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没洗手、书页有折角
图片凑不满九宫格、鞋子没摆放整齐…
想到这些场景
“强迫症”患者表示接受不能!
但日常生活中人们说的“强迫症”
大多属于强迫现象
并不等于精神疾病领域中的强迫症
那么真正的强迫症是什么意思呢?
这篇文章就带你深入了解一下
“难以控制”的强迫症
强迫症(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困扰。
一
强迫症的症状
反复出现在脑海里的某些不需要的或闯入性的想法、怀疑或冲动等,如强迫性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和强迫性回忆等。患者明知这些想法是无意义的,但无法摆脱,因而感到苦恼和焦虑。
为了缓解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而采取的行为,通常是无意义的、重复的,并且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常见的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和强迫询问等。
二
强迫症的病因
遗传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强迫症患者的一级家属中,强迫症的患病率平均为12%,除此之外,强迫症的发生也与个体在生长发育中的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三
强迫症的治疗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的首选治疗药物,如氟西汀、氟伏沙明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强迫思维和其他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认知行为治疗(CBT)是改善强迫症症状的有效方法。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减轻强迫症状。
(2)暴露与反应预防(ERP)是CBT的一种具体技术,通过让患者直接面对引发强迫症状的情境或物体,并阻止其进行强迫行为,从而帮助患者逐渐适应恐惧情境,减少焦虑。
对于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电抽搐治疗或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
四
强迫症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注意心理卫生,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避免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
学会顺其自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面对强迫思维,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尝试分散注意力,通过从事其他活动来减少对强迫症状的关注。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文:心身医学科 董梦莹
审核:护理部
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