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我校承办了大连市高二年级生物学学科教研活动——基于问题解决的《生物与环境》的教学研讨,全市生物学高二教师和骨干教师一百余人在线上线下同步参加了本次活动。
大家首先观摩了精彩的展示课《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课程伊始,王滨老师以种群研究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群落概念。随后,通过大连本地大黑山的杜鹃花海和福建武夷山的茶园两个生动的案例,引出了群落的丰富度、优势种等核心概念。通过对比分析这两个群落,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王滨老师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热带雨林,详细讲解了鳄鱼、牙签鸟、轻木、凯氏大王花、藤蔓、切叶蚁等生物间的种间关系。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整合信息,从而得出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其对群落的影响。课堂小结中,老师仍以材料情境为主题,回扣群落概念,强调了种群间的相互联系和群落的整体性,促进了学生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活动的第二部分题为《群落的结构》的教学点评,李子一老师结合本校“少而精、启发式、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十四字教学方针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角度对本节课的教学亮点进行分析,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启发。
活动第三部分是题为《基于问题解决的作业设计》的讲座。王晗老师以《生物与环境》的内容为范例,详细介绍了以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路径出发进行作业设计。讲座强调了问题解决的作业设计要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加强真实情境下的实践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讲座提出教师在作业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全方位的统筹把控,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案。
最后,高中生物学教研员刘香梅老师详细解读2024年高考生物学生态学的试题,从命题特点入手,强调了《生物与环境》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研员提出生态学相关内容的教学过长需要带领学生们梳理概念,辨析方法和构建模型,作业设计环节要注重思维的培养和考察,落实学生生命观念的塑造、认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提纲挈领的指导和有效的教学启发。
供稿|生物教研组
图片|生物教研组
编辑|成娟
责任编辑|何春艳
审核|李宁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