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视野:从学者和匠师的不同视角,解读古建筑营造技艺

文化   2024-11-10 19:36   中国  


进入近代以来,在西方学术价值与科研体系的冲击下,朱启钤先生创办的“营造学社”推动了中国传统建筑实物及上述传统建筑文献科学化阐释研究的进程,诞生了如《营造学社汇刊》及相关建筑史学者们的研究著作。


其中,因国际间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讨论,引发更多国人对传统营造技艺匠亡艺失危机的关注,促进了部分学者和匠师将原本以经验体系传承的技艺内容转化为知识性文献,公开出版,便于传承与传播。这类文献因其以营造技艺为核心内容,故将之归于匠人术书,然作者身份却不必定是匠师,作者角色差异成为潜藏的引导线,引领匠师与学者书写出各具价值取向特征的文本。


本文将聚焦第四类建筑文献,并以下列四部具代表意义的文献为案例,开展研究:

学者著作:《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井庆升,1985)、《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1991);

匠师著作:《营造法原》(姚承祖、张至刚,1959)、《古建筑木工》(过汉泉,2004)。


两类匠艺文本的编写背景及特征


《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和《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1是学界整理清官式建筑匠艺的代表著作,亦是《古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刘大可,2009)木作部分的蓝本。二书皆缘起于为修缮大量清官式建筑成立的古建维修单位所组织的“古建筑技术研究室”,将匠师讲述的技艺内容或将杂志上已发表的技术性文章编写成教材出版。此种由学者对匠人技艺进行整理编写的传统可追溯至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方法,梁思成先生便通过访谈清宫老匠师、收集匠师“秘传抄本”对照建筑实物来解读清雍正年间编纂的《工部工程做法》等文献,并选炼内容,出版研究成果。但此二部文献更隐含了教材的实用需求,促使它脱离传统秘传术书的框架,成为以他者视角对匠师技艺进行选取、整理解读、补充诠释的可编写、可整合的综合学术成果。

而两本经典匠人著作皆源自南方苏州匠帮传承人。被誉为中国最经典的南方匠艺术书代表的《营造法原》早在1929年便完成其底本2,首开了近代匠人公开传艺的先河,对匠艺传承的重视与开放心态成为苏州地区极为珍贵的人文特质。

《营造法原》底本是苏州世袭营造业的耆匠姚承祖先生(号补云)在任教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时,用6年时间对香山匠派的实践经验及家传密笈图册进行汇编整理,于63岁高龄时所完成的一本苏地匠派技艺文献。完成后(1929年)将书稿托付给曾为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的同事刘敦桢先生冀以其学识之功加以校阅。1932年,书稿随之携赴营造学社,社长曾亲自校阅,但似因书中内容“多为匠家密授,术语为方言所限,素以艰涩见称”3致编印计划滞阻。1935年,刘敦桢先生终觅得一苏籍学生张至刚代为书稿增编事宜,于1937年脱稿、1959年出版4,此时离底本的交付已过了30年,而补云先生业已仙逝20年,此书经1986年再版后便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南方匠艺代表文献。

70多年后的2004年,苏州民族建筑学会再度发扬了公开传授实用技能、总结古建筑工艺技术之优秀传统,组织古建筑匠师与专业人员编写了五本实用的苏派技艺丛书:《古建筑工艺系列丛书》,《古建筑木工》便由香山帮技艺传承匠师过汉泉编写,另外还编写了江南古建筑中砖细、瓦工、假山这三类香山匠帮技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匠作内容,以及当代营造规范中新增的、必要的古建筑电器装置与火灾预防等四本。

上述文献的编写背景体现了某些特征,也埋下了两类作者文本书写中所具有的必然性差异。

两本匠师文献皆由地域(南方)匠师回顾整理自身一生传承实践的技艺心得而成,虽尽可能参照现代学术规范编列章节顺序内容,但地域性建筑的类型体系性与权衡原则皆大异于官式建筑而灵活,于是传统匠人的实践经验与重视操作关键技术的知识体系,便形成文本中无法置换的框架基调特征,因之地域匠作代代传承的方言术语、记忆口诀与传统绘图内容等所共同体现的地域性及匠艺精神性,便成为这类文献的关键特征。

而另两本文献(北方)的特征则是古建筑技术研究者为修缮工作与培训的需求,对匠人技艺进行整理研究编写而成,因其以主流的北京地区清官式建筑为对象,拥有较丰富的清代匠作文献资料支撑与已有研究积累所形成的型制分类体系等学术认识为基础,使这两本文献呈现出现代建筑知识体系特征的学术写作框架与写作分析角度,这一成果最后成为行业技术标准的主要支撑文献。


大木构架的阐述视角


四本文献主要包含大木构架阐述、大木营造技艺及榫卯技艺等三类核心内容。在对于大木构架的阐述中,传统匠师所运用的图件系统,横向构架图(侧样)涵盖了建筑构架设计中样式类型与用料比例交接关系等主要信息及关键高度数据。

《营造法原》中体现了香山帮匠师对横向构架/贴式的关注,阐述了以口诀、歌谣传诵记忆各式房屋贴式构造组成及用料的技艺传承传统;以用料矩圆之基础特征二分为扁作厅或圆堂;按构造组织方式,拆解一贴构架为内四界、后双步及轩三个组成单元,以单元中的核心构件——梁的位置、形式及前后单元构架的关系为变化原则(表1),再搭配同样源自构件造型分类原则的七种轩式——船篷、鹤颈、菱角、海棠、一枝香、弓形、茶壶档等而创造出富于变化的构架贴式。显示匠师源自代代传承的匠作经验的思维特质与从构造组织及构件制作技艺视角而来的,对构架变化组织原理的清晰认知。


表1 内四界、后双步、轩构架组织关系


《法原》中,构架组成的阐述框架还包含技艺层面的关键术语及做法尺寸等内容,如构件制作与镶合中的控制线——“机面”概念与剥腮、挖底、拔亥、拼接、开刻留胆之制的技艺要点,及梁柱桁下的连机、梁垫、蒲鞋头等构造节点和尺寸权衡等,《法原》第六章《厅堂升楼木架配料之例》更是详细阐述了构架中构件尺度均以大梁为基准,按一定比例原则确定的尺度权衡之法,“厅堂木架各料,无论圆堂扁作,均以定各料之围径为先……计算围径以大梁为主,而以内四界之深为比例”。而《古建筑木工》明确以“江南香山帮匠人在建造大木建筑木结构的技巧和民间技艺,特是南方厅堂建筑和牌科关键做法,以及木构件的制作和榫卯结合等技艺”[1]为着眼点编写而成,则以制作技艺为主体,开展阐述。


匠师著作中的配图类型及内容也体现了这一写作视角,尤其是《姚承祖营造法原图》[2]中的帖式图,表现了进深、步架、提栈等设计数值,更多附图则绘出制作与组装程序中的关键控制技艺——机面线,并以虚线表达构件节点的内部榫卯交接状况,及构架尺寸权衡说明与榫卯尺寸等营造技艺信息,是匠师“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的传统侧样图与施工图的记录与表达内容(图1)。


图1《姚承祖营造法原图》

a营造楼房边帖雀缩檐软挑豆之法b屋架左边贴脊上一部之镶合制度式样(其中标注了构件名称及进深尺寸)


两本学者著作以北方清官式大式及小式建筑为对象,在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官方文献基础上,吸收了前人研究及匠家解说等成果,其阐述具有鲜明的框架系统性、归纳性与提炼性特质,大异于南方匠师以地域营造技艺及匠师经验传承为思维特质的写作表述。其中,构架的阐述有两大特征:(1)解剖式的构架解说方式:在官式等级制度的前提定位下,各类建筑形制及其材等的规模大小、装折彩绘程度等皆已遵循一套成熟的官式构件权衡系统,学者文献依类解说时,特别关注类型特征的构造解说,如硬山排山构架、悬山挑山与博缝、庑殿推山、歇山收山等构造做法,并运用了多样图学表现形式,如简笔帖式图、纵横剖面图、轴测图、屋面梁架俯视平面图、局部结点构造透视图等对文字的叙述进行补充,表现了建筑学者与匠师二者的图学语言的特征(图2);(2)加入结构力学视角的解读:在阐述构架组织的结构作用及其形制与用料尺度的关联制约之外,还尝试从结构静力的角度来解说,如“单围柱重檐四角亭抹角梁法”中对抗剪能力的解释,以及对榫卯种类、作用的阐述中对各类榫头主要承受拉力或剪切力的论述。


图2《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和《古建筑木工》对于建筑平面、侧样、构造的图学语言表达方式

a以平面图形式解说建筑檐柱侧角做法b以简笔帖式图解说建筑悬山形式c以纵横剖面图和屋面梁架俯视平面解说歇山顶建筑构架结构及构件关系d以轴测图解说庑殿顶建筑构架结构e以局部分解详图说明榫卯构造节点及榫卯形制


两类文献鲜明的阐述框架差异体现了学者与匠师、南北地域、官式与民间等多重主、客观因子影响下,对大木构架核心及其衍化原则认知、表述模式的差异。匠师以营造主体的视角出发,主要关注横向榀架的设计与构成衍化原则的阐述,包含屋面坡度、结构类型、构架型式、构架用材规格或装饰样式等整体内容以及构件空间坐标的定位秩序等。


相较于匠师文献遵从实际设计与营造角度阐述构架,学者文献更关注整体构架中构件的组织方式,进一步论述构架及构件的受力,体现了一种观察与研究的他者视角。


营造技艺的关注角度


营造技艺包括构架与构件尺寸权衡、构件制作、安装等操作工艺,是《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古建筑木工》三部文献的核心内容。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与《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以清官式建筑做法为主,两部学者文献都以前人文献为基础,进一步归纳提升,如清工部《工程做法》《营造算例》与《清式营造则例》中对二十八类建筑的分类及其大木构件尺寸的规定到各类构件及榫卯尺寸的权衡方法,将斗口、檐柱径、榫卯尺寸等模数原则进行尺寸权衡体系化的阐述。相比之下,原创的匠师文献体现了地域性营造的丰富度与适宜性,却加深了对通用、系统化的尺度权衡体系进一步提炼、总结的困难度。

构件制作的内容中,两类文献不论地方或官式、南方或北方,其基本工序的表述大致相同,如檐柱制作程序为断料-划线-制作,但对工序细节的拓展表述则有明显差异,学者文献反映出观察者的视角,关注工序的完整性,在操作技艺都能符合要求的假设下,只要程序执行正确便可达到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同时,学者亦会对匠师在制作经验积累中习惯成自然的知识以通用认知的语汇加以转化,如将匠师的工序、方法与考虑原则以公式、数据及定义辅以图解的方式加以诠释。如圆形构件放八卦线做法,匠师将八卦线做法总结成一句口诀:“四六分八卦,四外小加一”5,其中线两边共长四寸一分多,为八边形边长。在《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中则将画八卦线的方法转化为数学公式和几何做法加以图解(图3)。


图3 放八卦线方法:学者利用几何画法解释圆木找八边形和十六边形的方法


而匠师则将自己放在具体的制作场景中,不仅程序完整执行,还关注制作过程中的动作要领与各种操作细节。如《古建筑木工》中制作阐述方式的特征:(1)注重工序,尤其是汇榫与组装程序。如对三开间建筑汇榫步骤的表述:“应按由左边贴后面廊柱起向顺手转到左边前,再由左边前搭配右边前,再由右边前转向右边后,再由右边后廊转向左边后廊枋为终。”[1]即由左到右,由后到前的施工顺序;而在柱梁枋销眼定位序列工序里则要求:“要按由左到右、由前到后进行各交榫合的汇合。”[1];(2)体现对手、眼、脑三者同步配合的技术关注。如“汇榫”过程中,熟悉构架构造及榫卯节点组织是使制作能依工序及步骤有规律可执行并对之监察管理的前提,并阐述如何利用工具和辅助线检查构件制作与榫卯镶合的具体操作技艺(图4);(3)重视“原则”。通过对共通原则的提炼与所有成员的遵守,促进营造过程及成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如对“定位”的要求:平面柱网与贴式屋架的定位必先分左右、再分前后,然后按构件名称与位置一一定名,标写在各构件上[1];或“大木不离中”原则:两部文献在阐述柱梁枋等构件制作时,必先画迎头十字中线,再将迎头十字中线过画到构件身上,榫卯等划线则需利用分杖杆在中线两侧点出尺寸等。


图4《古建筑木工》汇榫法示意


上述的写作关注点反映了匠师视角以“营造”为一种主动性活动并受实施细节影响的思维,注重的内容或原则多依附于具体的构造组织型式及构件制作中进行阐述、强调传承经验中的原则、标准化与程序化,强调工艺中操作手法的细节以保证对营造效率及质量的可控及管理。而学者体现对组织原理的抽象化阐述及工艺通用流程的提炼概括。

在梁柱汇榫操作中,匠师会将角尺放置在梁柱榫接处的中线上,校核是否垂直,再利用直尺在梁柱两端观察尺子是否与构件平行,此示意图将多个工序及必须以眼睛确认检查的关键处都画出来了,仿佛在动态讲解般[1]。


榫卯结合技术的阐述


“榫卯”构造是使成百上千个构件组织成一栋耐用数百年的传统木构建筑的关键技术,因此可推知在实际营造技艺中,匠师对榫卯的设计与制作必然有一套极严谨的原则。

然而在匠师著作中却不见对榫卯单辟章节加以阐述,相关内容中反映了匠师对此的思考特征:(1)对大木匠师的设计而言,榫卯并非独立的构造或造型,它们从属于每一构件的两端,形制及各部尺寸必须随构架类型、用料规模及相关构件的组织变化而进行丰富的设计调整;从匠人的制作工序上看,榫卯属于构件制作的一部分内容,其尺寸形制需通过多个步骤反复制作、弹线、成组校核修整最终成形;从技艺传习角度来看,榫卯的制作技术要求与构件制作技术相同,未将榫头或卯洞的制作与构件剥离开来单独教授或学习。因此在传统匠师的思维体系中很难简单明了地将榫卯构造分类对号。相比于类型的概念,匠师更关注的是汇榫技术的具体方法步骤及操作细节,榫卯的制作工序也必须通过汇榫过程来完成,如《古建筑木工》的表述[1]:柱和梁外露部位制作完成后-通过“箍头”方法制作柱顶箍头榫的卯口和梁底留胆-梁头与柱头“箍”好后-梁再按“机面线”原则得出在留胆处挖桁碗刻口的位置-柱梁构件箍头完成后-再通过亲和汇榫程序修整-最终榫卯在构架组织中的接合形态和尺寸才得以完成,可见工匠技艺系统中不存在明确的分类与固定的榫卯尺寸形制概念;(2)从榫卯的结构作用来看,榫卯型制的设计反映的是大木作匠首对具体建筑构架及材料受力关系的衡量与认识,建筑构件组装完成后是否安全耐用,全在于榫卯设计与加工的隐形功夫上。匠师在构架组织形式与用料规模尺度的设计时,便需为隐藏在柱内的榫卯交接关系作出缜密的思考,而在技艺传承中,则融合成具有匠派与地域构架特征的一些设计原则,如福建泉州匠派的“五针原则”6。因此,在设计层面上,榫卯构造是对构架力学组织方式的灵活对应,是在具体判断与衡量基础下,对榫卯基础形制的优化组合设计调整,对大木作匠师而言,属于经验体系的抽象范畴,将之归类为垂直或水平方向应用的固定型制显然过于概念化,并无法对营造质量控制产生有效的作用,这也是传统大木匠师在思维体系中很难明确归纳出榫卯形制的根本原因,更遑论以文字写作加以系统化阐述[1,3,4,5,6]。

而三部学者文献则呈现出榫卯技艺阐述的三种状态:我们先追溯到1962年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王璞子先生撰写《工程做法注释》时,在前言“间架结构定分通则”第七项“大木加榫”中,从故宫老工匠各派说法中梳理了他的认识:“加榫之法随构件位向连接方式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上、下榫,出、入榫,扣榫,搭交榫。榫卯具体制作又有透榫、半榫、大出大入、大接小接、抱肩、吞肩内销多种做法。”“榫卯规矩定分见于《工程做法》与《营造算例》所载只有加榫长度,没有方圆轮廓尺度,长度分数两者也微有出入,过去这种细部操作多掌在工匠,官书略举大概。”并言“《大木操作规程》(指20世纪50年代初老匠师路鉴堂所辑)所传或与实例有所出入”等等[7]。

王璞子先生的前言反映了传统匠人技艺体系的真实情况,并认为匠师所言大抵皆共性认知,故对各种说法加以归纳提炼,有意消弥匠派师承的细微差异,亦不刻意强调清官式与其他地域技艺的差异性。1985年,井庆升依路鉴堂匠师讲稿编写的《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中开始出现对榫卯细化分类的表述,在总则/榫卯种类中“略举数例介绍”列出11种榫卯(馒头榫、管脚榫、大进小出榫、拍掌榫、银锭榫、十字搭交榫、直榫、倒脱鞋榫、鼻子榫、退步榫、双榫)、两种暗销及窝卯(桁椀、桁窝、椽窝、脊桩窝),名称之后仅以一句话简述运用的构件或部位,并言具体做法在制作章节中再行详叙[7]。

至1991年出版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已辟专章阐述榫卯。作者创造了一种对榫卯分类的新模式;按所谓的“榫卯功能”分为六大类: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管脚榫、套顶榫、瓜柱柱脚半榫)、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拉结相交使用的榫卯(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榫)、水平构件互交部位常用的榫卯(大头榫、十字刻半榫、十字卡腰榫)、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所用的榫卯(栽销、穿销)、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桁椀、趴梁阶梯榫、压掌榫)、用于板缝拼接的几种榫卯(银锭榫、穿带、抄手带、栽口、龙凤榫)等21种榫卯类型、做法、尺寸依据,并配以构件榫卯轴测图示,且进一步提出上述中的10种“受力(静力)分析及质量要求”[3]。

上述匠师文献体现了基于榫卯力学性能经验体系归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原则与制作程序。在其中,榫卯形制和做法是纳入构件制作与组合工序的阐述中而逐步明晰的。但学者对榫卯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榫卯构造最终的形式尺寸与匠人文献,对榫卯进行的分类归纳,并且体现了榫卯分类的系统化阐述方式及榫卯定型化图式被逐步构建的过程,亦是这一阐述方式令人对传统榫卯技艺中的分类、形制及运用方式,甚至传统匠人对此技艺的思维方式等,产生了一种固化与格式化使用的认知误导。


结语


匠师文献内容呈现实践者对传统建筑营造本质的关注,将原本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世代相传的技术要领予以书面化转述,即书写内容与操作过程相一致,适用于具体实践过程。同时,匠师对木结构力学认识来自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形成一套对构件类型、榫卯及其结构受力作用相匹配的认识原则,运用于丰富多变的建筑设计与营造中。

学者则基于观察与研究的视角,对营造成果加以解释/还原,注重系统性和科学化阐述。将营造工序按多个独立步骤分述,即阐述方式是以建筑整体为观察和研究基础,将组成建筑整体的各个构件或构架一一拆分为独立单元;另外试图从静力力学理论解释构架设计的现象,运用现代图学协助表达。

技艺本无高下,官式与地域性建筑技艺是一种互补、互相促进演化的关系,这四部文献最初编写的目的皆是当代古建从事人员现代量化培训方式的教学资料之用,除了匠艺传承的实用价值之外,亦体现了因作者立足点差异而隐含的种种特质,而通过本文的研究视角,我们亦获得了对传统营造技艺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张亮1,2 张玉瑜1
1.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 中铁贵州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声明:本文源自《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07期



往期中式营造记录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五代十国时期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宋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辽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全网ID矩阵账号


平台客服微信
中式营造建研中心群:47066368
中式营造客服QQ:1005063031

设计 |  艺术 | 文旅


努力做最好中式设计平台号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微信号:Chinese-Construction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

投稿请发邮件注明“投稿”

商务合作请在后台留言联系“管理员”

公号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

中式营造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设计师主体运营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设计修养,平台涉及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等。
 最新文章