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爱眼明眸社
角膜
内皮层
角膜内皮层位于角膜最内层,是正常角膜厚度的1%。角膜内皮细胞直接浸泡于房水之中,其主动的泵功能可以隔开房水与角膜基质,防止过多的水分和溶质通过,这对于保持角膜透明性、正常厚度极为重要。
随年龄的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逐渐降低,一般30岁前3000-4000个/mm2,30-40岁3000个/mm2,41-50岁2800个/mm2,51-60岁2600个/mm2,61-80岁2400-2500个/mm2,80岁以上 2100-2400个/mm2。如果明显低于对应年龄指标,表示为异常。
1
角膜内皮检查适应征
1.通过角膜内皮层检查,评估其功能状态。
2.诊断某些眼病,如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3.评价某些疾病对角膜内皮的损害。
4.指导角膜接触镜的材质选用和佩戴方式。
5.评价内眼手术可能造成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的风险。
6.指导前房内给药。
7.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优选高质量供体材料。
2
角膜内皮细胞检查禁忌症
1.角膜大面积擦伤。
2.角膜基质层水肿。
3.角膜浑浊。
4.结膜角膜感染。
5.角膜穿孔。
3
角膜内皮细胞检查方法
方法1:角膜内皮检查以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法(specularmicroscopy)常用,它可分为非接触型和接触型检查法两种。
方法2:裂隙灯镜面反射法。镜面反射是最难的裂隙灯技术。
方法3:通过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检查。是一种能观察到角膜各层组织的三维立体图形的活体显微镜。在角膜的病理、生理创伤愈合及疾病诊断中较以往其他检查有一定优势。
1. 角膜内皮显微镜,简称角膜内皮镜,是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状态。角膜内皮镜非接触型接触法最为常用。
(1)受检者头部放置托架上。
(2)机器自动取像,根据所拍摄的照片分析角膜内皮的形态、大小。
(3)点击细胞数目分析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也可应用计算机直接分析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及大小。
(4)可对角膜上、中、下、鼻侧、预测几个点的内皮进行检查。
(5)分析后打印结果。
2.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检查
(1)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和检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取得患者的充分理解和配合。
(2)滴表麻药于患者被检眼内,嘱闭眼,表麻2次。
(3)于镜头表面涂卡波姆凝胶少许,其中不得有气泡,将无菌的镜头帽盖上,使凝胶与镜头帽之间有适当面积的接触。
(4)将镜头位置后退至最后,以保证患者角膜的安全。
(5)在被检眼中放入开睑器,嘱患者将下颌部搁置在下颌托上,额部贴紧额托,用外固视灯根据所需扫描的部位调整病人的眼位.
上下左右调整镜头位置,大体上对准所需扫描的部位(通过肉眼观察使左右对准,通过摄像头观察使上下对准),然后将镜头缓
慢向前推进,使镜头帽的中央与所需扫描部位的角膜表面刚好接触(投射到角膜表面的红色反光点刚好位于所需扫描的部位)进行摄像或录像。
(6)分析检查结果。
【注意事项】
1.进行角膜内皮层检查之前,需常规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2.结果定性分析的内容包括:细胞大小一致性、细胞形态一致性、细胞内或细胞间有无异常结构。
3.定量分析的内容包括: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等。
4.正常角膜内皮细胞呈六角形,镶嵌连接成蜂巢状。随年龄增加细胞趋于变性,细胞密度逐渐降低,细胞面积逐渐增大。
4
角膜内皮镜检查报告解读
NUM:Number of cells选定区域的总细胞数
CD:Cell Density 细胞密度
AVG:Average size平均细胞大小
SD:·S.D.of size 细胞面积标准差
CV:·C.V.of size 细胞面积变异系数
MAX: Maximum Size最大细胞面积
MIN: Minimum Size 最小细胞面积
6A:六角形细胞百分比
CCT:Conea Thick 角膜厚度
正常值
NUM:通常取样数50~200
(不低于50,否则结果可靠性低)
CD:正常成年人2899±410个
AVG:400um²
SD:正常值<140
(统计大、小细胞面积平均差异,越小越好)
CV:正常值<30%
(标准差除细胞平均面积,数值越大表示细胞形态改变越多,越小越好)
6A:正常值>50%
(低于25%,说明细胞对损伤修复能力极低)
CCT:中心厚度平均500士40μm
5
临床应用
1、眼科手术术前术后检查:内眼手术术前常规检查,白内障手术,术前不低于1000,如果内皮细胞过少,白内障术后就有可能出现内皮功能失代偿,引起角膜水肿。
2、角膜接触镜随访,长期佩戴者,需定期检查评估角膜内皮细胞健康状态。
3、青光眼:持续高眼压可导致角膜内皮受损,细胞密度下降,总数降低。
4、圆锥角膜: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多形性改变。
值班审核:CQY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