领先了几年,就看贬了自己。

在儒家看来,任何统治集团若不行仁道,是可以被推翻的。因此桀纣当然是要被批判的,因为桀纣等他们的统治集团因捍卫自己的存续优势,企图或者已阻止了社会有序争优的竞进秩序时,他们失去了人心,虽然他们个人未必有多坏,但作为秩序体系的最高决策者,当他们的秩序体被推翻时,他们也因这个位置而被批判。

因此为了行仁道,尚贤也是不能少的。当然除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典籍中尚贤的思想也同样存在。

中国传统政道思想是有序争优的,是以功德定社会次的序竞进之道,这与现代以“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为基础竞进秩序一脉相承。源头在《鬻子》那里。

第三,人不能凭本性生活,否则社会必失序。

看看今天的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们批判儒家的同时,人们却又遵循了儒家道德观。这种思想的分离,也是当代人迷茫的原因之一。

多数人因为这种争优的行为,常常对别人行使一种不认可权,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争优,一则人们常常会认为我为什么要认可你?我凭什么要认可你?这种嫉妨之心是常有的。

其次,则是别人也并不了解你对社会做的贡献是否如你所要求的那种价值,无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给予应有的价值认可。

我们这个社会在历史发展的长程中,将争优与序性这两种对立的天性统一于提高人的存续状态上,因之建立了竞进秩序。与之相应的则是社会竞进秩序规则,这些规则与要求是我们这个社会能够发展的基础。如“己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格言。

因此儒家要求人们积极的去面对人类的社会关系,如果这个人确实对社会,对大家做了有益的贡献,人们要认可他。要克服人因争优而产生的嫉妨之情,或面对做出贡献的人,却不被认可,甚至被陷害时,不能充当老好人。

因为如果人们凭着自己的这种争优之性去发泄自己,人们只为了自己生活的序性,而对社会不管不顾,那么谁还愿意为这个社会去做贡献呢?社会合作关系的集体,如此它怎么可长久的持续下去?

所以,正常的社会关系一定是人们积极的思想相互制约的,这种制约关系前提用教员的话说是“为人民服务”,这是约束人们要为社会做有益贡献,而不是反过来。

所以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非常适合竞进社会关系。

因此教员一分为二的批判观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最好的方法论。

人文智库renwenzhiku
人文智库平台旨在关注人文精品文化,健康高雅,丰富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