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帅帅中医基础理论-心-心其华在面

文摘   2025-01-05 07:01   安徽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甚有文过饰非,欺人欺天,甘与下鬼同趣者,此宵人之尤,不足罪也。”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吴谦《医宗金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


清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明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


清·郑钦安《医法圆通》:“其在不识者,徒记几个汤头,几味药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奥,自谓知医。一遇危症,大海茫茫,阴阳莫晓,虚实莫辩,吉凶莫分。一味见头治头,见脚治脚。幸而获效,自夸高手。若不获效,延绵岁月。平日见识用尽,方法使完,则又藉口曰:病入膏肓,药所难疗。殊不知其艺之有未精也。更有一等病家,略看过几本医书,记得几个汤歌药性,家人稍有疾病,又不敢自己主张,请医入门开方去后,又或自逞才能,谓某味不宜,某味太散,某味太凉,某味太热,某味或不知性,忙将《本草备要》翻阅,看此药能治此病否。如治与病合则不言,不与病合则极言不是,从中添减分两,偶然获效,自矜其功,设或增病,咎归医士。此等不求至理,自作聪明,每每酿成脱绝危候。虽卢缓当前,亦莫能治,良可悲也。”


清·郑钦安《医理真传》:“世之业斯道者,书要多读,理要细玩,人命生死,在于反掌之间,此理不明,切切不可妄主方药,糊口事小,获罪事大。苟能细心研究,自问无愧,方可言医。”



我们来看一下心其华在面。


先看面色,面色红润的,说明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色㿠白的,说明心气不足;面色无华的,说明心血亏虚;面色晦暗的,说明心脉痹阻;面色红赤的,说明心火亢盛。

 

再看面肿,睑面先肿,发肿迅速的为阳水,多由外感风邪,肺失宣肃所致;面肿㿠白,下肢先肿,后及全身,发肿缓慢的为阴水,多由脾肾阳衰,水湿泛溢所致;面肿唇青,心悸气促,不能平卧的,多由心肾阳衰,血行瘀阻,水气凌心所致;面红肿甚,灼热疼痛,压之褪色,目不能睁的为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多由热毒内结,血热壅盛,或感染时疫,火毒上攻,毒邪内陷所致。

 

再看腮肿,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或压痛的为痄腮,多由外感温毒之邪所致;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的为发颐,多由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再看面削颧耸,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面颊凹陷的为面脱,多由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所致,多见于慢性病的危重阶段。

 

再看口眼㖞斜,单见一侧口眼㖞斜而没有半身瘫痪,患侧面部肌肉迟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的为面瘫,多由风邪中络所致;口角歪斜兼有半身不遂的为中风病,多由肝阳上亢,风痰阻闭经络所致。















再看特殊面容,惊恐貌,病人面部表情惊恐的,多为小儿惊风、狂犬病、瘿瘤等;苦笑貌,由面肌痉挛所呈现的痉笑面容,多为新生儿脐风、破伤风等;狮面,面部出现凸凹不平的结节,多为麻风病人。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家庭保健,自主养生

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上可疗君亲之疾

下可救贫贱之厄

中可以保身长全

进能爱人知人,退可爱身知己

求医不如求己,求医不如学医


重正堂
发重重无尽慈悲济世之愿,行正心修身治病救人之事,走自立自主公益弘医之路——韩帅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