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人体易受寒邪侵袭。《黄帝内经》云:“寒则伤阳”,致气血凝滞,百病丛生。此时要注意腹部、脚踝、脖颈、腿部的保暖,避免寒气侵体,以保持身体的阳气。外出时要穿戴帽子、围巾、手套、保暖衣物等,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
冬至时节可常晒背以养阳。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
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冬至后,可以适当进食补益类食物,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了来年春天就不容易得病。
中医饮食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食物选择上应遵从御寒保暖、防燥滋润的原则,多食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多、纤维素多、糖类少、脂肪少、盐少的食物。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都是冬至进补的佳品,同时,莲子、芡实、薏米、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等平性食物也应多吃。
冬季重在养肾,肾脏功能随年龄增长出现衰老、肾气亏虚。寒冷冬季更应着重补肾,维护肾气。按摩太溪、涌泉、关元三大穴位可补益肾气,固精护肾。
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指腹先顺时针按揉太溪穴20次,再逆时针按揉2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涌泉穴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位于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可见一凹陷,即为本穴。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用手指点按涌泉穴,或者用手掌从足跟向足尖方向进行按揉,以局部发热为度。
关元穴
关元穴,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的作用。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约四指宽的距离。按摩时,用掌根对关元穴进行环状地按揉,每次2-3分钟,坚持长期按摩关元穴,有助于补益气血。
冬至时节,品一杯养生茶,不仅暖身,还能温补驱寒。以下推荐几款冬至养生茶。
生姜和红枣一起煮茶,有助于温补脾胃,驱散体内寒气。生姜性热,味辛,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枸杞和红枣搭配,既能滋阴又能温阳,适合冬至时节阴阳转换之际饮用。枸杞能滋补肝肾、明目养血;红枣则能健脾益胃、养血安神。
肉桂和桂枝都是温阳散寒的良药,搭配在一起煮茶,有助于温补心阳,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肉桂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桂枝则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冬至时节,人体阴气盛极并逐渐减退,阳气始生并逐渐成长。情绪调节也应顺应这一变化,精神内守,固本培元,助阳成长。可以通过静坐、冥想、书画等方式怡情养性,修养身心,特别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激动而诱发疾病发作。冬至,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养生契机。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让我们从饮食、养生、运动情志以及穴位按摩等方面入手,精心呵护自己的身体与心灵,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启健康、活力、幸福的冬日养生之旅,为新的一年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供稿:王旭
审核:江欣、童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