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一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和我聊天,大致的情况就是,炒股炒了好几年,付出了大部分的精力,但是一来本金小,二来方法不得道,亏损累累。工作呢,几千块钱一个月,在他们眼中,完全是个鸡肋,提不起兴趣,毕竟几万本金的话,一个涨停就是几千,哪里对工作提得起兴趣?
说实话,这种认识完全要不得,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二级市场投资上,之所以他们不想工作而想搞投资,无非是想快速赚钱而已,毕竟这股市给了人能够快速赚钱的假象。而实际上,更应该把股市投资当成一种热爱,赚钱不过是这种热爱的附属品。股市投资是一个非常考验认知、考验经验的高难度的赚钱场所,一个年轻人,20多岁,要经验没经验,要认知没认知,要现金流没现金流,把所有的希望都吊在炒股上,更有甚者高杠杆赌博,结果被打倒,损失的不仅是金钱,而是时间啊。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我觉得,如果真对股市有强烈的兴趣的话,一定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白天认认真真地工作,不要磨洋工,争取升职加薪,赚取现金流;然后,非工作之外的时间,尽量投入到对二级市场的研究中去,不要加大杠杆,这样坚持下去,看看哪天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体系。这才是正道啊,当年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而且我认识的好几个在股市有较大成就的大佬都是这样过来的。二十几岁,就算高杠杆博到了大钱,说实话,不是什么好事,肯定守不住的,后面必然还有大坑。最近我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看个股的资料,应该累计看到100家左右了,那么我就顺手写一些公司,也算是给公众号提供一些素材,也不用挖空心思为了写而写,同时也可以看看我是怎么初筛公司的,从中我会筛选出一些公司分成不同档次进行跟踪。其实,投资并不是说要长期持有,长期持有不是目的而是思维,如果一家公司一直好,那自然就可以长期持有,但是逻辑没了还拿吗?投资并不是去预测未来,锚定一种可能性,而是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出赔率和概率的判断,从而灵活做出抉择。看股价走势,一波轰轰烈烈的十倍股走势,走完后就尘归尘土归土,跌了70%左右开始震荡。看业绩,真是天上掉财富啊。2019年才不到2亿营收,不到3000万扣非净利润;到2022年,营收达到了105亿之巨,扣非净利润超过了40亿元。没错,这就是疫情受益股,做体外诊断的。疫情过后,尘归尘土归土了,被打回原形,今年1季度营收只有6000万,扣非亏1600万。说实话,这才是这家公司真实的样子。再看公司的资产结构。乍一看,只有9.8亿的货币资金+1.2亿的可交易金融资产,11亿的类货币资金,但是我们再仔细一看,在其他非流动资产中,还有37亿元的大额存单,所以,这样说,这家公司账上全是钱,高达49亿元的现金啊。再来看其他资产科目。10亿应收账款,是以前遗留下来的,慢慢收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5.8亿元,其余科目金额都很小,总资产72亿元。负债呢?应付6亿元,总负债不到10亿元。因此,净资产是6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60亿元。基本面就是这样,总结下来,两点:第一,目前的营收、净利润很烂,看样子每年就是两三亿元的营收,是否有利润不确定;第二,财务结构非常健康,账上全是钱。所以再来看目前的市值和估值。2月份的最低谷,市值被杀到了35亿元,目前市值47亿元,仍然破净。狠啊,一家账户上有49亿元现金的公司,市值居然最低只有35亿元。估值呢?很明显,这公司没办法用传统的估值方法来估,如果只看现在的营收和净利润以及中短期的预期,这公司估值只能值十几亿元,但为何值四十多亿元呢?原因还是其极好的资产结构垫着,不可能杀到十几亿元去。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看待这家公司?如果要投资这家公司,怎么来制定方案?说实话,如果只看目前的静态基本面,无法搞,但是,是可以制定动态策略的。第一,如果再遇到今年2月份的那种暴跌,这股一定是我优先考虑抄底的。我当时是不知道这公司,如果我知道这公司,我肯定抄这公司不会去搞莱美药业了。毕竟想一下,49亿货币资金啊,净资产60亿,市场整体杀情绪,居然杀到35亿,这不是捡钱的机会么?所以,可以等待这样被市场错杀的机会,赚波动的钱。第二,跟踪。跟踪啥?这公司要想有大行情,必然要有大变化,从现在来看,这公司账户上一大堆钱,估计也没想明白去干啥,所以我们是暂时看不出来目前是有变化的,那么就只有跟踪,买100股,偶尔去开下股东会,如果这家公司没有大的变化,可能股价就在这位置波动,没什么大的投资机会,那就一直跟踪,但是,如果公司酝酿啥大的变化,如果跟踪紧密的话,那一定会提前感知得到,从而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记住,我们普通散户,千万不要锚定一种可能性,而是做好各种预案,根据实际情况的发生,灵活抉择。上述文章,接近2000字,一气呵成,不到1小时,这种写起来,就完全没有负担,反而很爽,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