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很多事,回去我家吃饭,回去先生家吃饭,带老人去逛楼盘,换了两个楼顶吃月饼赏月亮🥮……似乎把以前一个人时没干成的事儿也干到了,“从前一齐睇月光时就叫人小甜甜”……
一切似乎是圆满的。但我内心还是涌起了许多思绪,一些必须体会过才能更明白的思绪。我觉得我是在拒绝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一种角色。我离开了自己原生的家,但我内心也并没有很实在地把和先生关联的家庭当成自己真正的家,我似乎开始成为“没有家”的人。明明和先生感情很好,日日相伴,两情相悦,明明他的家人也对我很好。
于是我对他说“为什么社会分工成为这样子的呢?你和你的爸爸妈妈能一起过许多重要的节日,能轻易地在某一个清晨一起磕唠,能持续很多很多年,而我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看着你们磕唠,涌起自己的乡愁,连回去吃个饭也是匆匆吃完匆匆离开……”
但这些东西谁说得清呢?如果我又还一直在我家,也许又是另一种社会认同的惆怅了。但离开了家,又难免有许多怀念,在每一个类似的节日或场景。
罢了罢了,我实在厌烦现实种种关系。还是读一首喜欢的词吧!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