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十条”通过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的精准性,另一方面促进农业保险的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社会各界对于农业保险高度关注,这主要因为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补贴,政策性较强,农业保险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政补贴资金的功能作用发挥。
『A智慧保』关注到,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农业保险的财政保障力度一直在加强。
财政部最早于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累计拨付的保费补贴资金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2%,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农业保险在为农户种粮保驾护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提升农业保险工作质效,更好发挥农业保险防灾减损和灾后风险补偿作用,2024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已经全部下达。
财政部11月22日发布的消息显示,结算2023年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477.6亿元,下达2024年第二笔保费补贴预算71.4亿元,加上此前已下达2024年保费补贴金额476.1亿元,核定2024年应承担保费补贴金额547.5亿元并全部下达。
与此同时,财政部表示,各省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方面,指导保险公司进一步提升承保、理赔等工作质效,依法合规展业,切实提升农户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承保环节,加强承保信息精准性管理,科学高效组织承保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保险数据与涉农基础数据相互核验比对。
在理赔环节,督促保险公司切实提高理赔效率,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
在补贴审核环节,在承保数据与涉农基础数据核验比对的基础上,注重历史承保数据、农业生产数据的收集统计和比对分析,加强基础数据留痕管理,相关保单级数据至少保存10年,做到可核验、可追溯、可追责,提高保费补贴审核有效性和精准度。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体量大,增速快,服务农户众多,我国农业保险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在实践中,与“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承保理赔不精准的问题影响了投保农户获得感和农业保险功能作用发挥。
为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监管制度体系,2022年,原银保监会出台《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分为7章58条,包括总则、承保管理、理赔管理、协办管理、内控管理、监督管理和附则,对承保、理赔、协办、内控等关键环节行为进行规范。
上述《办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更加突出以服务“三农”为中心。如,增加“应当尊重农业生产规律”的表述,进一步缩短定损时限、细化查验影像要求等,切实保障投保农户权益。二是新增森林保险作为调整对象。三是强化或细化了有关规定。如,进一步明确投保信息内容和要求、将承保标的查验内容区分不同险类予以规定、统一定损时限规定、强调不得套取保费补贴等。四是突出保险科技等相关内容。
2022年底,保险业协会还发布了种植业、养殖业、森林保险承保理赔服务规范,分险种明确服务标准。
但事实上,无论是《办法》还是规范,关于投保理赔精准性的规定尚不够完善,一些规定还较为原则。
因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通知》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通知》从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应收保费管理、数据共享等十个方面提出明确工作要求,细化监管规定,更好保障农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