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帅帅中医基础理论-心-概述

文摘   2024-11-05 07:01   安徽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甚有文过饰非,欺人欺天,甘与下鬼同趣者,此宵人之尤,不足罪也。 ”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吴谦《医宗金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


清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明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


清·郑钦安《医法圆通》:“其在不识者,徒记几个汤头,几味药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奥,自谓知医。一遇危症,大海茫茫,阴阳莫晓,虚实莫辩,吉凶莫分。一味见头治头,见脚治脚。幸而获效,自夸高手。若不获效,延绵岁月。平日见识用尽,方法使完,则又藉口曰:病入膏肓,药所难疗。殊不知其艺之有未精也。更有一等病家,略看过几本医书,记得几个汤歌药性,家人稍有疾病,又不敢自己主张,请医入门开方去后,又或自逞才能,谓某味不宜,某味太散,某味太凉,某味太热,某味或不知性,忙将《本草备要》翻阅,看此药能治此病否。如治与病合则不言,不与病合则极言不是,从中添减分两,偶然获效,自矜其功,设或增病,咎归医士。此等不求至理,自作聪明,每每酿成脱绝危候。虽卢缓当前,亦莫能治,良可悲也。”


清·郑钦安《医理真传》:“世之业斯道者,书要多读,理要细玩,人命生死,在于反掌之间,此理不明,切切不可妄主方药,糊口事小,获罪事大。苟能细心研究,自问无愧,方可言医。”



我们来概述一下和心相关的条目,其中重点的条目,我们后面再单独做论述。


心居胸中:心相关的疾病会伴随出现胸部的症状,比如胸闷、胸痛等。


心主通明:心在体合脉,脉要通;心藏神,神要明。


心火宜降:火曰炎上,火是向上的,要往下降,相对应的肾水宜升,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才能相交,水火才能既济。


心主血:血相关的病症和心有关,那么,就可以通过心来治疗和血相关的病症。


心为君主之官: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这段文献,说明心为君主之官的重要性。


心藏神:神志相关的病症和心有关,那么,就可以通过心来治疗和神志相关的病症。


脑为元神之府: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功能是脑来支配的;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也就是说心藏的神,是以脑为府,住在脑中的,所以,中医认为人体的功能是以心为主,以脑为辅,心脑共同作用,共同支配的。


心在志为喜: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惊恐。人逢喜事精神爽,但不能过,过则伤心,也不能不及,不及也伤心。


心在体合脉:脉相关的病症和心有关,那么,就可以通过心来治疗和脉相关的病症。


心其华在面:我们通过面可以诊察心的状态,那么,也可以通过心来治疗和面相关的病症。


心在窍为舌:我们通过舌可以诊察心的状态,那么,也可以通过心来治疗和舌相关的病症。


心开窍于耳: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记载:“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所以,耳相关的病症也和心有关,那么,就可以通过心来治疗和耳相关的病症。


心在液为汗:汗相关的病症和心有关,那么,就可以通过心来治疗和汗相关的病症。


心应夏:春夏秋冬,四季中,春天对应肝,夏天对应心,长夏对应脾,秋天对应肺,冬天对应肾。


心应午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中,子时对应肝,子时是夜里23点到凌晨1点;丑时对应胆,丑时是凌晨1点-3点;寅时对应肺,寅时是凌晨3点-5点;卯时对应大肠,卯时是早上5点-7点;辰时对应胃,辰时是上午7点-9点;巳时对应脾,巳时是上午9点-11点;午时对应心,午时是中午11点-13点;未时对应小肠,未时就是下午13点-15点;申时对应膀胱,申时是下午15点-17点;酉时对应肾,酉时是傍晚17点-19点;戌时对应心包,戌时是晚上19点-21点;亥时对应三焦,亥时是晚上21点-23点。这些属于子午流注的内容,在临床上验证,是有效果的。


心应南方: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东对应肝,南对应心,西对应肺,北对应肾,中对应脾。


心属火:木火土金水,五行中,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应肾。


心味苦:酸苦甘辛咸,五味中,酸对应肝,苦对应心,甘对应脾,辛对应肺,咸对应肾。吃点苦,有利于心,但太苦,也伤心。


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通过肘部可以调理肺、心相关的病症,比如,心脏病在急救的时候就可以拍打肘窝来施救,这是八虚的内容,通过八虚来候五脏,在《灵枢·邪客》中记载:“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八虚对应五脏,平时按摩疏通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有调理五脏、通利关节、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久视伤血劳于心:这是五劳所伤的内容,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我们结合脏腑理论,心主血,久视伤血劳于心;肺主气,久卧伤气劳于肺;脾主肌肉,久坐伤肉劳于脾;肾主骨,久立伤骨劳于肾;肝主筋,久行伤筋劳于肝。”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痛、痒、疮相关的病症和心有关,属于病机十九条的内容,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病机十九条,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实用的,发心学医的朋友,最好下功夫读一读,背一背。


治病不调心等于扔黄金:生理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生理,治病调心既要调有形之心脏,也要调无形之心神,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学习比较卷,很多人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生理状态,所以,在治疗中,生理心理,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要兼顾彼此,不可偏废。有心理问题的,该配合找心理医生就找心理医生,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不当一回事。生活中,我们也要尽量与人为善,对自己对他人,多理解、多包容。生活在一个干净卫生,公平正义,互帮互助,民富国强,社会和谐的环境中,令人身体健康,心旷神怡,能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上工治未病,大医医国。


心与小肠相表里:脏腑表里关系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


小肠主受盛化物:受盛,是接受、贮盛的意思;化物,是消化饮食物、化为精微的意思。小肠受盛化物,是指小肠具有接受、贮盛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消化,化生精微的作用。


小肠主泌别清浊:泌,分泌,使包含的液体滤出;别,分别,使不同的物质分出。清,是指水谷精微;浊,是指食物残渣。小肠主泌别清浊,是指经过化物之后的食物中,包含着精微、残渣和水液,由小肠使其分别出来。


小肠主液:小肠吸收水液,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在《灵枢·经脉篇》中记载:“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者。”那么,液相关的病症和小肠有关,我们就可以通过小肠来调理和液相关的病症。















心包代心受邪:在《灵枢·邪客》中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那么,心相关的病症,除了可以直接找心之外,还可以找心包来进行治疗,比如心脏病急救的时候,找心包经上面的内关穴、郄门穴、中冲穴等等,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在脏腑表里关系中,我们前面讲过,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


三焦主运行津液:三焦是人体水谷津液运行的道路,那么,水谷津液相关的病症和三焦有关,我们就可以通过三焦来调理和水谷津液相关的病症。


三焦主通行元气:三焦是人体元气上下运行的通路,那么,元气相关的病症和三焦有关,我们就可以通过三焦来调理和元气相关的病症。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家庭保健,自主养生

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上可疗君亲之疾

下可救贫贱之厄

中可以保身长全

进能爱人知人,退可爱身知己

求医不如求己,求医不如学医


重正堂
发重重无尽慈悲济世之愿,行正心修身治病救人之事,走自立自主公益弘医之路——韩帅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