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帅帅中医基础理论-心-心在体合脉

文摘   2024-12-28 08:34   安徽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甚有文过饰非,欺人欺天,甘与下鬼同趣者,此宵人之尤,不足罪也。”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吴谦《医宗金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


清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明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


清·郑钦安《医法圆通》:“其在不识者,徒记几个汤头,几味药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奥,自谓知医。一遇危症,大海茫茫,阴阳莫晓,虚实莫辩,吉凶莫分。一味见头治头,见脚治脚。幸而获效,自夸高手。若不获效,延绵岁月。平日见识用尽,方法使完,则又藉口曰:病入膏肓,药所难疗。殊不知其艺之有未精也。更有一等病家,略看过几本医书,记得几个汤歌药性,家人稍有疾病,又不敢自己主张,请医入门开方去后,又或自逞才能,谓某味不宜,某味太散,某味太凉,某味太热,某味或不知性,忙将《本草备要》翻阅,看此药能治此病否。如治与病合则不言,不与病合则极言不是,从中添减分两,偶然获效,自矜其功,设或增病,咎归医士。此等不求至理,自作聪明,每每酿成脱绝危候。虽卢缓当前,亦莫能治,良可悲也。”


清·郑钦安《医理真传》:“世之业斯道者,书要多读,理要细玩,人命生死,在于反掌之间,此理不明,切切不可妄主方药,糊口事小,获罪事大。苟能细心研究,自问无愧,方可言医。”



我们来看一下心在体合脉,一共有7个内容,文献记载、诊脉原理、诊脉部位、诊脉方法、脉象要素、正常脉象、病理脉象。

 

我们先看文献记载。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我们再看诊脉原理。


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或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气血的盈亏有关。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其他脏腑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参与了脉象的形成。


我们再看诊脉部位。


三部九候诊法,又称为遍诊法,就是普遍的诊,全身的脉都要诊。


三部,是指上部的头、中部的手、下部的足。


九候,就是每一部又分为天、地、人三候,天在上面、地在下面、人在中间。


上部的天,在足少阳经旁的太阳穴,可以候头角之气;上部的地,在足阳明经上的巨髎穴,可以候口齿之气;上部的人,在手少阳经上的耳门穴,可以候耳目之气。


中部的天,在手太阴经上的太渊穴、经渠穴,可以候肺;中部的地,在手阳明经上的合谷穴,可以候胸中之气;中部的人,在手少阴经上的神门穴,可以候心。


下部的天,在足厥阴经上的太冲穴或足五里穴,可以候肝;下部的地,在足少阴经上的太溪穴,可以候肾;下部的人,在足太阴经上的箕门穴或足阳明经上的冲阳穴,可以候脾胃。


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记载:“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人迎寸口诊法,是将人迎、寸口两个部位的脉动互相参照,用来诊察的方法。


人迎脉,反映体表的情况。寸口脉,反映内脏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两个部位的脉动差不多。疾病情况下,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说明是体表、躯体的问题;如果寸口脉大于人迎脉,说明是内脏的问题。


仲景三部诊法,诊寸口脉,可以候脏腑病变;诊趺阳脉,可以候胃气;诊太溪脉,可以候肾气。


寸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脉口,在腕后桡骨茎突内侧的桡动脉处,按桡动脉的跳动情况,来诊察疾病。


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桡骨茎突处就是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口三部,又各分为浮、中、沉三候,浮就是轻轻的按,中就是中等用力的按,沉就是重力的按,这样,就形成了寸口脉的三部九候。


寸口脉分候脏腑,左手的寸、关、尺,对应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对应肺、脾、肾或命门;两手的寸脉候上焦,两手的关脉候中焦,两手的尺脉候下焦。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脉会太渊,十二经脉之气汇聚于此,肺朝百脉,脏腑气血变化能通过肺经反映于寸口,而且寸口脉位置固定方便诊脉,所以,寸口诊法,目前应用最多,流传最广,有“诊脉独取寸口”之说。


这张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示意图,供大家参考。















我们接着看诊脉方法。


诊脉的时间,平旦,就是清晨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诊多长时间呢?五十动,就是脉动50次,大概一分钟左右。


诊脉的体位,正坐或仰卧,心脏与寸口在同一水平,直腕,仰掌。


诊脉的时候要平息,精神集中、呼吸调匀、专注指下。


诊脉的指法,先布指,医生的左手按病人的右手,医生的右手按病人的左手,交叉取脉,食指、中指、无名指,弓形平齐,以中指定关,食指在前定寸、无名指在后定尺,三指指目疏密适当的按在寸脉、关脉、尺脉上。


然后,再运指,通过指头的运动,指力的轻重,指头的位置来进行诊察。


举法,是浮取、轻取,以较轻的力按在皮肤上,大约3个黄豆的重量。


按法,是沉取、重取,以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大约9个黄豆的重量。


寻法,是中取,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大约6个黄豆的重量。


循法,指目沿着脉体轴向前后移动,来诊察脉体的长短,脉势的虚实。


推法,指目按脉道横径,左右内外微微推动,来诊察脉体的大小。


总按,三指同时用力,来诊察总体的脉象。


单诊,三指分开,以其中一指来重点诊察某一部的脉象。


我们再接着看脉象要素。


有按四要素分的,脉位,脉数、脉形、脉势。


脉位,脉搏跳动的位置,有浮脉,沉脉、长脉、短脉。


脉数,脉动的次数,有迟脉、数脉、促脉、结脉、代脉。


脉形,脉的形状,有洪脉、细脉、弦脉、濡(ru)脉、缓脉。


脉势,脉动的力量,有虚脉、实脉、滑脉、涩脉。


有按八要素分的,脉位、至数、脉力、脉长、脉宽、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


脉位,脉动显现部位的深浅,有浮脉、沉脉。


至数,脉搏的频率,有迟脉、数脉。


脉力,脉搏的强弱,脉搏应指的力量,有虚脉、实脉。


脉长,脉动应指轴向范围的长短,有长脉、短脉。


脉宽,脉动应指径向范围的大小、粗细,有洪脉、细脉。


流利度,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有滑脉,涩脉。


紧张度,脉管的紧急或迟缓程度,有弦脉、紧脉、缓脉。


均匀度,脉动的节律是否均匀,脉力是否均匀,有促脉、结脉、代脉。


我们接着看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的形态,三部有脉,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不绝,平脉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脉象不疾不徐,从容和缓,反映脾胃功能旺盛;有神,脉象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反映机体气血充盈、心神健旺;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反映肾气充足。


脉象和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但受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精神情志的影响,而且随着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自身调节,还会出现各种生理变异。


比如,春季,阳气已升,寒未尽除,气机约束,脉微弦;夏季,阳气隆盛,脉气来去势盛,脉微洪;秋季,阳气欲敛,脉势洪盛减退,脉轻而如毛,脉微浮;冬季,阳气潜藏,脉气来势沉而搏指,脉微沉。


比如,女性的脉一般稍弱一点、稍快一点、稍细小一点;青年人的脉,有力一点;孩子的脉,快一点;老年人脉管比较硬,稍弦一点。


寸口不见脉搏,从尺部斜向手背的是斜飞脉。


脉象出现于寸口背侧的是反关脉。


我们接着看病理脉象。


浮脉类,有6个,浮、洪、濡、散、芤、革,共同点是轻取即得。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主表证,虚证。病机是正邪抗争于肌表,脉气鼓动于外;或久病体虚,脉多浮而无力。秋季,阳气欲敛,脉势洪盛减退,脉轻而如毛,脉微浮。


洪脉,浮大有力,来盛去衰。主热盛。病机是邪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夏季,阳气隆盛,脉气来去势盛,脉微洪。


濡脉,又称软脉,浮细而软。主虚证,湿证。病机是气血不足,脉道不充;或湿邪阻遏脉道。


散脉,浮散无根,至数不齐。主元气耗散,脏气将绝。病机是元气离散,阴阳不敛,脉气散乱不收。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失血,伤阴。病机是失血过多,营血不足,或津液大伤,脉道不充,阴伤而阳无所附而散于外。


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崩漏、半产。病机是精血大亏,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


沉脉类,有4个,沉、伏、牢、弱,共同点是重按始得。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病机是邪滞于里,气血被遏,脉气内敛,脉沉而有力;脏腑虚弱,阳虚,脉气鼓动无力,脉沉而无力。冬季,阳气潜藏,脉气来势沉而搏指,脉微沉。


伏脉,重按至筋骨始得。主邪闭,厥证,痛极。病机是邪气内伏,或气机逆乱而厥,或气机不通而痛,脉气不得宣通。


牢脉,沉按实大弦长。主阴寒内积,疝气,癥瘕。病机是阴寒内积,阳气沉潜。


弱脉,沉细而软。主气血不足,阳气虚衰。病机是血虚脉道不充,气虚鼓动无力,阳虚鼓动乏力。


迟脉类,有4个,迟、缓、涩、结,共同点是一息不足四五至。


迟脉,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病机是寒凝气滞,脉迟而有力;阳虚乏力,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无力。


缓脉,一息四至,脉来缓怠。主脾虚,湿证,平人。病机是脾虚气血不足,脉道失充;或湿性黏滞,阻遏气机;或神气充沛的正常人。


涩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病机是精伤血少,经脉失养,脉涩而无力;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脉涩而有力。


结脉,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癥瘕积聚,气血虚衰。病机是寒邪与有形实邪阻滞经络,脉气不相顺接,脉结而有力;久病气血虚衰,阳气微弱,脉气不继,脉结而无力。


数脉类,有4个,数、疾、促、动,共同点是一息五至以上。


数脉,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病机是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脉数有力;阴虚内热,脉数力弱;虚阳外越,脉数大无力。


疾脉,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病机是元气将脱,浮阳外越。


促脉,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阳胜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脏气衰微。病机是阳盛热结,实邪阻滞,脉气不相顺接,脉促而有力;脏气虚弱,阴血衰少,脉促而细软。


动脉,脉短如豆,滑数有力。主痛证、惊证。病机是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滞;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不安,阴阳相搏而脉动。


虚脉类,有5个,虚、细、微、代、短,共同点是应指无力。


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主虚证。病机是气血不足,脏腑诸虚;脉体失充、失运。


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主气血俱虚,诸虚劳损,湿证。病机是气血亏虚,脉体失充、失运;湿邪阻遏脉道。


微脉,极细极软,似有似无,按之欲绝。主阴阳气血诸虚,阳虚危候。病机是阳气衰微,无力鼓动,或气血大虚,脉体失充,失运。


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仆损伤。病机是脏气衰微,气血亏损,脉行无力,脉气不相顺接,或实邪阻滞脉道,气结而脉代。


短脉,首尾俱短,不及本部。主气郁,气虚。病机是气虚无力鼓动血行,脉短而无力;气郁血瘀,阻滞脉道,脉短而有力。


实脉类,有6个,实、滑、弦、紧、长、大,共同点是应指有力。


实脉,举按皆有力。主实证,平人。病机是正盛邪实,正邪相搏;或气血壅盛,脉道充实的平人。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主痰饮,食滞,实热,青壮年,孕妇。病机是实热内盛,气实血壅,脉来流利;或气血充盛调和的青壮年、孕妇。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老年人。病机是邪滞肝脉,肝气失柔,气机瘀滞或痰饮内阻,经络不通,脉气紧张而弦;老年人阴血不足,脉道失柔,脉多弦;春季,阳气已升,寒未尽除,气机约束,脉微弦。


紧脉,紧张有力,状如牵绳转索。主寒证,痛证,宿食。病机是寒邪、宿食等实邪与正气剧烈相争,脉体紧张。


长脉,首尾端直,超过本位。主阳气有余,热证,平人。病机是阳亢热盛,痰火内蕴,脉气盈满,脉道充实,脉长而有力;或气血充足的平人。


大脉,脉体宽大,无汹涌之势。主病进、平人。病机是久病加重,邪气充斥;或气血充盛的平人。















脉诊,可以辨别病情,阐述病机,指导治疗,推断预后。但易学而难精,有志于此的朋友,可以访求明师,阅读文献,临床实践,学好用好,传承中医,造福病人。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家庭保健,自主养生

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上可疗君亲之疾

下可救贫贱之厄

中可以保身长全

进能爱人知人,退可爱身知己

求医不如求己,求医不如学医


重正堂
发重重无尽慈悲济世之愿,行正心修身治病救人之事,走自立自主公益弘医之路——韩帅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